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259节(1/2)

他们俩昨天刚谈成了一笔交易,孔伟挺喜欢这个年轻人。说起来他们的合作全赖有中间人介绍,也就是沈卫民在京市认识的大哥申福。

孔伟这一开口,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沈卫民,他们也都好奇着呢。

“大家稍安勿躁,”夏扬州出声,“先听沈卫民同志把事情说清楚。”

等场面完全安静下去,沈卫民才开口把事情娓娓道来。

一时间,会议室内安静如斯,落针可闻。

第182章

沈卫民并没有拐弯抹角, 包括洛特找上他,最后两个人达成了某种合意,以及洛特的意向订单量都做了详细说明。

会议室安静了一会儿, 主要是因为太惊讶了。这还不仅仅是数量的问题, 每种产品的单价也足够诱惑人。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那个外国人能信得过吗?要是我们交了货,他们拒不付款, 这个责任最后让谁来担?”有人提出异议。

沈卫民瞥了一眼说话的人, 果不其然是省食品厂的人,“现在还在担心这个问题?如果是真的,那我只能说贵厂不适合参加博览会, 毕竟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个客户都称不上牢靠。”

大家来参加博览会的目的不外乎就两个,第一个是让不熟悉本厂优势的本国人知道, 第二个则是接到外国订单,挣外汇。其中第二个是此次出现在博览会上的所有种花家工厂都希望的事情,如果不是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现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 沈卫民也要为这个目的全力以赴。

不过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完全放弃希望。

接外单,就意味着可能发生更多意外,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谁都说不准。现在竟然有人一开始就仅靠着推测, 想把他所有的努力泯于灰尘, 长脑子了吗?

“你!”对方拍着桌子站起来。

夏扬州抬头看了一眼,什么都没说, 放心的把舞台交给了沈卫民。

“说不过就恼羞成怒,向来是贵厂保留项目。在家的时候上门纠缠,就算到了海市也不让我安神。我不是不知道贵厂的目的, 但是太过分可不好。”沈卫民冷声说道。

他这话完全没有给省食品厂留面子,在场的除了汉北省食品厂,还有汉南省食品厂和其他食品厂的领导以及夏扬州这个秘书。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如果他们同省有个沈家沟食品加工厂不断崛起,他们心里的小九九恐怕也少不了,但是被人当面说出来,可就是直接打脸了。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汉北省食品厂这里,省食品厂厂长紧蹙眉头不赞同的看向沈卫民。

就算省食品厂和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谈妥,但怎么都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戳破。同为汉北省的工厂何必自相残杀?还让外人看了笑话,小年轻果然就是沉不住气。

虽然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但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不过沈卫民并不在意,让他和汉北省食品厂和解称“我们”,根本不可能。

省食品厂做出的那些事虽然并没有对沈家沟食品加工厂造成毁灭性打击,或者不可逆转的伤害,但是恶心人啊。

就凭他们不分蹭青红皂白,只因为是自己的建议就否定这个提案的做法,就为人所不齿,沈卫民羞于和这样的队伍为伍。

“卫民把我们叫过来是要开会,就连夏秘书都没有说什么,其他人就少说几句,先让卫民把话说完,接下来我们再商量怎么干。”

孔伟是个明白人,他清楚的知道就这个订单量,交给哪一家工厂都不可能完成。再者,如果他刚刚没听错的话,订单上拟定的所有产品都是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产品。

博览会上,大家会下意识着重关注同行业的情况,这几天为民铺子太火爆,想忽视都不行。出于好奇,孙厂长让人排队领了两份试吃品,确实是独一份的味道。就是因为这样,他才找了自己发小,和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确定了合作关系。

如果刻苦钻研,在食品厂开发出一条纯手工的产线,做出的糕点味道定然不会太差,但那需要时间、金钱和很多工人的努力。而且即使是这样要赶上原版,也很不容易。

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只是一个挂靠在生产队的副业,这几天搬到会场的试吃品,却不带重样的,且养养精品,也就是说他们手里掌握的配方都是顶尖的。比起自主研发,孔伟倒是更相信这些配方一开始就存在,很可能是家族流传下来的,不然还真没法解释他们的产品为何会这么受欢迎。

古方,都是经得起时间和人们考验留存下来的精华。

他们拿什么和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比质量?

——但是,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们的产量跟不上趟。沈卫民既然把他们召集在这里商量对策,肯定要做出一些让步。

孔伟期待的很!

对于沈卫民和汉北省食品厂不和,他也是乐见其成。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种花家的地域分割后相互之间的隔阂并不是那么严重,但并不是不存在。就比如池县位于两省交界处,离得最近的地方,赶个集就出省了。但如果相互去对方家乡工作,反倒不如距离更远的同省人更亲近。

这大概是因为某种心理认同。

如果沈卫民和汉北省食品厂走得近,那这次会议呈现的结果就会大大折扣,起码对其他几家食品厂是这样的。

其实大家都清楚,订单是沈卫民主持商量,之后要正式签合同肯定也少不了他。如此,汉北省食品厂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那还有其他人什么事儿?

幸亏他们不对付。

孔伟的心理也代表了其他工厂代表的心思,一时间大家纷纷附和,这让汉北省食品厂厂长和身边人的脸色更加不好看。

正热闹的时候,夏扬州出来主持工作——

“汉北省食品厂代表说的问题需要慎重考虑,虽然目前来看,洛特先生及其身后的公司表现良好,从未有拖欠情况,但并不表示他的这份信誉回永远的保存下去。洛特集团首次接触食品行业,之前没有参照物,大家只能相信自己去感受判断。”

“夏秘书,你说的是那个洛特集团?”有人问道。

当下,大家忙着建设祖国,一个个埋头苦干,没有几个人会关注国外政事。洛特集团却是个例外,他们和汉北省机械厂合作的消息大家都知道。

夏扬州轻轻颔首,“正是,关于和食品厂的合作,他之前上报过提案,却一直都没有定下来。到这次博览会开幕之后的两天,他才正式表明意愿。”

其余的夏扬州没有多说,至于洛特为什么突然下定决心,大家并非不了解,既然他首先找上了沈卫民,那肯定是有原因的。结合订单中的所有产品全都出自沈家沟食品加工厂,事情就不言而喻了。

“订单的内容大家都了解了,并不是哪个工厂能单独完成的量,咱们集合在这里是为了商量如何解决问题。有解决办法,才能和洛特进行下一步合作,如果没有,这件事到此就了了,或者洛特先生那边有意向更改合同内容,但那就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夏扬州左右看了一圈,“各位,应该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

一时间,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夏扬州冲沈卫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要想完成订单量,只有一个办法。”沈卫民开口,“那就是集合工厂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只要上边同意,外加几家食品厂劲往一处使,这件事情其实很好促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