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265节(1/2)

这件事不算很着急,目前还不用通过利诱让谁去做出选择。沈卫民真心觉得,目前这个阶段,选拔出真心想为工厂出力,主动表示想出去闯荡的工人才是正经,这样的工人放出去,他们更放心,起码后面不用担心出幺蛾子。

……真实情况太复杂,沈卫民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生产队副业工厂的弊端在此时就显现出来了,弄人同村,就意味着工厂里九成九的工人都沾着亲带着故。他是这家的独生子,他是那家的独苗苗,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要是沈卫民指名谁外派,那边爹娘闹着朝他要儿子算怎么回事?就算他这边撑得住,说这是公事公办,那边爹娘可不一定听进心里去,不定要在背后怎么编排他。当然,这些也都无所谓,最怕这些人会去家里打扰爹娘和琪琪,再不然延误工期,后果也很严重。

之后还要考虑到想出去能出去的工人并不适合外派的情况,不是说报名就有机会,他们还需要再次选拔。万一报名的人有没能力、不正干、没眼色等等情况怎么办,到人家的地盘上,可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

此番数个食品厂合作,沈卫民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互利共赢,而不是到最后闹个老死不相往来,弄他个鱼死网破,那样的话,他费这么大心劲儿意义何在?

所以说,自愿才是第一步。

“万一到最后根本招不到人,怎么办?”沈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跑回来了,他没有沈卫民想的深远,上来就泼了一瓢冷水。

沈卫民幽幽看了沈强一眼,没说话。

沈肆“啧啧”两声,一把搂住沈强的肩膀,“我说大兄弟,你这也忒会说话了。”

沈强看看沈卫民,又看看沈东林,发现他们表情都带了点无语,他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明明只是实话实说,但迫于压力最后只能讷讷开口,“也不能排除这种情况啊。”

沈肆憋着笑,以前沈强那也是沈家沟一霸,怎么随着年龄增长,这脑筋越来越转不过弯儿来了。他这何止是实话实说,还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叫沈肆看来这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村里人的心思,他这个大队长还能不知道?普遍没有学问,大家心思简单,说好听点叫容易知足,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大志向,没有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时候,他们天天在地里刨食从来没有埋怨过,恐怕在大多数人看来现在的生活已经足够好了。

想当初让他们到食品加工厂工作,就跟割他们的肉似的,后面看别人在工厂上班,生活越来越来,其他人才起了心思,然后才有更多的人敢尝试进入食品加工厂成为正式工人。现在冷不丁的让他们再次改变现状,打破平静的生活。

没有实例,难。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安于现状是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他们现在在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工作,有额外补贴,拿着生产队工分,吃喝不愁,小日子越过越好,更不用说村里扯了电,村部安装了电话。现在外村人提起沈家沟,哪个不竖起大拇指,羡慕嫉妒恨?

这样的生活在两年前大家是想都不敢想,而现在他们就活在其中。离家近,有稳定收入,这已经是大多数人理想的生活状态。再让他们去折腾,折腾好了一切好说,折腾不好,算咋回事?更何况眼下他们恐怕只能想象的到折腾不好的结果,对于折腾好自己会得到什么好处根本想都想不到。

这些道理沈卫民怎么会不懂,就是因为懂,他才更想知道谁能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选择跟他走。

答案在三天后揭开了谜底。

真实情况和沈肆所想相差不大,三天过去了,报名的一共才八个人。

第一个是沈强,去过海市之后,他就想再出去闯一闯,这是个好机会,和家里人商量之后,他毅然决然报了名。现在的他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好,完全能够照顾自己,突发情况邻里也能帮把手,不需要他担心。

他,再加上后面的沈四嫂、八婶、范英、叶淑芬、曹兰等人报名的原因,九成都是因为信任他。沈卫民看着仨妗子都在名单上,表情带了点笑,心里都柔软了三分。

至于剩下的两个人,则完全在沈卫民意料之外——

前一个是桂婶。不过知晓结果之后想反推原因却不难,海市之行后,桂婶一直对他心存愧疚,觉得愧对自己的信任,一心想替他分忧解难。这次大概是看大家都没动作,才想都不想后果的去报了名。

后一个人最叫沈卫民惊讶,严格来说,对方都不是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工人,是吴林。

沈卫民拿着名单,抬头看了眼沈强。

“吴林虽然不是咱们工厂的工人,但他属于池山生产队,按道理讲也有资格进入工厂。你之前不是说除了生产工之外,还需得业务人员陪同,我觉得他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他本来还想给他媳妇儿报名的,我没同意。不过听说对方很能干,下地能拿十个工分,厨房里的活儿在她手里都不算事,让她在咱们工厂培训几天肯定就能出师。这夫妻上阵,搭配不累,我觉得这样挺好……”沈强越说声音越小,明显心虚。

沈卫民挑眉,这哪是没同意,都夸到自己眼前头来了?“说啊,怎么不接着说了?刚不是挺能耐的?”

“那个,他都求到我这来了,我总不好直接反对,只能在上面添了他的名字。最后决定当然还看你怎么调配,你要不同意,咱们就把他的名字划掉,要是同意,咱再考虑,不也没什么损失吗?”沈强嘟哝。

本来,沈强无论如何都不会添加吴林的名字的,虽然对方万年不求他这一次,他心里暗爽,但公私他还是分得清的,开会的时候厂长多次强调这次调配面向的群体是沈家沟食品加工城全体工人,他都记着呢。

但是这三天都过去了,就八个人主动报名,还都是关系最亲近的几个,其他人见了他能躲多远躲多远,一谈外调就跟要他们命似的,总不好硬来吧。这时候有人主动提起说我愿意去,对受了几天折磨的沈强来说无异于天籁之音。

虽然说吴和平在任的时候对食品加工厂使用压制手段,但父错不及子,吴林是个有能力的,为人谦和,会说话,能办事,是挺好的一个人选。

沈卫民听完沈强解释,没觉得生气。他把名单按在桌上,却没再说什么。

沈强想问问接下来该怎么办?名单上一共就这几个人,手艺当然都不俗,但擅长点似乎有所重合,综合来看应该不够分配,总不能串场式教学吧。

还没开口,就见沈肆推门进来说外面来客,需要沈卫民亲自去接。

“这就来了?”沈卫民笑着问道。

“等不及了呗,你回来这都第三天了,不进城,不见面,就让他们这些大忙人干等着,他们如何能等的住?”沈肆没好气的说道,卫民此举可以说蔫儿坏,不过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说到底,从沈卫民回到池县这场博弈就开始了,能不能沉得住气关乎到之后的话语权。要真让这群代表以为卫民是个好性儿,后面不知道要出多少幺蛾子,“柿子挑软的捏”就是这个道理。

能成为各大食品厂的代表,在自家工厂内都是有几分话语权的,他们这次接到命令来池县商讨事情,被告知主事人是年轻人,就算表面上表现得再平常,心里肯定也不自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汉北省食品厂的代表来到池县之后,立刻就到沈家沟食品加工厂进行视察,其他几个食品厂的代表虽然当天下午陆续来到,之后三天却完全没有动静,大概是因为当天都接到了沈卫民已经回来的消息。

这几天,双方默契十足开始比拼谁更沉得住气,谁要是忍不住先去见对方就是输了。虽然素未蒙面从未约定,但人赌一口气,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三天双方一丝联系都没有。

现在,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始打破僵局了。

“这怎么能怨我?我又不知道他们已经到了。”沈卫民站起身来,出门去迎接模样看上去挺积极。

沈肆摇头,这话对着别人说就算了,对他说就没意思了。那些代表什么时候到的池县,住在哪,甚至这两天吃的什么,他一清二楚。

沈卫民打开办公室的门,没走几步就看见沈东林领着几个面生的人走进来,只看模样的话可不像是专门来拜访的。

沈卫民压下心中疑惑,慢步迎上去。

“这是我们厂长,这是几家工厂代表,这次专门过来参观考察。”沈东林简单给双方做介绍,着重强调还得是最后一句。

沈卫民回头看了沈肆一眼,传个话都没传清楚。

沈肆着实没想到事情到了这一步,对方还在做无谓挣扎,来到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就意味着他们率先示了弱,却还隐隐拿着所谓的自尊心不放,难道他们还想着卫民顺势而下?

不存在的。

果然,……沈肆心神一起,就听见沈卫民对大家的来访表示欢迎。“各位代表前来参观,我们欢迎之至。七叔,这边就交给你了,我这边正好有事还占着手。”

笑着和他们寒暄了几句,沈卫民就带着沈肆和沈强走向工厂大门,根本不欲和他们进一步交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