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267节(1/2)

沈卫民花了一番功夫才做出的决定,到底有他存在的意义,到第二阶段会议开始之前,除了双方商量好调换之外,没有谁到他跟前提出异议说我们工厂觉得你所做出的决定不合理。

第二阶段会议是关于生产线的布置,规模,以及沈卫民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其他具体要求。

“……现在分发到各位手上的文件大概就是总要求了,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只是生产队副业,在各位所代表的食品厂跟前,相当于是一间小作坊。虽然说我会安排代表到各工厂指导工作,但我们工厂规模有限,具体操作还得靠各工厂工人。

这次大家回去的时候我就会安排专门管理人员指导生产线具体布置,以及人员设置工作。等这项工作完成之后,我会再派生产人员前往各个工厂,指导具体的生产工作。”

“为什么还要分两拨进行?一块儿过去省时省劲。”

立刻就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其他人纷纷附和。

沈卫民大概知道他们的想法,无非就是觉得他太磨叽,甚至有藏私嫌疑。或许还会觉得这是他不愿意公开配方,让大家尽快掌握的缘故。这么想的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沈卫民要真有一丁点儿这个心思,这件事就绝无可能进行到现在。

“我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不过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你们想左了。前面我强调过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规模,一下子派出去太多工作人员,我们工厂无法支撑下去,另外我们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沈卫民这话一说,各厂代表的表情都有些讪讪的,对他们来说,食品厂内多加一条产线也影响不了工厂的根本,厂内其他产线还会继续运营。但是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却不一样,多调几个人出去就可能影响整体的生产量,抗风险能力也会相对减弱。

总不能让他们在公开配方之后,还面临闭厂风波。

一时间,大家都没话可说了。

会议结束之后,沈卫民没有停留。接下来各家代表会去工厂参观,到时候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他得好好安排。别看这两次会议他开的风生水起,开会的时候他每说一句,下面人就开始做笔记,唯恐漏了他说过的话。

沈卫民没有丝毫自得的意思,他清楚的知道现在事情刚开个头,麻烦事都还在后头。

事实也确实如此,接下来的一年内,沈卫民都非常忙碌。

在这中间,他家小馒头学会走路,会喊爸爸,在他知道爸爸出门的时候要缠着不让走的时候,几家食品厂的合作才终于有了点样子。

成功交付第一批货,洛特方非常满意,投入市场的第十天就下了第二批订单,订单直接下给了沈卫民,合同的抬头依然是“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字样。沈卫民很无奈,但还是不得不打起精神操劳。

虽然在中间充当协调者的角色并不容易,但付出越多收获越多。在共同完成一笔订单的过程中,除了刚开始的斗智斗勇之外,后面大家逐渐拧成了一股绳,完成自己的任务量之后,还会关心其他工厂的完成度,虽然不情愿,但在紧要关头还是会伸出援助之手。

攻克对外订单,他们是一个共同体,共担责任,共接荣誉的那种。

其中,沈家沟食品加工厂也获益良多。没有外力冲击,它能按照自己的步骤,稳扎稳打,稳步前进,虽然看上去几年如一日,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工厂工人数量,和机器的总台数无一不说明它在壮大。

春去春又来,转眼间到了一九七六年,这一年是种花家绝对不能忘记的一年,也是李家康开始独立执行任务第二年。

两年前,李家康和叶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防大学少年班,一个专修经济学,一个专修哲学。他们是军人身份,一切服从上级命令,就是沈卫民也无法得知他们将来到底会做什么,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从大二开学,李家康就开始执行秘密任务,一年到头都回不了家。

沈卫民念着他俩,却不能改变和影响孩子飞翔的轨迹,只能在背后默默支持。

又是一年年底,刚把省城各个工厂定的年货运送出去,沈卫民终于得了半天闲,直接开车载着爹娘和老婆孩子回沈家沟。

现在的沈家沟大变了模样,家家户户都是砖瓦房,村里的路和东头的吊桥都进行了重修,看上去很新。就是从村头到公社的那条山路都没有了曾经的险峻,靠崖的一边全都修上了栅栏,就是走夜路也不再担心。

大家都说沈家沟能有今天全靠池山生产队副业做得好,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如今在池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沈家沟本村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沈卫民把车停到东头停车厂,步行回家,一路上不断有人打招呼。

“厂长回来啦!”“小厂长这次又考了一百分?”

沈馒头,哦,不,现在应该叫沈彦军了,一路带着笑,见着谁都笑着打招呼。

“儿子,爸怎么记着你这次没考一百分。”没人的地方,沈卫民开始拆儿子台。

也不知道儿子怎么回事,脸皮厚得很,小时候萌萌哒,还以为长大会是个小暖神,没想到却是个混世魔王,惯会扮猪吃老虎的那种。长辈都说他儿子乖巧,其实到学校之后除了逃课他啥事都干过,抓女同学小辫儿,在别人的作业本上乱写乱画,调皮捣蛋小男孩干的事他是一样没拉,偏偏每次叫家长,到最后老师都反过来安慰他和琪琪不要生气,千万别吓着孩子。

这孩子把他那张乖巧的脸利用的淋漓尽致,装乖是一流的。

沈卫民也知道这个年纪的男孩调皮捣蛋很正常,不过有些时候还是不免恼怒。父子两个斗智斗勇已经成了日常,不能否认的是父子两人感情很好,平常交流就跟朋友一样。

“爸爸,这次我是马虎了,下次我一定会补回来的。”没考一百分却得了夸奖,沈彦军听了也不得劲儿,暗自下定决定下次考试一定要好好检查,不该犯的错误绝对禁止。

沈卫民摸摸儿子的脑袋,他和琪琪从来不要求自家孩子必须得考到多少分,但考的过低家里肯定鸡飞狗跳,孩子自己知道上进,别管缘由是何,都是一件好事。

父子俩说着话,就比其他人慢一步进家门,还没进屋,就被赵琪安排去送节礼。

“妈,我爸能不能不去,我自己去就行了。”沈彦军明显不乐意。

“怎么了?害怕小姑姑和你抢爸爸?”

赵琪口里的沈彦军小姑姑是沈东林的闺女沈画,是个粘人的小姑娘,尤其喜欢粘着沈卫民。只要见面必求抱抱,要是强行被分开就哭的撕心裂肺,每次都得哄睡之后她爸妈才能把她抱走。

两个小孩儿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感情却非常一般,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俩人从小到大抢过无数次爸爸,每次都以沈彦军失败而告终。

没办法,对方是他姑姑,又比他年纪小,不管是按辈分还是按年纪,他都不占理。但是,被迫接受和心里接受完全是两个概念,一直到现在小家伙都非常不喜欢沈画,有时候对方主动和他说话他都装听不见。

“我现在还是不喜欢她。”沈彦军冷哼一声。

听见儿子说气话,夫妻俩对视一笑。赵琪给出主意:“到你七爷爷家的时候,让你爸爸在门口等着,你自己进去,不让小姑姑看见不就得了。”

“爸?”沈彦军转身看向沈卫民。

沈卫民点头,“我知道了。”

沈彦军这才高高兴兴的坐上三轮车,三轮车是沈父、沈母的交通工具,沈卫民骑得并不顺当,只是勉强能前进。父子俩先拐去沈爷沈奶家,刚进门就受到热烈欢迎,老两口抱着沈彦军一口一个宝贝,一口一个心肝,吃的喝的摆一桌,沈卫民只配在旁边站着干等。

后面又去三个舅舅家、沈肆家,最后才轮到了沈东林。

按照约定沈卫民在门口等着,沈彦军一个人送进去。左等右等没把儿子等出来,先等来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穿着桃红小袄,扎着小麻花辫儿,带着头花,看上去很喜庆,瞧见沈卫民立刻就扑了上来。

“卫民哥哥,你是来看我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