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局异闻录之最终篇章 第298节(2/2)

“你说你要去哪?大清河啊,解放前叫做沈家堡是吧?这不巧了嘛?我还有个小老弟就是那里的人……”萧和尚的话刚刚说完。正在斜对面座位上和女乘客起腻的吴老二站了起来,自来熟的走到了这里,从孙德胜手里接过了酒瓶。喝了一口之后,说道:“那里我熟啊,年年都要回去一趟,整个大清河的人一提到我吴老二,人人都竖大拇指头。老哥你就说找谁吧,只要人在大清河,我一准能找到……”

说着,这吴老二还想要伸手去抓三个人饭盒里的大饼卷肉,却被孙德胜拦住,他抓住了吴老二的手,说道:“不是我说,你这瞎话都不会说。我也有个兄弟在大清河。从大清朝那里就叫大清河,什么时候叫过沈家堡?”

没有想到萧和尚却替这个人说了话,他摆了摆手,示意孙德胜松开吴老二,随后他解释道:“这个吴老二说的没错,小胖子你也没错。大清河从顺治年间就是这个名字。后面到了清末的时候,这一大片地方都划进了安郡王载铭的皇庄。因为庄子里姓沈的人家多,就改了名字叫做沈家堡。沈家堡一直叫到建国,后来因为这个是满清皇庄的名字,又改回了大清河。”

“还是我这老哥知道怎么回事……”吴老二笑了一下,随后就坐在了萧和尚的旁边,继续说道:“你就说找谁吧,你要说找寡妇就更好办了。我能说出来她们祖孙三代的底细来……”

“你这同志怎么说话呢?我找寡妇干什么……”萧和尚没好气的看了吴老二一眼,见到这人盯着自己饭盒里的大饼。当下挑了一块肉少的递了过去,说道:“我也不敢保证那个人就在大清河,不过他应该就在附近——算了,还是我办完这件事情之后,自己亲自去一趟吧。”

“我就说这趟车也不是去大清河的啊……”吴老二笑眯眯的吃完了一张大饼,掏出来手帕擦了擦手,随后继续说道:“我还得先去一趟银山县,我的丈母娘就是银山县九里河乡上头村人。前几天被什么东西吓着了,一下子就下不了炕了……”

第八十九章

“银山县……”孙德胜看了身边的两个人一眼,随后笑眯眯的将自己的饭盒也推了过去,说道:“刚才那一块卷饼不够吧?二哥你这是把我当外人了啊。别的不敢说,管饱那是一定的。不够还有……”

看着吴老二将自己饭盒里的卷饼吃了个干干净净,眼神又瞟车前子面前的饭盒。本来小道士没什么胃口,可是看到了吴老二的样子之后,车前子的眉毛便立了起来,指着自己的饭盒说道:“敢碰它一下,我就弄死你……”

“吃饱了。吃饱了……”吴老二干笑了一声,擦了擦手之后,继续说道:“这吃人的最短。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问我?和银山县九里河乡上头村有关的?你看看明白说就好了,你们是不知道我吴老二的为人,知道了一样竖大拇指……”

“还是二哥你敞亮……”孙德胜笑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几个也是要去银山县九里河乡上头村,听说那边出事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心里一直没底。正想找个当地人问问。这不是嘛。刚刚想睡觉,就来枕头了……”

“我也是听那边来人说的,闹了好多天了……”吴老二拿起来孙德胜丢在桌子上的香烟,自己抽出来一根点上,抽了一口之后,将剩下的大半盒香烟扔进了自己的包里,这才继续说道:“说村子里动不动就看见死人,第一个出事的是村东头的老王太太,她是腊月初一哮喘走的,腊月初四发送了。结果腊月初八一大早上天还不亮,死了的老王太太就拍他大儿子的门,说要和腊八粥。

当时把她大儿子、大儿媳,孙子、孙女啥的都吓懵了。死活不敢给老太太开门,老太太也火了,就堵在门口骂街,骂得那个难听啊……结果耗到了太阳出来,门口这才没有了声音。等着天光大亮之后,王家老大带着全村胆大的人去了坟地。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说到这里,吴老二端起来大半瓶二锅头,干了一口之后,继续说道:“坟一点没有动过的痕迹,可是早上不光老王家这一家人看见老太太了,左邻右舍的还有十几个人都看到了。最后老王家大儿子最主挖坟,最后你们猜怎么着?”

本来这是吴老二的说话方式,没有想到最后一句话说出来的时候,车前子突然一拍桌子。从牙缝里冒出来一句话:“你要是再抖包袱,我就把你绑在铁轨上,你也猜猜火车压过去你能分几段……”

“那还猜啥啊,粘一铁轨呗……”吴老二苦笑了一声之后,回到了正题,说道:“开坟打开棺材之后,看到王老太太不是下葬的姿势了,她好像睡着了一样,侧着身子。卷曲着躺在棺材里。脑袋旁边还放了半碗八宝粥……”

“坟没动,棺材里的死尸动了……”孙德胜看了萧和尚一眼,随后对着吴老二说道:“那棺材里的是人,还是死尸?”

“当然是死尸了,你……”吴老二还想再埋个包袱,看了一眼车前子之后。立马回到了正题,继续说道:“虽说东北天气寒冷吧,可是正赶上那几天气温回升,尸体已经开始溃烂了。听他们说啊,棺材里面都看不得了。”

萧和尚想到了一个问题,说道:“那早上去敲门的人,不是有邻居看到了吗?没有看到敲门的身上是不是和死人一样?”

吴老二说道:“老哥,这一大清早的天都没亮,一个死了好几天的老太太敲门。谁看见了不吓懵了?看一眼就吓跑了,谁也不敢仔细去看。”

孙德胜点了点头,说道:“二哥。不止这一起吧?不是还说把你老丈母娘吓着了吗?这又是怎么一回事?”说话的时候,孙胖子又掏出来一包中华香烟,向着吴老二递了过去。

“说起来这个。我都不好意思说……”吴老二接过了香烟,却没有打开。直接放进了包里,顺手将之前放进去的大半包香烟取了出来,抽出来一根点上,说道:“我前妻走了之后,我老丈人也跟着走了。就留了她一个孤老婆子,半年前处了个后老伴。两个人虽说没扯证吧,可是也住到一起去了……

这事我一个前女婿也不好说什么,可就是腊月二十八祭灶台那天,晚上和她后老伴睡觉的时候,突然发疯了一样大喊大叫。说什么对不起我老丈人,说她自己不是人。守不住给她前夫丢人了……

当时那个后老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想要过去劝几句吧,却被我这个前丈母娘又打又骂的,连夜赶了出去。还惊动了旁边的邻居,人家不知道怎么回事啊,过来看一眼。没有想到看到我这个前丈母娘吐了白沫了。当时送到了乡里的卫生所,在那里住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我这个前丈母娘才说了实话,昨晚上我那个死了好几年的前老丈人回来了。回来也不说话,就躺在他老伴的身边……这左边是现在找的老伴,中间是老太太,右边是死了的钱老板,这一左一右两个老伴,也不知道他干什么了,反正我这前丈母娘当场就吓醒了。

那天之后,虽说我那个前丈人没有再来,可是我的前丈母娘还是吓坏了。过年一直都在发烧说胡话,这才想到了我,说我在首都认识人多,能不能找个能人看看事儿。你说现在都兴破除迷信啥的,我上哪去找人?可是看在我那个死去老婆的份上,又不能不管。我想着过去给个三十块钱,再劝劝老太太实在不行,就去后老伴家里过得了……”

“谁说找不到能人啊,二哥这不是巧了吗?看见我们家老萧大师了吗?正经茅山学艺二十年的弟子,这次就是奉师命下山助武王伐商——不是,斩妖除魔……”说话的时候,孙德胜将手指向了萧和尚……

吴老二怔了一下,说道:“兄弟你说反了吧?这位大师父少林寺出来的吧?”

第九十章

四十年前的萧和尚除了没有头发之外,正经一副好人样子。加上他做了几年特别办的科长,身上多少带着一点官威,看着真有一点能人的味道。

萧和尚之前也使过这样的把戏,当场他点了点头,说道:“虽然多少有点夸张,不过我还真是学过今天看事的本事。吴老二,正好我们几个也要去银山县九里河乡上头村。帮你看一眼,能平事儿的话就给你们平了。平不了我们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反正也不管你们要钱……”

“那就太好了……”吴老二哈哈一笑,继续说道:“我还再愁怎么找高人呢,想不到啊。高人自己找上门了。”

当下,在孙德胜的要求之前,吴老二将他听说的村子里发生的怪事都说了一遍。不过萧和尚和孙胖子并没有找到什么头绪,看这些事情似乎和三年前坟墓塌陷没有什么关系。可是也不能只听他吴老二一个人加油添醋的说法。

吴老二一直说到了半夜,最后实在坚持不住,开着座位睡着了。看着他睡着之后。车前子对着萧和尚说道:“老萧,你三年前刚去过银山县九里河乡上头村,这才过了三年,当地人应该还记得你吧?突然换了一个能人的身份回去,你不怕穿帮吗?”

孙德胜说话之前,从口袋里摸出来一张照片,上面是他和高亮,以及另外一个年轻人的合照,不过那个时候萧和尚还是满头的黑发,看着就像是另外一个人似的。如果不是拿着照片仔细辨认,根本无法将照片上头发茂盛的年轻人和面前这个秃子比较成一个人。

“这就是三年前的照片,我也是因为这件事,头发慢慢掉光的。”萧和尚叹了口气之后,继续说道:“这辈子就两件事办的不好,第一就是我、肖三达和高亮闹掰了,第二就是银山县九里河乡上头村的事件,那么多同事死在我的眼前,我竟然连是谁害得都不知道……”

“那老萧你这次起码能了结一个心愿了。”车前子笑了一下之后。继续说道:“不过你真的不怀疑,就我们三个人就能把事情解决吗?当初你们可是费了那么大的心思,都没有完成的事情……”

“高亮能把你们倆派过来,自然有派过来的理由,这个我信他就好了,别的不用多想。”说到这里的时候,萧和尚的表情变得古怪了起来,他的目光停留在了车前子的身上,继续说道:“你应该是个有本事的。只是我不敢确定你的本事能不能解决哪里的问题……”

“到了你不就知道了吗?”车前子无所谓的撇了撇嘴,继续说道:“我也好奇,那座战国大墓里面能有什么?”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之后,他们三个人相继睡去。这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五点半,乘务长亲自来到了他们这节车厢。将还在熟睡的三个人叫醒,说道:“领导,银山站马上到了。列车长怕您三位睡过头,让我来叫醒你们三位。”

带上吴老二,四个人这才醒了过来。收拾洗簌了一番之后。提着行李走下了火车。

银山站距离银山县九里河乡上头村还有三十公里的距离,这时候天还没有两,走出车站之后,四处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就在孙德胜发愁怎么过去的时候,停在火车站门口的一辆车下来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男人直接冲着孙德胜他们走了过来,走到了近前之后。笑了一下,说道:“哪位是萧科长?我是银山县人民政府的司机,来接站带你们去九里河乡上头村。”

看起来都是高亮安排好的,确定了身份之后,四个人上了车。虽然司机对吴老二的身份还有些怀疑,不过他也是个老油条了,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由于当时那个年代,整个银山县就没有几辆车,加上刚刚过完年的缘故。汽车就更少了。道路很是畅通,差不多八点左右,他们几个人便到了事发现场的银山县九里河乡上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