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节(1/2)

她眨巴大眼睛说:“你是说那个知青凤儿啊?”

她逗着小平平和小安安,没走心一样:“当初她和我小叔定亲的时候听说了知青有门儿回城的消息,就悔婚跑了。”

齐微:“啊?”

这件事儿,她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只是,还没顾得上难过,就听小棠棠又说:“可是,这又有什么呢?甩了我小叔的又不止她一个。当初的何静阿姨也甩了他呀;还有就是前一阵演《蜀山奇侠》余英男的小姐姐,她也甩了我小叔啊。还有……好多人甩过我小叔,我小叔也甩过好多人。”

小棠棠把两个小娃娃都抱在了腿上,就像是抱着两个大布偶一样。

小棠棠的眼神很清澈:“我小叔叔以前就是不太着调的呀!”

齐微:“……还真是。”

“以前那些事情都过去了的,你们现在生活的很好,那就很好呀。”

不得不说,小棠棠的话还真是安慰到了齐微,她一想,可不正是这么回事儿,她跟姜林这王八蛋好的时候,她也知道他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了。但是他们在一起之后,他很好,不仅对她很好,对两个孩子更是很好。

他们家小魔星折磨的她都要崩溃,姜林还能撑住了哄孩子。

这比什么不强?

而且,最最关键是,杨凤语并没有那么特别,她不是姜林唯一一个女朋友,甚至不是唯一一个甩了他的女朋友。要说起来,姜林和何静分手的时候才是闹得轰轰烈烈。

当时,作为吃瓜群众的她还看了好大一场戏呢。

也许姜林年轻的时候不怎么靠谱,但是他们确认了关系之后,他是想要好好的生活。这样总是,比什么都强的。

“也是,是我想多了。”

小棠棠抓住小平平的手,对着齐微摇晃,说:“喏,你看,你看你妈妈,她竟然会不自信耶。”

齐微看着棠棠,含笑:“也不是不自信,只是想到他曾经很喜欢别人心里有点别扭。但是你说得对,他喜欢别人,也不是第一次了!而且,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当初都知道,现在也没必要死揪着不放。日子是自己过的。”

有时候人就是会钻牛角尖,但是好像也就是一瞬间,这牛角尖就结束了。

不过他们倒是没有想到,很多事儿就是那么巧啊,今天刚讨论过的人,第二天就见到了。

杨凤语和姜林差不多大,也是四十来岁,不过几年知青的生活和后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让她看起来比同龄人还大了不少。不过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她这么大岁数的人,多数都是从苦日子走出来的,大家都不年轻。所以往常杨凤语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但是谁曾想,她见到了齐微。

杨凤语跟李婶子是亲戚,虽说早些年下乡的时候受了李婶子的照顾,但是杨凤语和李婶子来往倒是不多。对于向阳屯这个地方,她更是没有一点好感。

这里成了她的死穴。

提都不想提起那种。

她这辈子最丢人的时刻,都在向阳屯渡过;最难捱的时刻,也是在向阳屯渡过。

别看向阳屯儿人也是好说个小话儿,互相挤兑,但是外人欺负过来,他们心还是齐的。当然,要不是向阳屯的人心不坏又心齐,姜城也不会在这边盖厂。

而同样的,这是后来姜城在这边盖厂的一个缘故,但是对于杨凤语来说,就不是好事儿了。

杨凤语那么作践人,订婚当天悔婚,谁能看得起她?

就算李婶子是她的亲戚,也没得人给她一个好脸儿。

而后她又等了快两年才走掉,这两年的日子,真的不好过。不是吃不好穿不好的不好过。而是人人都不理会你,用一种看见老鼠蟑螂的眼神儿瞅着你。

原本爱慕她的那些小伙儿看见她也会绕着走。

那两年,几乎是她精气神儿被磨得最快的两年。特别是,姜林还考上了大学,这是杨凤语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说不后悔,她怎么不后悔呢?

正是因为后悔了,她才难受。

不过,她嫁到了城里,还是市里的人。可以离开向阳屯那一刻,她心里有种翻江倒海的快意。

她到底是没有选错,她走的时候,老姜家已经过的不错了。可是她还是安慰自己,安慰自己就算是他们进了城又怎么样。城里买房子多难?分房子?分房子难道还容易?

可是她嫁到了城里,一下子就有了。

她男人甚至给她找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也不差了。

而这个时候,她又怕了,怕知道她悔婚的李婶子在她男人面前不小心说出什么;更是怕听到老姜家的消息。所以,两家的来往越来越少,甚至连过年,她都不会带一点年礼过来。

偶尔在她父母那边见到了,也真是颇为冷淡的打招呼。

因着这个事儿,李婶子一家人都骂她是白眼狼,这杨凤语是知道的,可是她没有办法。她真的太怕太怕了!

怕李婶子不小心说出来什么,也怕听到姜林更好的消息。

她一定不可以选错!

她舍弃了自己喜欢的人才换来的生活,不可以还敌不过跟着他。

要说这次杨凤语为什么来向阳屯儿,也是实在逼得没办法了。他家三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两个读小学。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可是前两年她临时工的工作就没了,只能靠给人打点零工。而她男人前几天摔断了腿,虽说工作还在,但是现在找个人顶工可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以前工人赚三十,五块钱找个农村人顶工都是有的是人抢。可是现在不同了,你工资三百,想花五十块钱找人,那可根本找不到。哪怕是加到一百,在现在的时候都不容易。谁让现在是秋收呢。

当然,如果再加一点,一百五或者二百,那还是很容易找到人的。但是杨凤语是怎么都不舍得的。

她男人本来看病就要花钱,家里还有三个孩子上学呢。如果不是她一个女人干不了水泥厂车间男人的活儿,她哪会便宜别人?她想要便宜找人,那就太难。所以拖了十来天,实在拖不下来了。

她终于想到了李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