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2/2)

他突然生出一种想要看好戏的念头,转瞬就觉得自己有些幼稚,继而多了一分烦躁。不过是个小小丫头片子,自己怎么就印象如此深刻?即便是有些胆识又怎么样?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古人云:不知者无所俱。她一个生在大户人家的姑娘,连出门都极少,哪里知道人间险恶,凭着嘴巴伶俐逞能罢了。

“世子……”

“聒噪!”话音未落,被揉成团的纸从窗口飞出去,正好打在小太监的胸口。他应声倒地,了无生息了。

小厮伸着脖子瞧,想要看人死没死,就听见郝连玦吩咐道:“弄辆马车送回宫去!”看样子只是晕倒了,小厮答应着赶忙去办。

郝连玦起身往外走,出了院子直奔天香居。刚一进院子,一股药味就飘散开来,他的眉头微皱了一下。

丫头看见他过去行礼,又扭身进去回禀,另外又有丫头挑帘子。他迈步进去,转过一座玻璃插屏到了内室,就见王妃头上绑着绸带靠在床上,丫头捧着药碗跪在床前,平南王坐在床边的椅子上。

平南王的祖父是先祖皇帝的结拜兄弟,当年一起打过江山。那时候天下大乱,四处都有人拉队伍自称真命天子,到处都在打仗。他父亲是在战场上出生的,生下来就送给当地的农户养活。等到五岁左右才找回来,便跟着他祖父在军营生活。十五六岁就骁勇善战,杀得敌军闻风丧胆,二十岁就做了大将军。

天下渐渐安定,虽偶有异族侵犯边关,却都不至于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他父亲没念过多少书,半辈子都在军营里度过,冷不丁到都城过悠闲富贵日子受不了,大病了一场勾起年轻打仗时候落下的病根,竟然没治过来去了。这可真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遭罪的时候硬邦邦,到了享福的时候却承受不了。

作为嫡子的平南王自然就承袭了爵位,不过他一没有战功,二没有功名在身,不过是赖祖荫庇护。后来,文嘉公主在宫中见到平南王,芳心暗许,偷偷央求父皇赐婚。先皇见平南王上无父母需要奉养,旁无兄弟姐妹需要走动,公主嫁过去日子会很自在,便下旨赐婚。

公主嫁过来十七载,夫妻二人一直挺恩爱,接连得了两子两女,更是儿女双全生活美满。美中不足,长子郝连玦脾气古怪,性子别扭,身为父母的他们也是摸不透。这两三年来更是严重,跟二皇子打架下死手就是个例子。虽然你是世子的身份,可二皇子是谁?那是皇上的亲生儿子,身娇肉贵,岂能动一根毫毛?可他不仅动了,还毫不客气!尤其是在皇上跟前,竟然半点悔改之意都没有,说话还理直气壮。

平南王早就瞥见他进来,手中的茶碗“咣当”一声摔在地上,“孽障,不是让你别出现在我面前吗?”

☆、第四十三回 爱之切

平南王看见自己儿子进来,气不打一处来。他摔了茶碗怒喝了一声,却见儿子连眼皮都没眨一下,脸上的表情更是丝毫没有变化,这气一下子就窜到了嗓子眼。

虽说平南王打小就养在王府,并未跟着父亲在军营打滚,可脾气急躁个性耿直,有其父其祖父武将的样子。他的一字眉倒竖,面似黑锅底一般,吓得屋子里的丫头、婆子大气都不敢出。

王妃见他盛怒,不顾及身子挣扎着要下地。身边的婆子忙搀扶住她,王爷也阻拦着说道:“王妃何苦为了这个不孝子伤及身子?咱们权当没生养过他就完事。这些年锦衣玉食,对得起他投咱们一场!”说话时也不瞧连玦半眼,可见是下了决心。

“妾身知道王爷生气,可玦儿不是那不明事理的孩子。虽然他一直不替自己辩解,我这个当母亲的却知道他一定有理由。儿子马上就要去那苦寒危险之地,不知道……呜呜呜……”王妃说到一半就哽咽起来,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

平南王见状心中暗暗叹气,他何尝不心疼自己的儿子,可一想到儿子做的事情,他就忍不住想要发火。他挥挥手,让屋子里的下人全都退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一家三口,他这才咬着牙根恨恨地说道:“一切都是他自己找的,怨不得谁!”

“儿子。”王妃听见这话抹抹眼泪,“本来皇上打算从轻发落,堵住悠悠之口也就算了。偏生你自己非要去漠北从军,无功不返!皇上无法,只得让二皇子去守皇陵一年。你究竟是为了什么?这里并无外人,你跟父母说说心里话又何妨?”她逼问儿子理由好几次,可每次都没得到答案。

郝连玦并未回答,一揭袍子跪在地上,“儿子不孝,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不过祖宗有训,郝家男儿的热血就要洒在战场上!还请父母保重身体,儿子明日一早便启程。寅时末刻出发,故今日来拜别。”说完朝着二人接连磕了三个响头。

平南王听见这话脸上一僵,怒气更胜,“好你个小混蛋,拐着弯骂老子是窝囊废!祖宗打家业为了什么?就是想要咱们郝家能开枝散叶,子孙兴旺,能过上随心随意的富贵日子。一个个都像你这样想,郝家还有什么盼头?别以为就你有几分血性,有能耐你就混出个人模样来。明日我就向皇上请旨,除了你的世子封号。以后靠你自己的能耐做世子,这才是你的本事!滚,快滚,多听你说一句话都肝疼!”

郝连玦起身就走,王妃接连叫了两声,想要起身感觉头晕又跌回床上。她满脸都是泪水,抽噎着说道:“王爷,千万不可请旨废了玦儿的封号。如今他已经被皇上发配到漠北,那些人见到他落魄不知要怎样作践。若是再没了封号,不是把他往死路上逼吗?玦儿是妾身怀胎十月,辛辛苦苦才生出来。想当年,王爷对他也是喜欢到骨子里。虽说他犯了糊涂,可做父母的不能厌弃自己的孩子!”

别看王妃是公主出身,却没有丝毫骄纵高傲的性子。她的生母是个小小的贵人,生下她没多久便去世。当时还没有生养的皇后见到她可爱又可怜,便抱回宫中亲自教养。没想到一年之后,久婚不育的皇后竟然怀孕了,还一举得男,就是现今的皇上。众人都说是公主把孩子带来的,皇后对小公主越发的喜欢,当成亲生的一般宠爱。

皇后贤良淑德,大方温婉,是天下女子的典范。在皇后的教养之下,公主的言谈举止,性子脾气都像极了她,只是温婉有余威严不足。所以当初给公主选夫婿,无父无母没有兄弟姊妹的平南王才成了上上选。

果然,自从公主嫁过来,小日子过得悠闲轻松。公主在平南王跟前从来都自称“妾身”,半点公主的架子都没有。府中发生大事,她总要征求王爷的意见,从不独断专行。平南王性格外向粗犷,说话不拘小节,可骨子里是个细腻的人。他见公主如此,虽嘴上不说,心里却满满都是感激。两个人成亲这么久,一次脸都没红过,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公主这般伤心流泪!

看着自己的王妃哭成泪人,平南王心里也挺难过。

他叹口气解释道:“事已至此,玦儿的漠北之行是去定了。他性子倔强又古怪,需要好好磨砺一番,就当这一趟是好事吧。他打小就呼奴唤婢锦衣玉食,怎么可能受得了苦?本来伏法之人就该撤了封号,皇上不下旨是给我留情面。日后若是玦儿再有什么闪失,这个世子的封号就真得没有了,而且能不能回都城还是个未知。倘若我现在主动请旨,说不定皇上还心存一丝怜悯。等玦儿受不了漠北的苦寒,他便会低头,我再舍出老脸去求求皇上,把他接回来就完了。他的性子改了,消停一二年再请封,一切就烟消云散了。”

王爷不是没有自己的考虑,他能不心疼自己的儿子吗?郝连玦是他的长子,当年王妃从怀孕到生产,他从头到尾陪着。看见儿子的第一眼,那种奇妙的说不清的感觉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儿子第一次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第一次爬,第一次走……他都历历在目。想到儿子马上要去受苦,心里也是刀绞一般。可光心痛有什么用?还要放长眼光往前看!

听了王爷这番话,王妃停住了哭泣。她擦擦眼泪,迟疑了一下说道:“真能想王爷说得这样吗?玦儿的性子可是倔强的很,妾身怕他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到时候……”

“他要是能咬着牙根挺下去,说不定会有大造化。”王爷心里也担忧,却不能表现出来,“你放心吧,我会安排人手去漠北。玦儿不会出事,一定会平平安安完整无缺的回来!”

王妃点点头,紧蹙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可到底还是愁云密布。

☆、第四十四回 册封

郝连玦只带着贴身小厮骑着一匹快马去了漠北,天桥、茶馆里面说书唱大鼓的把这一段讲成各种各样的场景——或凄凉,或悲壮,或潇洒……

没过几天,平南王竟然上奏请求废除郝连玦世子的封号。几个言官跟着附和,说是律法如此,皇上表示无奈地同意。这件事一出,都城上下再次掀起风潮。

大伙说平南王是放弃了长子,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替二子请封。众人都在观望,更想知道郝连玦的现状。可惜漠北离都城太遥远,这个时候郝连玦还在路上,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平南王妃一直病着,不管谁去探望一律不见。内宅之间的传言比外面更甚,更离奇,连幼仪这个姑娘家都听见风声了。

她不由得想起那双深邃的眼睛,想起那犀利会杀人的眼神。那样一个深沉到有些阴鸷的男人,周身都布满着煞气,倒是挺适合漠北那样的地方。

幼仪记得,好像就在几年后,漠北异族入侵边关发生了一场不小的战争,而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郝连玦的性子和武功,在漠北会一展所长。只是他到底是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漠北那个苦寒之地怕是不容易习惯。况且他久居高位,冷不丁变成白丁还成了获罪流放之人,自然要接受比普通人更多的白眼、刁难、戏弄甚至是凌辱。以他孤傲的个性,这会比死还要让人难以接受,不知道他能不能捱过去。

她细细回想了一下,想不起那个时候有关于郝连玦的任何消息。随着她的重生,很多事情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姑娘,郝少爷去漠北最好,免得他找咱们的麻烦。”春花见屋子里没有人,悄悄地跟幼仪说着。她一想到那天的情形,心里就不由得后怕。那个郝世子脾气又怪又大,动不动就想要人命,希望这辈子再也别再碰面!

幼仪正在练字,听见这话把笔放下,看着纸上没有一个满意的字,皱着眉头把纸揉成一团。今天始终不能集中精神,还是不写了。

夏荷打外面进来,满脸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见到幼仪稍微收敛了些,可语气中难掩雀跃。

“姑娘,有大喜事!”她笑得合不拢嘴,“老爷从朝中回来,说是皇上准了为姨老爷请封的奏折。皇上知道姨太太和表少爷、表姑娘在咱们府中,要派人过来宣读圣旨呢。太太那边正带人打扫上房,姨太太她们已经被请了过去。姑娘赶紧换件衣裳,太太吩咐过去呢。”

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金府还从未接到过皇上的圣旨,这是无上的荣耀啊。虽然主角是利姨妈一家,可她们是骨肉至亲,一样跟着光荣。

大老爷一回来就先回禀了老太太,此刻,老太太穿戴整齐正等在大厅,旁边还有封氏和利姨妈等人。

众人都是喜笑颜开,说着恭喜的话。利姨妈脸上一直带着笑,心里却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皇上圣旨里面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她翘首企盼,过了半晌,终于有家丁回禀,说是宫里来得公公已经到了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