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2)

利姨妈见了忙说瀚哥儿聪明机灵又孝敬,将来一定有大出息。老太太和封氏都喜欢听这样的话,又夸赞了钰哥儿一通,这回换做利姨妈笑得合不拢嘴巴。

幼仪见到她们相互奉承,心里却暗暗叹气。照前世的轨迹,若是不出意外,钰哥儿会在大考当中高中二甲成为贡士。之后她父亲帮忙斡旋,钰哥儿做了知县,稳扎稳打步步高升。钰哥的前程看见亮了,可瀚哥儿……幼仪不由得在心里摇头,照老太太和封氏这样娇生惯养下去,他怕是会跟上一世一样,这辈子都上不去台面了。

说完儿子,老太太又把话题扯到姑娘们身上,“宛若快要及笄了吧?”

“嗯。”利姨妈瞧瞧坐在下面正跟姑娘们说话的闺女,眼神中多了些内容。按照大禹的风俗,女孩子一满十五就及笄,也就到了该嫁人的时候。因为利老爷三年前得了急病去世,作为女儿自然要守孝三年,所以一直没有媒婆上门。到现在为止,宛若还没被提过亲。

之前在沧州的时候,利姨妈心里也焦急过,生怕耽搁了宛若的终身大事。可眼下,她心里却有些庆幸了。沧州才多大的地方?随便挑捡也不见得有什么满意的青年才俊。都城就不一样了,这里是天子脚下,从大富大贵到贵族世家,只有更优秀的青年没有最优秀。

若是一个月前,利姨妈可不敢这样想,都城的青年再好跟她没什么关系。可现在不同了,利老爷得了皇上的册封,还一下子给了十个字的封号。马上钰哥儿又要参加大考,以他的才学高中指日可待。利家水涨船高,姑娘找婆家的标准自然要升高。

利姨妈在心里暗暗核计了一下,觉得以宛若的容貌,以利家眼下的声望,找个二流世家做亲家还不为过。只是她对都城的上流圈子不熟,这就要指望封氏了。

“宛若可有婆家?”老太太轻声问着,这样的话还是别让小孩子们听见才好。

利姨妈笑着摇摇头,“我不知道都城什么惯例,在沧州都是女孩子过了十二三才有媒婆上门。不过我们家老爷三年前过世,热孝在身,所以宛若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如今三年的孝期到了,可我们娘们偏生又到了都城。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我正有些担心呢。姑娘家的好年华就那么几年,要是耽搁就是我的罪过了。”

“这么一说倒是我的罪过了,非得写信让你们过来。”封氏知道自个姐姐没有归罪自己的意思,也清楚她话背后的意思,“好,既然是我的错就让我来圆!”她笑呵呵的召唤宛若过去。

宛若坐在下首,之前看见几位长辈轮番瞧自己,感觉出那眼神中的异样,心里有些让她害羞的预感。眼下见到封氏朝着自己招手赶忙过去,众姐妹都瞧着。

封氏拉住她的手,笑眯眯地看着她,上上下下瞧了一会儿才意味深长地说道:“好样貌,又端庄贤淑,不必那些世家小姐差!以后有机会姨母带你四处走走,认识认识一下那些都城里的贵小姐。”

利姨妈听见这话眼睛一亮,宛若却羞红了脸颊。宛柔听得明白,心里越发多了些期待。姨母能带姐姐出门,自然也会带她出门。她今年才十二,还有三年的时间慢慢谋划,怎么想都比姐姐要有优势。

幼仪瞥见她的表情,很轻易就知道她心底的想法。看来这位表姐的妄想症不轻,每天都在做世家当家主母的梦。幼仪似乎看见了上一世的自己,对宛柔心里多了一些同情可怜。

☆、第四十七回 请帖

利老爷得了封号,利姨妈心情非常好,每天都喜笑颜开。眼下她只忧心一件事,就是宛若的婚事。可还不等她再找封氏,一个好消息就来了。

封氏说李夫人下了帖子来,请府上几位姑娘和利家两姐妹去赏菊花。这位李夫人跟封氏很熟悉,她的夫君是正五品的通政司参议,跟大老爷同一级别常常在一起交际。而且她家的姑奶奶是睿亲王的小妾,这睿亲王又是皇上的亲哥哥,真正的皇亲国戚。所以虽说是同一品级,老大爷却多有奉承,封氏对李夫人自然是百般巴结。平日里好用的,好吃的,没少往李府搬,总算是拉近了距离。

上次李夫人过寿,封氏巴巴的去了,李家姑奶奶却有事没能回来。可她送来的贺礼却是独一份,李氏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着实风光极了。

这次李氏打发人来送帖子,来人是李氏身边常贴身侍候的嬷嬷。封氏的赏钱自然是不薄,临走的时候那个嬷嬷透露了一个消息给她。正是这个消息,让封氏和利姨妈都觉得欣喜。

原来,李家姑奶奶本是庶出,嫁进王府做小妾本没什么自由而言,要是没有王妃下令连王府的二门都出不来。可她偏生肚子争气,生下了漂亮可爱的小郡主。睿亲王已经有了三个儿子,就盼着能有个贴心的小棉袄,这下可随心了。而且小郡主生下来粉雕玉琢,又白又胖透着机灵劲,谁见了都想要亲上一口。

小郡主两岁就什么话都会说了,还专门能哄人开心。连宫里面的皇后和太后娘娘几天不见都念叨,见了面总有好东西赏赐。小郡主今年十二,正是天真烂漫的好时候。

她最喜欢菊花,每年到了这时候宫里的贡菊总要赏十几盆下来。可今年皖南那边下冻雨,运送贡菊的车经过那里被截住,菊花还被冻死了。倒是李府在乡下的田庄上种了几盆,一股脑都送过来。李氏原本想要送到王府,又怕郡主看不中,便请她过来赏菊,若是还能入眼再命人抬过去。

所以这次小郡主会去李府,还带了几位闺中密友。能跟小郡主做朋友的能是寻常人?封氏想想就觉得激动,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绝好机会。若是玉仪几个能跟小郡主交好,就可以顺利进入到上层圈子中,只有好处绝对没有半点坏处!

利姨妈心中也在窃喜,特意把两个姑娘喊到近前细细叮嘱了一番。

“你们这次前去赏菊肯定要遇见小郡主,或许还会有其他世家的小姐。”宛柔听见这话面露喜色,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着,利姨妈见状赶忙说道,“这里不比沧州那样的小地方,地方大规矩多,凡事你们都要看玉仪行事。那送帖子的人特意说了,要你们姐妹同往,可见人家知道你们姐妹。咱们来都城才多久,又不曾出去应酬交际,应该是你父亲的缘故。你父亲虽然人不在,可刚刚得了皇上的册封,给整个利家争了光。你们这一趟,千万不要丢利家的脸!”

宛柔哪里还听得进去母亲的说教,满心思都是该穿什么衣裳,戴什么首饰。看见她心不在焉的样子,利姨妈又嘱咐宛若道:“你是姐姐,一定要看好妹妹,别让她出什么错。尤其是在小郡主面前,万万不能闹出笑话来。虽说咱们是沧州来的,可你父亲好歹有封号,比一般的官宦人家还是金贵的。你们尽管大大方方,让她们瞧瞧利家姑娘的风采!”利姨妈一边教训她们一边给她们鼓士气。

小郡主是什么人物?那可是整日出入皇宫专门跟皇后、太后她们打交道的人。别说是宛若两姐妹,便是利姨妈自己想想心里都有些打怵。她可不希望自己姑娘到了李府见了郡主,吓得连走路都走不好。

“母亲您就别担心了,我们在姨母府中有一段日子,整天跟表妹们在一起耍,对她们这里的规矩多少知道些。况且人家主要是请姨母和表妹她们,我们姐妹不过是跟着逛逛见识见识罢了。”宛柔心里有算计,又惯会察言观色,“况且我们姐妹长相普通,打扮得也不出彩,没准还会被小郡主当成丫头呢。”

“自轻自贱的丫头,到了外面可不能说这样的话,会被人笑话了去!”利姨妈骂着,“你们只管拿出大小姐的款来,衣服、首饰自不用你们操心。”

利姨妈早就想好了,把压箱底的银子先拿出来给她们姐妹做衣裳,打首饰,等利老爷的俸禄拨下来再添回去。现在不比当初,只出不进,每个月有固定的进项,还不是小数目,她自然是敢花钱。

宛柔听了十分高兴,忙说道:“我听玉仪表妹提起过,都城的锦绣坊和萃华阁最好。都城的贵妇人、小姐,一般都去这两个地方做衣裳和首饰。”

利姨妈差婆子出去打听了一下,不由得吓了一跳。什么金贵的料子就要五十文一尺,什么宝贝头面一套要上千两?天子脚下,朗朗乾坤,这不是明着抢钱吗?莫非是那个婆子想要从中捞一笔?利姨妈可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贵妇人。她决定亲自去瞧瞧,可不能让人给唬了去。

转过天,她兴冲冲去找封氏,可巧封氏有事忙,她便带着婆子自个去了。她住的小院子在金府的西北角,临街开了一个小门,她从那里出入也方便。金府离闹市区不远,稍微走一阵就到了,她也没麻烦封氏叫马车。

大禹民风开化,随处可见小媳妇儿、夫人满街逛游,偶尔还能看见戴着面纱的小姐姑娘们。那婆子引着她径直奔锦绣坊,旁边就是萃华阁,倒是不用来回走路了。

☆、第四十八回 锦绣坊

锦绣坊不愧是都城最大最好的铺子,一共有三层楼,一层卖各种各样得的布料,二层出售成衣,三层是私人订做。里面的伙计见到有人进来,赶忙迎上前笑呵呵的见礼。出入锦绣阁的非富即贵,他们这些做伙计的可不敢轻慢。不过这些伙计也都是火眼晶晶,搭眼一瞧便能看出客人的层次,大概能消费多少。

小伙计看着利姨妈脸生,又见她身旁的婆子看着面熟,想起头一天那婆子过来探听价钱,专门挑贵得问还没有买得意思。看来她是替主子趟价,前面这位夫人才是正主。不过看穿着打扮,气质架势,恐怕……

“伙计,我想看看成衣。”利姨妈心里有自己的算计,她们娘们都会女红,若是有好样式记住了,买布料回去自己做也是来得及的,还能省下不少银子。

小伙计听见她说话,赶忙满脸带笑的引着她们主仆往二楼去,可这心里却在暗骂倒霉。偏生几个伙计都有客人在接待,只有他空闲着。等了一早上,却等了这样一位透着穷酸气的客人,即便是有打赏也不会有几个钱。

这锦绣坊的伙计工钱并不比其他地方高,可就是不少人争破头想要进来,原因就是打赏。老板规定,客人给的打赏归个人。在锦绣坊出入的都是不差银子的主,把她们侍候舒坦,奉承乐呵了,得个几两银子是常有的事。

利姨妈初来都城乍到,哪里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她心里生怕被伙计看出自己是小地方的人,让这些下等人笑话了去,挺直了腰板高抬下巴摆出贵妇的派头来。可她浑身上下没有半点贵气,身上虽然戴了几样压箱底的首饰,样式却都过了时。身上衣服的料子看着像内造的东西,可样式却很普通,这让小伙计多少有些疑惑。

二楼整个被打通,四面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衣裳,男装和女装分开摆放,里面有两个试衣间。

利姨妈第一眼就相中一身衣裳,玫瑰紫千瓣菊纹上裳,月白色百褶如意月裙。上面的菊瓣层层叠叠,或全开,或半开,或卷曲,或伸展,如伞,如丝,如缕。走到近前细看,才发现那些菊瓣全都用极细小的金丝线勾边,阳光下一晃竟熠熠生辉。若是穿在身上,行动间流光溢彩,必定是顾盼生辉。

小伙计看见她盯着这一套,赶忙笑着说道:“夫人好眼光,这套衣裳是我们锦绣坊的大师傅亲手裁剪缝制,上面的花纹是最好的绣娘绣上去的,布料是今秋的新款,摸着厚实穿着服帖不显臃肿。穿上这套衣裳,静立时如花仙子,行动间若小精灵,越凑近了看越觉得贵气逼人。”他倒能说出几个好词来,可见平日里常常这般推荐。

利姨妈当初做姑娘的时候也是念过书的,听见伙计这不伦不类的话笑了一下,“这套衣裳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