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2/2)

“姑娘,前面有官兵把守盘查。”车夫一边说一边跳下车沿,商雀从腰上解下块令牌,揭开车帘扔下去。

那车夫麻利接住,看动作敏捷的模样似乎是个练家子。他拿着令牌过去,交给其中一个领头的官兵。那官兵仔细瞧了又瞧,然后随着车夫到了马车前面。

车帘被卷起来,车里面的情况一览无余。

“商姑娘,多有得罪了。”官兵抱着拳说着,虽说是有皇命在身,他却不敢造次。

商雀略微点点头,问道:“你隶属哪里?上司是哪位?”

“小人是校尉隶属骑兵营,上司是马大人。”

马大人?商雀闻听略微皱眉,顿了一下又问道:“马大人我倒不知晓,只知道兵马司李大人。”

“李大人来营里视察,小人曾远远见过一次。”那校尉的神情越发恭敬起来。

“哦。”商家出武将,祖上跟着先祖皇帝打江山,曾被封为国公,世代罔替永不降等。可是商家祖先自认无这样大的功劳,又说后代子孙不该赖着祖荫,便叩请皇上收回成命。不过商家子孙争气,个个是朝廷的肱骨之臣。商雀的祖父曾为镇国大将军,只因常年征战身子骨亏得厉害,这才请辞在家里养老。商雀的父亲是威名远扬的镇南大将军,手握重兵镇守边疆,让异族人闻风丧胆。皇上曾笑谈,有商公一日,朕便可

,有商公一日,朕便可安枕一日!足可见商将军在皇上心目中的份量。

商家现如今的风光,是用无数的鲜血换来的,谁都不敢小觑和不敬。虽说镇国将军不问世事,但是皇上偶尔还会请他入宫长谈,涉及到一些武官的任免升迁会询问他的意见。眼下大禹的武官,有不少人是商老将军提拔上来的。只是商老将军并无私心,完全是看这个人的能力和德行。那些受了商老将军恩惠的官员年节会登门拜会,商老将军不怎么相见,偶尔有几个特殊,大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所以提及名不见经传的马大人,商雀自然是不知晓。她常见的那些叔叔、伯伯,最低也是个二品武官。

不用摆架子,不用声色俱厉的大吼,轻飘飘两句话便能震慑住人,这才是真正世家小姐的底蕴和气势。幼仪心底不由得暗自赞叹,果然是三代以上才能出真正的贵族。

校尉很快就放行,马车继续上路,这时天已经大亮,可路上看不见半点闲杂人等。又行了二里地左右,前面再次遇见关卡,仍旧有官兵把守。幼仪见状恍然大悟,一定是从这里通往猎场的路全都被戒严。

这次盘查稍微细一些,对马车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检查了一遍。马车一路走来,每隔二里地便能遇见关卡,一次比一次盘查的严格。到十里亭,幼仪等人更是被请下马车,盘查了一炷香左右才放行。反正已经下了马车,商雀几人索性就在亭子里稍做休息,顺便等大队人马。

一盏茶不到,就见远处遮天蔽日的车马过来,前面有御林军开道,左右两边是骑着高头大马的带刀侍卫,正中央有一辆黄盖马车。五匹马拉车,宽大的车沿上坐着几个太监打扮的人,车窗被金黄色的绒布捂得严严实实,上面绣着腾飞的龙。

众人纷纷跪下,幼仪悄悄抬头瞧,看见马车后面跟着几辆马车,看装饰和阵仗估计是皇后和贵妃等人。紧接着后面是各大世家,马车上面都有标识,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谁都不敢发出丝毫动静,只听见车轮转动和马儿奔跑的声响。一直到皇上的马车驶出老远,商雀这才站起来,招呼幼仪姐妹上车,追上大队人马找到商家的车队一起上路。

乌泱泱的车队看见头望不见尾,一直行了一整日,黄昏时分才到了猎场。

因为大禹从开国开始,每年秋天都要举行狩猎,所以配套设施很齐全。众人休息的地方离猎场不远,是一大片宫殿的建筑,若是胡乱走保准会迷路。各大世家都有自己固定的住所,商家的地盘就在东北方向,离中殿不远。

商家老将军也跟来了,还有商雀的叔伯、兄长等人。幼仪和韦汝自然要拜见,商老爷子倒是个性子直爽的老头。虽然早年征战身体受伤留下病根,瞧着却硬朗,声音也很洪亮。听说镇南将军派人带着人马明早赶到,东、西、北方镇守的将领也都遣了心腹属下带兵前来。

原来,每年的秋猎不仅仅是皇家举行的娱乐活动,更是一次对军队作战能力和对官员排兵布阵能力的一次检阅!每年这个时候,各大边关都会派兵前来,皇上会对表现突出的一队进行嘉奖。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参加的各队人马都暗自较劲。

☆、第一百二十三章 打马吊

参加秋猎的大队人马都在别苑休整,幼仪坐了一整日的马车却丝毫没感觉到乏累。一来是马车里面很舒服,二来是一路之上商雀和韦汝说说笑笑,并没有半点枯燥的感觉,只觉得吃吃喝喝睡了一觉就到地方了。

商雀是第二次来,对别苑的情况很了解。

“中殿附近不能轻易靠近,明哨暗哨无数,不等你解释就会没命!”她郑重其事的哇嘱咐幼仪二人,“中殿后面是皇后娘娘和众位嫔妃的住处,东西两边是各位王爷、国公。等一会儿我带你们去找我姑母,只是要委屈两位扮成我的贴身侍女了。不过就是这么一说,谁都能看出姐姐和妹妹二人的气质。”

一路之上盘查如此之严,多个关卡层层把关,岂能让一个来路不明的人混进来?明面上是商雀私底下把二人带进来,扮成商家的丫头,实际上商雀是过了明路的,只是这个明路不知道是谁给的。

幼仪和韦汝点点头,把商雀拿来的衣裳换上。虽然只是普通丫头打扮,可怎么瞧二人都有种特别的韵味,气质不输商雀。但凡有些眼力的人都能瞧出来,想掩饰都掩饰不住。

还不等她们出去,二皇子和安家和找了过来,跟他们同行的还有两位玉树临风的公子哥。剑眉丹凤眼肤色偏小麦的是睿王爷世子,也就是商雀的姑表哥。

这位世子今年才十六岁,打小就文武双修,虽然没走科举入仕却不成问题。听说这位世子已经订了婚,婚期定在下半年中秋节前后。另外一位是商家的旁支,看样子是褚世子的跟班。

商雀看见幼仪二人像真正丫头似的站在一旁,赶忙笑着说道:“这里都是自己人,姐姐和妹妹不必如此。你们快坐下,我们随意说话才好。”

“我早就听二皇子提及过两位姑娘,另外也听说关于姑娘们的事情,今日得以相见真是缘分。”褚沥显然是知道二人的真正身份。

韦汝闻听笑着回道:“其实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只因我们姐妹是女人罢了。”

“汪姑娘这话虽然简单,细品却大有深意。我中原自有史料记载以来,都是男权至上。女人不过是相夫教子,三从四德才是根本。不过我查阅古籍,偶然看见一本札记,上面记载了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天地初开到处是一片混沌,后来有女娲造人,更有夸父逐日累死化作高山、河流。可人们没有开化,男人们想要捕猎野兽,手中没有武器反倒葬身其腹,只好依赖女人们采摘野果果腹。女人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而男人就开始主内,留在山洞里做家务,带孩子。

后来,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他们又找到尖利的石头做武器,慢慢能猎到一些弱小的动物。再后来,他们利用木头和动物的皮毛、筋骨做弓箭等利器,成年男子聚在一起围猎,可以猎到老虎、棕熊这样凶猛大型的动物。渐渐,男人反过来成了社会的主力,女人开始主内打理家务带孩子。

虽然那本书名不见经传,又不知道哪里去了,可依照我的分析却觉得有些道理。由此可见,女人并不是一味相夫教子。况且,从大禹开国以来就流传下不少巾帼英雄的故事。姑娘不必因为是女儿身就妄自菲薄,只要有才华,有魄力,肯定能做出一番惊天地的大事业来。”

韦汝听闻这话不由得点头,“世子果然有博览群书,可惜,那本奇书找不到了,不然我一定要舍脸借来一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知道汪姑娘见识广博,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想必要比书本上面写的生动真实。”褚沥面对韦汝没有半点轻视调笑的意思,“我知道姑娘足迹遍布大禹的山山水水,不知姑娘可去过凤仙族聚居的地方?听闻凤仙族还沿袭着母系氏族的形式,孩子只认舅舅不认识父亲。”

“凤仙族生活的地方极其隐秘,而且在崇山峻岭之间不易到达。有一次我偶然救下一位姑娘,刚好是凤仙族族长的女儿。她诚恳的邀请我去族里做客,我推辞不掉便去住了半个月。凤仙族倒是像世子说得那般,依旧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活状态。其实谁主内谁主外不重要,我在凤仙族感受最深的就是‘自由’。她们崇尚自由,跟着自己的心走,从不被任何世俗所束缚。也正因为她们与众不同才与世俗格格不入,无奈才居于偏隅,更不与世俗众人交流。不过因为她们不与外族交往,只能在同族内通婚,以至于她们族越往下辈出现的傻子越多。照这样发展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凤仙族就会从这个世上消失了。”

“哦?你也相信近亲成婚对孩子有不良影响的‘无稽之谈’?”褚沥听见这话眼睛一亮,显然是来了兴致。

原来这褚沥最喜欢读书,还特别喜欢看一些被夫子认为是“不正经”的杂书。大禹皇宫里有个大藏书阁,上下三层楼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他打小就喜欢泡在里面,这些年把里面的书几乎看遍了,就连打理藏书阁的太监、宫女都不如他熟悉每本书的位置。先祖皇帝是个有深谋远虑的圣君,他开疆扩土征伐异族,却对各族文化相当重视,从不杀读书人,更不会毁坏焚烧典籍,而是都搜罗到大禹皇宫里来。历经三代,皇宫藏书阁里面的书籍就多得数不胜数,而且种类繁多,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融。

褚沥在博览群书的时候少不得接触到这些稀奇古怪的风俗和文化,他心中充满了好奇,只

他心中充满了好奇,只是碍于身份无法远离都城,免不得有些遗憾。今日遇见韦汝,听见她竟然连凤仙族聚居的地方都去过,而且她的见解高明,心里不由得雀跃起来。

韦汝曾经答应过凤仙族的族长,不会泄露她们族人聚居的地方,只是谈论些文化和民俗还是可以的。褚沥也没想去打扰人家平静的生活,只是好奇罢了。

她们相谈甚欢,幼仪几个人也没闲着,她们凑成一桌打马吊。这玩意儿是从西洋传过来的,到都城不过一两年的光景,幼仪只听说过却没亲眼见到过。

看样子商雀是经常玩儿,而且颇有些瘾头。她麻利的双手在桌子上搓着牌,一眨眼的功夫就把牌整齐的码好。

“马吊很好打,以你的聪明劲一看就能会。等你学会了,三缺一的时候就不会难受了。”商雀让幼仪坐在自己身边,想要教她打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