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知恩图报郑老江(2/2)

“哎,当初也是遭了灾,家里实在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了,俺是家中老大,当时也十五岁了,想着别的没有,但是俺有一把子力气,就报名去朔方从军了。

三年下来,虽说也有所斩杀,但也就勉强混个温饱,更不要说养家糊口了,所以俺十八岁那年,就回来了。

也是那几年光景不错,也算是娶妻生子了,不过前几年的大旱,让俺当时觉得一点生路都没有了,地里颗粒不收,虽说官府免了皇粮国税,但是家里的人还是没吃的啊。

所以俺当时就要再去朔方,毕竟,家中少了一个人,压力多少要小得多。

可就在俺准备动身的时候,陛下命令崔大人,在蓝田变法,给俺们修水渠,发粮食,让蓝田十几万和俺一样的人,活了下来。

大家不用再去别的地方讨生活了,所以啊,大家都感念陛下的好。”

“陛下在蓝田的变法成功那是本朝变法的先例,按你说的,你家中应该不愁吃穿了?”

“当然,俺们一家分到的土地,足够养活一家老小了,农闲之时,还能去县城打打零工,挣些铜子,俺家的大小子,今年也进到蒙学,读书了。”

说到这的时候,郑老江一脸地骄傲,他老郑家也要出读书人了,这是多少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啊。

“那既然郑兄家中也算优渥,为何还要如此费尽周折从军呢?”

“做人不能忘本。想当初,俺全家都要饿死的时候,是陛下让俺们活了下来。

现在有人想要为难陛下,俺别的没有,就是这一身力气,就算是不要这条命,也要把那些心怀不轨地人,全都赶出去。”

郑老江的话,朴实,但却透着真诚。禁卫军几乎所有的将士,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这才会出现每次禁卫军征兵,都会火爆异常的原因。

“郑兄,陛下刚刚说你有十七个孩子要养,是怎么回事?”

“哎,都是袍泽的家眷,虽说陛下给了很高的抚恤,但是总有一些家庭,没有劳力,生存起来难免有些困难。

所以,俺们禁卫军就有一个传统,就是活着的人,要照顾阵亡将士的家眷。也没啥,就是休假的时候,多耕几亩地的事。”

“陛下开出那些抚恤足够那些阵亡将士家眷,怎么还要你们这些战友帮衬,难道是陛下的抚恤没有兑现,还是说被各级官吏侵吞了!”

这话就说的有些大胆了,这显然是在质疑李晔,质疑朝廷的各级官员,如果不是在书院,这么说,想必很难有什么好果子吃。

“不许你污蔑陛下!”郑老江怒视这问话的学子,“陛下给的抚恤自然是如数发放,每月县衙门口都有公布,谁敢侵吞。

都说了,好多人家都是一群妇孺,没有劳力生活才会困难,所以,俺们在战场上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就是活着的人,要照顾那些阵亡将士的家眷。”

“郑兄教训的是,是我唐突了。”

“没事,你不知道才会这么说,不过这话在这说说就算了,要是敢出去说,尤其是当着那些阵亡将士的家眷说,当心会被打。”郑老江严肃地说道。

不过,台下的学子,却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