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2/2)

好在林灯看起来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只是淡淡地解释:“哦,这是我娘家锦绣布庄做的改良袄裙,年后才会开始正式销售。”

“这样啊……”许是被林灯骂的多了,姚启安忽然觉得林灯就这么平平静静地跟他说话便已经很不错了,“你看起来真的和从前不大一样了。听说我走之后,你便找人教你读书?”

“嗯。”怕姚启安误会自己是为了他才开始读书的,林灯主动开口解释道:“你不要多想,我读书的事与你无关。其实还未出嫁之前我便想要读书了,只是家里人太传统,认为没有必要而已。现在我拿到了嫁妆,才有这个钱去请老师。”

姚启安听了,有些诧异地说:“你是在用自己的嫁妆钱读书?母亲没有替你出这个钱吗?”

林灯看他的样子倒不像是装的:“当然没有了。不仅如此,我在姚家的伙食费,都是我自己出的。”

姚启安听完之后更惊讶了。他本以为林灯就是那种传统的小女人,出嫁前依靠父兄生活,出嫁后什么都要靠着婆家,却没想到她竟然如此独立,比云青青这样有文化的女子还要独立!

“你……你不必如此的。我每个月都有给母亲寄钱,足够支付你的开销。”

林灯听了这话,倒是有些对姚启安刮目相看了。看来这位大文豪的人品,也没有她之前想象的那么不堪嘛。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你母亲是什么样的人,你也知道。我若是吃你们姚家喝你们姚家的,她定会天天折腾我让我伺候她老人家的起居。我要读书,还要看管家里的铺子,实在是没有这个精力。”

姚启安沉默了。

是他想得太简单了。

林灯说得没错,在朱氏看来,林灯没有伺候自己的儿子,那她在姚家就是一个吃白饭的。

想来她嫁过来的这几个月,定然不是十分好过……

姚启安在脑补林灯这段时间的悲惨生活时,林灯已经梳妆完毕,站了起来:“走吧。”

两人虽是夫妻,可林灯没有像姚启安和云青青那样,共乘一辆黄包车。

她让姚启安坐了姚家的包车,自己则让彤云在门口叫了一辆。

姚启安神色不自然地说:“没有必要这样生分吧。你我新婚却分别乘车,你家里人见了该怎样说。”

林灯轻轻冷笑一声:“你放心,他们不会感到奇怪的。你带了个女人回姚家的事,他们应该都已经知道了。”

姚启安皱眉道:“是你说的?”

林灯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嗤笑道:“你和云青青同坐一辆黄包车招摇过市,出来买早点的人肯定都看到了。姚先生是名人,杭县又这么小,你觉得还用我去多嘴吗?现在怕是整个杭县都知道,你我新婚不过几月,你便讨了个小老婆回来呢。”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掉落10个红包~

回娘家

第四十四章 回娘家

“青青不是小……”姚启安还想再解释, 却见林灯脸上露出了明显不耐烦的神情。

一大早上的, 姚启安不想再和林灯吵架,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没有再和她去争云青青究竟是不是他小老婆这件事。

林灯见他似乎在思考什么的样子, 微微挑眉道:“怎么样,是不是怕了, 不敢跟我一起回去了?”

姚启安才不会承认自己怕了:“去就去, 我有什么可怕的。你们林家到底是书香世家,总不至于打我一顿的吧。”

两人说着,正准备出发, 谁知这时云青青突然出现在姚家的大门, 叫了一声“启安”。

姚启安自是要停下来等她。

云青青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一脸担忧地看着他说:“启安, 你,你要和林小姐一起去林家了是吗?林家、林家人会不会因为我们的事而为难你?”

姚启安温声道:“你放心,林家人我还是了解的, 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云青青却还是很担心:“要不、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去和他们家人说清楚吧?如果林家人真的明事理, 他们一定能够理解我们之间的爱情……”

姚启安脸上露出不赞同的神情来:“这怕是不大合适。你先回去吧,我下午就回来。”

云青青还要再说话,后头传来林灯不耐烦的声音:“磨磨唧唧的, 还走不走了?”

姚启安听了,便给了车夫一个手势,拉起车子朝林家去了。

云青青只能不甘地站在原地, 看着姚启安和林灯的背影逐渐远去。

……

其实林灯倒还挺期待云青青能去林家闹上一场的,这样不久之后她和姚启安离婚的时候,家里人多多少少能更加理解她一些。

不过姚启安显然还不至于糊涂到那个份上,大过年的带着情人去岳父家拜年,那不找抽呢吗。

事实上就算姚启安没带着云青青一起去林家,林家人还是没给他什么好脸色。

尤其是林老爷子。

其实在姚启安小的时候,林老爷子是非常喜欢他的,不然也不会和姚老爷子定下两家的婚事。

只是林老爷子没想到,人走茶凉。姚老爷子走后,他的孙子竟然这样对待他的孙女。

一见姚启安,林老爷子便忍不住嘲讽地说:“瞧瞧这是谁来了,你们认识吗?我可是没见过呢!”

姚启安面色讪讪地说:“林家祖父,我是启安啊。我小的时候,您还指点过我的字,教我下过棋呢。”

“哟,原来是姚大作家啊,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林老爷子表面上对姚启安十分恭敬,可话里话外的嘲讽之意在场没有一个人听不出来的。

方氏心里头觉得公公这样逞口舌之快不大妥当,很有可能使得女婿和女儿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