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赵家跟进(2/2)

“他们等来年和咱们家一起种,到时候咱们家怎么做,他们就学着怎么做。”

赵家了备好瓜田,打算玉米成熟的第一时间收割,提前肥土,做好种瓜的准备。

各方面力求与林家保持同一步调。

“他们种甜瓜还是种西瓜?”

“咱们种哪样,他们种哪样,看样子他们打算完全照抄了。”

林泽一天一万多块钱,在向阳乡掀起滔天巨浪,自打流水席过后,议论话题最多的莫过于林家瓜田。

顺带着人们记起了之前的青鱼大卖。

不少人猜测林家卖的青鱼赚的不会比瓜田少。

青鱼大卖后,林家做的第一件事是扩大鱼塘,然后才是种瓜,这些事情在村里瞒不住,稍一打听就能知道。

赵家看上了林家的产业,打算全方位跟进。

林家怎么做,赵家也怎么做。

赵家是村中的种植大户,种植经验与养殖经验丰富,在完全照抄的前提下,村里人一致认为,明年赵家极可能压过林家。

不少人暗中观望,只等赵家跟进后赚了钱,他们后年也马上跟进。

种瓜和养青鱼不是一件小事,赚钱容易、赔钱也容易,赵家有心当跟进先锋,村里人决定跟在赵家后面观望一年。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就算向阳乡不跟进,其它村子的人看到林家赚钱,也会跟进一些产业。

不同的是赵家把事情摆到了明面上,惹人注目。

因为林泽一天一万多,赵家跟进两项产业,顺带着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话题,人们提起林泽大赚的同时,有时会顺带提起赵家跟进。

赵家颇为喜欢在村子中的地位上升。

林小妹扁着嘴唇,“咱们家落难时,赵家是几个没有伸手援手的人之一!”

她很看不上赵家,否则林泽问她愿不愿意和赵大宝处对象时,她不会说得那样难听。

林小妹口中的“落难”,二人心知肚明,指的是林父林母去世那年。

两个孩子靠村里帮忙、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村里绝大部人帮了林泽和林小妹。

得益于林父生前交友广泛,和村里大部人关系不错,乡亲看在林父的面子上,帮了林泽与林小妹。

虽是看在林父的面子上,林泽与林小妹接受众人援助是事实,是一份大人情,只能他们自己来还。

赵家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还幸灾乐祸,当着林泽与林小妹的面,说过一些很难听的话。

本来两人当年深受打击,还要承受赵家的挖苦与刁难,林小妹因此记了赵家很多年。

“我了解赵家,那是一群见了好处往死里追,见了不好躲得远远的,等他们弄成了鱼塘和瓜田,界时卖青鱼和瓜的价格肯定比咱们低,专门吃咱们家的市场份额。”

林小妹言之凿凿。

其实赵家真如林小妹所言。

林家甜瓜三块五一斤,宾县什么时候见过这种价格。

赵家打算弄成瓜田,卖三块钱一斤,或者两块五一斤,再不济一块五或两块也有的赚!

不求完全占领林家份额,咬下一半,一天赚五六千不失为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