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157节(1/2)

和平街卫家,卫永华站在院子门口,够着脑袋四处打量,见天黑了卫子英都没回来,急得都想去报警。这会儿看到了人,他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回去。

“去你二娘家了,怎么下午都不给我说一声。”一见闺女回来,卫永华就埋汰道。

卫子英从卫春玲的自行车后座跳下来:“傍晚才去的,去的时候,爸爸你没回来。”

卫永华:“志飞,春玲,你们吃饭了没?”

卫志飞:“叔,我们吃过了,我和春玲先回去了。”

卫永华点头:“成,回去吧。”

卫永华目送侄子侄女离开,回头又板着脸说了一下卫子英,然后进屋,将中午吃剩的饭菜热了一下,将就着填了一下肚子……

而今晚,明明说下午就能回来的苏若楠,却是到天黑都没回来。

翌日。

卫子英起床,给她爸说了一声,她今天一天都在潘家后,就出了门。

潘玉华家就在卫家斜对面,两家靠得很近,一进潘家,卫子英就跟潘玉华说:“玉华姐,我要开始干活了,时间可能有点长,我如果没出来,你别进屋,给我放碗饭到门口就成,我爸晚上要是来找我,你给他说一下,就说我今晚在这边睡。”

潘玉华看着一本正经交待别打扰她的卫子英,蹙眉问:“很难吗?”

卫子英:“倒也不是多难,就是不能打扰。”

潘玉华:“我知道了。”

卫子英嗯了一声,就跟那要战场的战士一样,抱着装了电磁针的盒子,就进了屋子,一进屋她就开始忙碌起来。

她把自己的小工具都给搬出来,先把收音机上的半导体导管取下来,然后将两个半导体的材料融合了一下,做成两个硅板。

这两硅板,就是做定位器的核心东西。

硅板一成,卫子英就沉下心,在其中一个半导体硅板上,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拧电磁针,刻蚀起了电路线条。

刻蚀电路线条,是一件极为复杂的工序,一个不小心,电路线条就会出错。

卫子英只有两个硅板,没有多的机会给她出错。

所以,这次她必须成功。

要是没成功,她就又得花半年时间准备材料了。

不过好在她前身是系统,刻蚀电路线条出错的机率不大,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爪爪不能抖,一抖就失败。

卫子英现在所做的,说白了一点,就是在做芯片,一个手动刻出来的芯片。

后世的小芯片,都是以光刻机直接把晶体管刻到芯片上,让芯片发挥作用的。而现在卫子英,则是手动,以电磁针把各种电子元件,镶刻到硅板上。这些电子元件,承担着定位器的运算和储存工能。

好在她要做的这半导体芯片,不要求大小,管用就成。

从上午刻蚀到下午,一天过去,卫子英一块硅片只镶刻了十分之一,这中间卫子英连饭都忘了吃,要不是口渴了,想出去找水喝,今儿,她怕是得饿上一天。

镶刻这东西,得需要绝对的专注,太耗费心神了,卫子英干了一天,她脑袋就有些糊了。

她觉得自己需要休息了。

卫子英搁下放大镜,把电磁探针装好,然后扭了扭有些泛僵的脖子,转身,迈着小腿,慢吞吞地出了房间。

打开门,盯着院子里的树,眨了几下眼睛,等眼睛适应过来后,她就伸手揉了揉眼睛。

做这定位器,简直是要统命。

太累了……

“英子,你出来了,做得怎么样?”

太阳已经落山,潘玉华这会儿正在院子里乘凉,见卫子英开门出来,她忙不迭从椅子上蹭起来,问。

“还早,没个十来天,怕是做不出来。”卫子英耷着小肩膀,有气无力的地来到潘玉华身边。

她高估自己了。

原本她以为三四天就能把定位器做好,但今天试了试手,三四天时间,她怕是连一半都做不了。

潘玉华挪了挪脚,把椅子让给卫子英,拿起蒲扇给卫子扇了扇风:“躺着休息会儿,不急,咱们有一个假期的时间,慢慢来。”

“玉华姐,有吃的吗,我饿……”卫子英小屁股一抬,坐到椅子上,小脸一仰,可怜巴巴地问潘玉华要吃的。

潘玉华把手上的扇子往旁边一放:“有,我给你留了饭,你等会儿,我现在去给你端。”

卫子英小脑袋猛点:“嗯嗯,谢谢玉华姐。”

潘玉华一笑,走去厨房,把给卫子英留的饭端到院子里,让卫子英吃。

卫子英也没和潘玉华客气,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玉华姐,我妈妈回来了吗?”

潘玉华:“没呢,我刚去你们那边,你爸说,她没回来。”

“奇怪,我妈不是说昨儿晚上就能回来的吗,怎么回村两天了,还没回来。”卫子英歪头,有些疑惑。

潘玉华:“快农忙了,许是在家帮你奶干活吧。”

卫子英眨眨眼,觉得她玉华姐说的有道理。

吃完饭,潘玉华把门锁好,在院子里和卫子英聊了一会天,就进屋看起了书,而卫子英则撑着小脸,盯着满天的星宿看了大半个小时,才提水洗澡上了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