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39节(2/2)

小和看起来二十多岁,身材有些微胖,整个人看起来憨憨的。

“嗯,大头你多大了,在这边工作还习惯不?”徐东客套道。

“我今年二十二岁,工作还好,虽然工资少了点,但是比我之前送外卖轻松多了。”大头如实回答道。

“好好干,以后你就跟着小汪吧。”徐东交代道。

反正门卫室也没什么事,不如就让小汪带带两人吧!

第五十三章 分户

6月1日,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徐东特地请了一天假,领着可可姐妹俩去燕京环球度假区玩了一整天。

中间还坐了霸天虎过山车,算是履行了之前许下的诺言。

6月5日,燕京地区最大的河流恒定河,因为旱情的持续加深,彻底断流了。

至此,首都境内的五大水系均告失守,燕京市正式成为了一座没有河流的城市。

6月10日,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旱情,整个燕京地区开始实行分地区、分时段供水方案。

以四合院所在的街区为例,每天只有两个供水时段,一个是早上六点到七点,一个是晚上七点到八点,大致相当于早饭和晚饭的时间。

6月13日,星期一,等待了半个月的时间,徐东终于拿到了新房子的房产证。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房产证上写的是徐爸和徐妈的名字。

徐妈也没在意,只是单纯地以为儿子孝顺,怕他们俩口子待在这边没安全感。

为了庆祝家里又多了一套房子,也为了儿子的孝心,徐妈满心欢喜地做了一大桌子饭菜。

用餐期间,徐东摆明了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接连几次想开口,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徐妈早就把儿子的表现看在眼里,她是那种眼里容不下沙子的性格,索性直接把话挑明了:

“儿砸,有事你就直说,别板着一张苦瓜脸,弄得全家人都没胃口吃饭。”

徐东脸色僵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继而小心翼翼地说道:“爸、妈,有件事…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什么事,赶紧说!”徐爸不耐烦道。

徐东斟酌了一下语言,缓缓说道:“爸,我想把你和我妈的户口,单独迁出去。”

自家的户口簿上,徐东才是户主,徐爸和徐妈属于父母投靠子女落户。

徐妈一听到这话,立马火冒三丈,扯着嗓子哭喊道:

“我命好苦啊…徐东…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说,我和你爸哪里对不起你了,你是不是嫌我们老俩口在这里碍事?

我说呢,你怎么把新房子过户到我们名下,原来是早有预谋。

好,不用你赶,新房子我也不要了,我和你爸明天就回庐阳……”

杨丽娜一边安抚着孩子们,一边朝徐东丢了个责怪的眼神,让他赶紧把话收回来。

徐东则是一头黑线,这哪到哪儿啊,怎么又扯到回庐阳了?

于是赶紧站起来解释道:

“妈,你想到哪里去了,咱们家离开谁也不能离开你啊!我的意思是咱们只是名义上分户,其实还是住在一起,和现在没什么区别。”

徐妈似乎意识到自己会错意了,但又放不下面子,一时间恼羞成怒道道:

“好好的,干嘛要分户,你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

徐东苦笑着解释道:

“我这两天看了不少新闻,国家好像要收房产税了,咱们家名下现在有两套房子,肯定是要被课以重税的,所以我才想了这么个法子。”

其实这根本不关房产税的事,徐东也不在乎这点钱。

真正原因在于,在不久的将来,大夏将会发动一场自上而下的房地产改革,简称房改。

房改的内容有很多,但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限制每户家庭只能拥有一套房产,多出来的房产将会被国家低价征收。

而且在房改之前,国家还会先行一步冻结所有国民的户口,以防止有人通过假离婚等手段,钻政策漏洞。

也正是因为如此,徐东才打算让父母单独成户,以避开未来的房改。

“老头子,咱们国家真的要收房产税了?”

徐妈平时并不怎么关心国家大事,因此只能向徐爸求证。

徐爸点点头:“东子说得没错,最近确实有很多这方面的传闻。”

这下轮到徐妈犹豫了,既然要收房产税,那分户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她心里那一关始终过不了。

老年人嘛,思想都偏保守,不想和儿女们分开,即便是名义上的分开也不行。

徐东决定加把火:“妈,不就是每年几十万块钱吗,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要是不愿意,那就算了。”

“什么,每年几十万,怎么会有这么多?”徐妈惊呼道。

“那当然了,国家征房产税,肯定是征贵的那套房子。咱们家四合院估价一个亿是没问题的,根据国际惯例,就算只征百分之零点五的税,一年也有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