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74节(2/2)

李科长此时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点头道:“好啊,草莓也是水果,效果应该不比西瓜差。”

“那我过几天就去问问,争取多弄一点回来。”

“麻烦你了,小徐。”李科长感激道。

“不麻烦,不麻烦……”

李科长想了想突然开口道:

“小徐,你帮了叔这么大的忙,我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刚好这边有一个机会,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第一百章 2022年总结

“啊,什么机会?”徐东好奇道。

“总公司下面有个石京山供电公司,最近他们那边的安全监察处刚好缺一个副科长,你有没有兴趣?”

徐东连忙摇头摆手道:“还是别了,我在咱们安保科待的挺好的,不想离开。”

“你啊?”李科长叹了口气,继续劝道:“你可别小看这个副科长,怎么说它也是领导干部,比你这个大队长含金量好多了。”

“我懂,可是石京山那边太远了,来回都要一两个小时,上下班太不方便了。

李叔,你也知道我这边的情况,家里孩子多,根本离不开人,我实在是不放心家里。”徐东叹息道。

“考虑好了?要不要回去和你媳妇商量一下?”

“不用了,就算我媳妇答应了,我也不会去的。李叔,这件事谢谢你了,但我真的不能去。”徐东真诚道。

自从重生回来后,徐东的愿望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照顾好一大家子。

让他为了工作牺牲家庭,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而且石京山那边太靠西了,以后都是艰苦地方,发展潜力有限,远不如待在城区舒适。

李科长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叹气道:“既然你不愿意,那我只能把这个机会让给老金了,他等这个副科长都等了快十年了。”

“金叔要能力有能力,要资历有资历,确实比我更适合。”徐东举双手赞同。

“你啊,要是有老金一半的上进心,没准四十岁之前就能坐到我这个位置。”李科长笑骂道。

徐东不以为意,升职对他而言,有则更好,没有也说不上遗憾。

……

时间过的太快了,忽然之间,2022年结束了,迎来了大夏历2023年。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过去的2022年,徐东会选择“磕磕碰碰”这四个字。

它应该算是一个褒义词。

相对于新的一年,2022年虽然发生了很多灾难,也出现了很多困难,但好歹大家都是平平安安的。

而且跟国外一比,国内绝对算得上是“风平浪静”。

在2022年,老徐家的众人也都有着各自的际遇。

变化最大的是徐爸。

徐爸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一辈子兢兢业业,从来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

但自从来到燕京后,原本就对做生意略有兴趣的他,在接手便利店后,虽然经营不算成功,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而接下来成立的昌明公司,则让他的事业一发不可收拾。

截止到上个月末,昌明公司总共拥有在职员工856人,兼职员工150人,全年实现总营收1.58亿元,创造了356.5万元的净利润。

无论从规模上看,还是从总营收上分析,昌明再生资源回收公司,都可以算是一家大公司了。

徐爸有理由自豪,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变化第二大的是徐东,这位居然一头砸进了国企这个大染缸,而且还混的如鱼得水,完全出人意料。

在过去的一年,徐东又给自家添了一处房产,房子虽然登记在爸妈名下,但以老俩口对自家的偏心,房子肯定跑不了。

这一年,徐东虽然在年初卖肉事件中遭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但他同样做了不少实事。

他建了菜园子。

他囤了两千多斤的海鲜干货,囤了一千斤的咸鱼和小鱼干,囤了好几百斤的干蘑菇。

其它好东西也囤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整个2022年,他们家的生活条件一点也没有降低,不说顿顿大鱼大肉,但也差不了多少。

这些都得益于徐东的提前准备,因此他同样有理由自豪。

接下来是徐妈,徐妈这一年也干了不少事,首先通过她的关系,老徐家和王秀娟一家建立了友谊,而且双方关系越来越深。

其次,她帮小儿子找到了一份工作,不至于看着对方一天天的颓废下去。

第三,她把家里人照顾的很好,起码徐东和徐爸从来没有为家务事操过心,不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也相差无几。

最后,也是她最自豪的事,她把三胞胎养的白白胖胖的,如今完全看不出他们是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