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670节(2/2)

既然打算低调办婚礼,就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了,毕竟就连一向偏心乐乐的老三,都不赞成大操大办。

可见当前形势确实不太适合。

“那也行。”

话虽如此,众人脸上难掩失望。

廉大妈赶紧岔开话题:“杨舸奶奶,你们家杨舸是今年毕业吧?准备去哪工作?”

“是今年毕业。”杨母笑着回答道,“至于工作嘛,我也帮不上忙,不过娜娜说了,工作包在她身上。”

“还是杨舸命好啊,有个有本事的姑父,哪里去不了?”

赵阿姨忍不住羡慕道。

徐妈跟着夸奖道:“杨舸这孩子自己也争气,学习成绩一直都是班级前几名,就算她姑父不插手,也能找到好工作的。”

“杨舸奶奶,韩城那边的雪灾听说跟国内一样严峻,你们家儿子和儿媳妇不过来吗?”

“他们工作忙,我也劝了让他们俩早点过来,可惜就是不听。”

杨母满脸忧心忡忡。

“你也别太担心了,今年气温普遍较低,不一定会发生洪水。”

廉大妈赶紧安抚道。

徐妈立马附和道:“老廉说得没错,如果形势不对,大不了让东子亲自去接一下他们,要我说啊,干脆搬来雪梨算了,工作可以再找。”

“搬过来就算了,等出太阳了,我还想回韩城养老呢!”

杨母连忙摆了摆手。

一方面,儿子好不容易才当上了总经理一职,如果换工作,一切又要从头再来,太吃亏了;

另一方面,她也舍不得韩城的大别墅,女儿女婿见不得自己受苦,已经把度假大别墅低价转让给了他们家,就这么舍弃太可惜了。

而徐东之所以如此大方,就是想用别墅吊住小舅子一家,省得他们也要搬过来一起添堵。

毕竟家里住着不少远房亲戚呢!

如果把小舅子夫妻俩拒之门外,不管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

再说了,就目前这种大环境,他们家十年之内都不会考虑回国的,更不用说去韩城了。

况且连燕京都在衰落,韩城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那边的别墅留着也是鸡肋,干脆拿来废物利用算了。

如此付出,效果当然很明显。

小舅子俩口子为了还债,一门心思扑在了面包厂上,甚至为了那点分红,这次乐乐结婚,两人都抽不出时间参加。

“别回去了,韩城那么冷。”

徐妈想留下对方。

不为别的,就为了有个能经常唠嗑的对象,其他人多少差了一辈,加上身份差距,根本聊不到一块。

只有亲家母最合适了。

廉大妈等人帮着劝道:“是啊,你们家女婿本事大,人又孝顺,孙子孙女也在身边,留下来享福不好吗?”

“我没说现在就回去,你们放心好了。”杨母笑着应付道。

女婿家虽好,但这里终究不是自己家,杨舸就算了,孙子以后还要回去接他爸的班呢,韩城才是他们家的根。

除此之外,女婿心里的疙瘩还没消除干净,两家远一点也好,起码保住了最基本的情分。

第七百七十六章 怕老婆

聊完了杨母的事,大家紧接着又聊起了年货,相比之下,这才是众人最热衷的话题。

“老张,你这个月去粮店了没有?”

“还没呢?怎么了?”

徐妈好奇道。

自从搬到雪梨后,家里盖了十亩玻璃房,又养了不少家禽和牲畜,生活所需完全能自给自足,通常都是几个月才去一次粮店。

廉大妈顿时抱怨道:“今年这个年就跟没有一样,粮卡上什么惊喜都没有,就比上个月多了七八斤红薯。”

“你就知足吧,之前口粮都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少,这个月好歹不用饿肚子了,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孙阿姨庆幸道。

“饿肚子?不至于吧?今年灾情并不严重,按理说不应该啊?”

徐妈疑惑道。

“老张,我们真没唬你,咱们这边是还好,但国内太严重了,上面压力估计很大,年后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黑市上还能买到粮食吗?”

“也不能说一点没有,完全看运气,运气好的话,还是能买到一斤半斤的,就是价格太贵了,一斤要七八百块钱呢,简直是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