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725节(2/2)

……

店老板前脚刚走,潘军便迫不及待地询问道:“老杨,你觉得老李这人怎么样?需要不需要重新换个厂长?”

“这个……”

杨烁有些犹豫。

按理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厂长在汽修厂经营多年,根基稳固,留下对方对自己非常不利,甚至不排除有被架空的风险。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方身份毕竟摆在那里,又是残疾人,单单因为忌惮就把人给开了,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最重要的是,老李这人看起来很正派,不像是那种偷奸耍滑之人。

“你不要有任何顾虑,即便要换人,老李也不缺去处,我会帮他找个好单位的。”

潘军连忙保证道。

杨烁摇摇头:“我现在还没想好,换人容易,到时候再想找个像老李这样的厂长就难了。毕竟我对厂里员工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谁更适合当厂长。”

“你放心好了,市区虽然也有几家小汽修厂,但都不成气候,你这相当于是独门生意,换厂长不影响你赚钱。”

“没你说得那么简单,领头人没找好,再好的生意也会出现亏损的,这种事情我见得多了。”

杨烁满脸无奈道。

他舅舅任职的那家国企服装厂,就是如此状况,明明是跟衣食住行相关的热门行业,但每年上交的利润屈指可数,就连年终奖都发得很少。

每到年底,员工们就开始骂娘。

他也曾经问过舅舅,得到的回答却很粗暴,纺织业是夕阳产业,根本竞争不过天竺人,甚至比不上欧罗巴人。

这就属于偷换概念了。

毕竟亚互境内十亿人口的大市场,随便努力一把,就足够他们活得很滋润了,可偏偏整个管理层都在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当然也不排除,这是“计划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全怪人家。

“想不想听听我的建议?”

潘军想了想开口道。

“你说。”杨烁立马点了点头。

“既然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那不如先让老李接着干,一年后如果经济效益下滑,你再换人也不迟……”

“老潘,其实我还有另外一个顾虑。”杨烁打断对方,“汽修厂之前属于国企,如今是私企,国企跟私企之间有很大不同,我怕老李一时适应不了。”

潘军双手一摊:“你也知道,我一直待在部队里,根本就没做过生意,这方面我是帮不了你了。”

“老潘,你对老李熟悉吗?”

杨烁突然询问道。

“打过几次交道,不是很熟悉。”

“在你的印象里,老李他爱钱吗?”

潘军笑了笑:“你这不是废话嘛,现在这个社会,还有不爱钱的人吗?要不是怕我爸失望,我都想脱了这身军装,跟我老丈人一起去做生意。”

“你现在好歹是上校,再升两级就是将军了,你真舍得?”

杨烁惊讶道。

“唉,我这个上校也就表面看着风光,如果不是有小叔的照顾,小狮子他们三兄弟想吃口肉都难。

我这个当爸爸的,其实很失败,既不能陪着孩子们一起成长,又无法给他们提供优握的生活,堪称一无是处。”

潘军深深叹了一口气。

无数个夜晚,他都在思考着,自己穿上这身军装,到底值不值得?

“咳,你这叫当局者迷,据我所知,小狮子他们三个对你崇拜得不行,天天在学校里炫耀有个军人爸爸。

再说你老丈人吧,大舅他也以你为傲,经常把你挂在嘴边。

我有几次陪他一起去参加商业交流会,大舅逢人就夸自己有个好女婿,好家伙,小舅都被你给比下去了。”

第八百三十六章 兰博基尼

一个小时后,晚饭结束。

杨烁一口将杯子里的啤酒喝干,这德意志啤酒确实还可以,比小舅家自酿的啤酒好喝多了,味道也更浓郁。

结完账,他紧接着又预付了一笔两万块的订金,北菲这边粮食供应还算充足,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实行配给制。

一般来说,只要肯花钱就能买到粮食,不过粮价却比国内要贵上很多。

以土豆为例,国内的官方价格在十几块钱左右,丹吉尔这边大概是国内的十多倍,不过总体而言,还是要比黑市便宜十几、二十块钱。

从蜀菜馆出来,距离十点钟还有三个小时,潘军提议去黑市逛逛。

杨烁也想趁机考察一下本地的二手车市场行情,以便接下来对汽修厂进行改革,于是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两人站在马路边正准备打车,结果一辆越野车从不远处缓慢驶了过来,看车标应该是德系的奔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