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2)

“没有长东西,你戴面罩做什么?”四爷伸手要去扯掉弘晟脸上的口罩,检查一下弘晟的脸到底怎么了,结果弘晟紧紧捂着脸上的面罩,不让他取下来。“弘晟乖,让阿玛看看你的脸。”

弘晟看着四爷眼中的担忧,在心里深深无奈地重叹一口气,“阿玛,我的脸上真的没事,就是我门牙掉了,所以才想着戴口罩把嘴巴挡住。”

“门牙掉了,让阿玛看看。”

弘晟没有办法,只好取下口罩,微微张开嘴,露出少了两颗门牙的一排上牙。

“昨天掉的,疼不疼?”

弘晟一边点头,一边委屈地向四爷诉苦:“疼死我了,还难受。”一开口说话就漏风,还丑。

看着儿子这副可怜巴巴的小模样,四爷的眼中不觉流露出慈爱的笑意,“牙齿掉的地方不能舔,知道吗?不然新长出来的牙齿不整齐。”

“阿玛,皇玛法已经跟我说过了。”弘晟伸手摸了摸缺少两颗门牙的地方,“阿玛,门牙掉了,不仅说话漏风,吃东西还难受。有时候吃东西的时候,碰到这里还会疼。”

“阿玛看看。”四爷一手捏着弘晟的嘴巴,一手摸了摸弘晟缺少两颗门牙的地方,“三个月应该能长出新牙来。在长出新牙之前,你先忍一忍。”缺少两颗门牙的儿子,还真是可爱。

弘晟重新戴上口罩,闷闷地说道:“好吧,我认命了。”

四爷轻轻地i扯了下弘晟脸上的口罩,好笑地问道:“你戴这一块面罩做什么?”

“阿玛,这是口罩,可是好东西。”弘晟哼哼地说道,“戴上口罩,我说话的时候,就不会让其他人看到我没有门牙的丑样子。”

“你不是说男人不要在意美丑么,怎么现在因为掉了门牙就戴上口罩?”

弘晟撇过头,鼓着脸说道:“因为会被人笑话。”

“谁敢笑话你啊。”

“要是十三叔知道了,肯定会笑话我的,还有十四叔。”弘晟扯了扯脸上的口罩,很有气势地说道,“在新牙长出来之前,我是绝对不会取下口罩的。”

“这么捂着不难受吗?”

“不难受,绣女做出来的口罩很软很舒服。”

“小孩子掉牙很正常,你不用太放在心上。”

“阿玛,你小时候掉牙就不在意吗?”

这话把问得四爷噎住了,四爷想到他小时候因为掉牙,一直紧闭着嘴巴不愿意说话的事情。其实,从那个时候起,四爷就变得沉默寡言。

弘晟瞧着四爷一副心虚躲闪的模样,轻哼了一声:“阿玛,你小时候还不是和我一样么。”

四爷无法反驳,无奈又宠溺地说道:“你想戴就戴吧,但是要是不舒服,就不要戴了。”四爷担心弘晟为了不被笑话,哪怕戴口罩戴的难受,也会逞强地一直戴口罩。

“阿玛,我不是傻子。”

“你掉下来的牙齿呢?”

“梁公公把我掉的两颗门牙装在了盒子里,然后又藏到了床底下。”说起来,为什么要把上面掉下来的牙齿藏在床底下?

“那就好。”小孩子换牙掉下来的牙齿,可是要藏好的。

很快,整个紫禁城里的人都知道四阿哥掉牙了。

弘晟去给德妃娘娘和太后娘娘她们请安的时候,没有任何意外地被要求取下口罩,让她们看看他没有门牙的样子,结果也没有任何意外地把她们逗笑了。

十三爷得知弘晟掉牙了,果然如弘晟所料的那样,把弘晟狠狠地笑话了一番,气的弘晟张嘴咬住十三爷的手,差点咬掉另外一颗牙齿。

十四爷笑话弘晟的时候,弘晟就没有对十三爷那么客气了,直接叫都破和雄忠,还有小北轮番追着十四爷跑,追的十四爷一边在紫禁城地狂奔,一边很没有形象地尖叫。

好在不是只有弘晟一个人掉牙,弘昌也掉牙了。看到弘昌也掉了门牙,弘晟心里平衡了。

就在弘晟为掉牙一事烦恼的时候,朝中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他明显地感觉到紫禁城里的气氛有些不一样,有一种风雨欲来的趋势。

去年,老爷子从江南回来后,像以往那样重视信任太子爷。这才半年的时间,太子爷又恢复了以往的荣耀,成为了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清储君。

太子爷恢复圣宠,这对直郡王一党的人和八爷一党的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半年来,直郡王一党的人和八爷一党的人暗地里一直在找太子爷一党的人的麻烦。

为了扳倒太子,这两党的人私下里做了不少事情,但是老爷子完全当做没有看到,这把直郡王和八爷两人气的不轻。

太子爷也不是吃素的。从复立以来,一直被直郡王一党的人和八爷一党的人针对找茬,他不可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这不,太子爷开始反击了。

这段时日,太子爷一党的人和直郡王一党的人对上了。这两党的人又像以往一样,在朝堂上针锋相对起来。不过,这两党现在的气氛要比以往更加剑拔弩张。

这两天,老爷子明显有打压直郡王一党的趋势,训斥了不少拥护直郡王的大臣,甚至还撤了一些大臣的职。这对直郡王一党的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

直郡王一党的人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在反抗的同时,还拉八爷下水了,结果导致局面变得更加混乱。

四爷看着混乱的局面,心里对太子爷、直郡王、八爷三人非常不满。好好的朝堂,被他们三党的人弄得乌烟瘴气。

就在四爷以为老爷子还会坐视不管的时候,老爷子没有放任太子爷他们三党的人继续搅乱朝堂。

太子爷被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并且贬了一些太子爷一党的官员。直郡王被老爷子狠狠地骂了一顿不说,还被老爷子派到直隶去做事了。八爷受罚比较严重,拥护他的官员被贬了不少,这些官员都是他这一派手握“重权”的人,准确来说都是些任要职的大臣。这相当于,老爷子把他的左膀右臂砍了。

这三党的人一些大臣被贬的被贬,被撤的被撤,空出不少要职的职位,老爷子安排了一些年轻官员接替,这些人中包括四爷的人。

在老爷子的整顿下,朝中的局势暂时平静了下来,但是这只是表面。

第86章

今年又是忙碌的一年, 从二月初起就开始选秀,同时又举行科举考试。今年的科举考试, 依旧是四爷负责主持。

三年前的科举考试, 四爷负责的很好,所以今年的科举考试仍然让他主持。三年前,康熙老爷子让四爷负责主持科举考试的时候, 可是被一群读书学子们质疑,认为他不适合负责主持科举考试, 觉得只有太子爷才最适合,还想着上书请愿让太子爷负责, 结果老爷子雷霆震怒,这群读书人才变得老实。

今年, 天下读书人得知又是四爷主持负责科举考试, 不仅没有半点质疑不满, 相反还十分赞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