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2)

封肃五年,沽厥举兵南侵大隋帝国,南北烽火四起,炭涂生灵。

战事猛烈,马不卸鞍,人不解甲。

两国交战五年,大隋国库逐渐乾涸,粮草短缺,军火匱乏,大隋兵节节败退,痛失东北齐郡、淮郡两大县城,皇城之内人人自危。

年关将至,洛阳城一片死寂,皇帝身居高位,眼见街道连盏像样的红灯笼都找不着,满街神情哀戚的孤儿寡妇,男儿泪簌簌落下。

元月,镇国公俞劭率两万俞家军镇守边疆,数次与沽厥大军交锋,眼见十万兵马压境,男儿卫国以身死守,但伊吾城终破,翌年,其独子俞煊继承父志,掛帅上阵,火速统合仅剩的两万俞家军及三千铁骑拚死血战,沙场上刀剑无眼,俞煊一马当先,身披刻着龙虎的银明光鎧,手持银月长戟,杀敌数千,嚎咆四起,血流成河。

捷报传回皇城,皇帝封俞煊二品武显将军,赐五万军权,率兵驻守东北。

兵无常势,俞煊趁胜追击,多次与敌军交战,终让沽厥兵退回北方铁勒城,未料城门上,沽厥第一的弓箭手已等候多时,他拉紧弓弦,目光如鹰般紧盯猎物,只待一击毙命的时机。

哨音响起,万箭齐发,叫人闪躲不及,直直穿透刻着神兽的鎧甲,俞煊只觉一片鲜红蒙蔽双眼,顶天立地的高大身躯向后撞上冰冷的铁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