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1/2)

更值得高兴的事,在这两个月里,小满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走路,虽然说话只能两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蹦,喊的还只是“哥哥,吃饭,爹爹,娘娘”之类的,但是这也算是很大的进步了,全家人都很高兴。

说会走路还是有点夸张,小满只是能够扶着椅子站好,慢慢的能挪动两步就不错了,不过这对英子他们来说也很惊喜了。

最终,英子还是没把小满送到托儿所,孩子还是太小了,放在别人那里英子总是不放心,现在自己平时也算有空,不如就自己带着,小满也能对自己更亲点。

小满现在也认人了,陌生的人根本就不让抱,除了家里的人和经常抱她的顾大姐,其他人根本就不让碰,并且一会儿见不到英子,就要到处找,找不到就哇哇大哭,让英子痛并快乐着!

两个月的时间,也让英子自家和附近的邻居熟悉了起来,英子还以为自己家的孩子已经够多了,没想到隔壁家比自己家还多,足足有八个孩子。其中有四个女儿四个儿子,英子知道以后,简直惊呆了,看到邻居的年龄也就30多岁,怎么就生了这么多!难道是一年一个吗?这也太恐怖了!简直不可想象,英子可佩服死她了!

这个有八个孩子的邻居是在英子家的东边,说是邻居,不过也隔着几十米远,夫妻两个一个姓陈一个姓李,两个人都在纺织厂上班,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都有六七十块,所以才能养得起这么多孩子,但是也因为孩子多,吃的也多,每个月的粮食都不够吃的,然后就需要买高价粮了,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英子的家西边是一个四合院,总共就六间房子,但是里面却住了三户人家,其中两家都是夫妻两个带着三四个孩子住着,还有一家是婆婆儿子儿媳妇还有孙子孙女三代人住在一块儿。

平均每家两间房,厨房是搭在四合院里的棚子,因为实在没有房间可以作为厨房了。英子真的不知道那么多人,是怎么住的下的,特别是一家祖孙三代的,最大的孙子都十六七岁了,英子十分好奇他们到底是怎么住的。不过这属于人家的隐私,英子再怎么好奇,也不会给人家难堪的。

认识了之后,就免不了要互相串串门,于是英子就把几个厢房的房间平时都锁上,只有厨房的门和堂屋不锁。

不过就这样的话,也让邻居们羡慕坏了,不说别的,就这么多宽敞的房间,和大的院子就够他们羡慕的了。

听他们说,英子才知道,原来他们住的那房子也都是租的,虽然也想租一个大点的房子,可是离工作的地远不说,房租还贵,这对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们来说认为很不划算,于是就继续挤在四合院里了。

串门的基本都是女人,女人一出门就免不了带孩子,英子虽然喜欢孩子,但是只喜欢听话懂礼貌的孩子,像这种到别人家里就问人家要吃的,虽然可怜他们瘦小的样子,不过心里总归是有点不舒服,对孩子的印象就差了。

事情是这样的,那三户人家里的其中一家女主人姓马,人们都叫他马大嫂,她带着他的小儿子来英子家里串门,但她小儿子一到英子家里就到处瞅,左翻翻右翻翻的,还去捣鼓那已经上了锁的房门,马大嫂虽然说了他几句,不过还是不动,如山的坐在椅子上,也没说要拦着孩子。

英子心里挺不高兴的,不过好歹也是客人,又是个孩子,英子也不好说什么。那孩子逛了一圈,似乎是没找着什么,就回来马大嫂的身边看着英子说“你家有好吃的吗?我要吃好吃的。”

孩子说完以后,英子不知道该怎么反应,第一次遇到这种到别人家第一天做客,不客气就要吃的的事情。

看到英子没反应,那孩子就扑通一下坐在地上,干嚎起来,“我要吃好吃的,我要吃的。”

英子很无语,可是瞅着马大嫂似乎没反应,就跟地上的不是他儿子一样坐在椅子上蔚然不动,英子也来气了,于是装作不好意思的说:“哎呀,不好意思啊!家里也没什么好招待你们的,实在是没吃的啊!马大嫂你别见怪。”

听到英子的话,马大嫂像是才反应过来,就把地上的孩子抓了起来,扑通扑通就打起了孩子,孩子被打,刚才是假哭这次就是真哭了,那声音大的哟,都像是能把人耳朵震聋了。

最后送走他们之后,英子长舒了一口气,并决定,以后再也不随便让马大嫂进家里面,熊孩子也不要,自己真的招架不住。

第五十章

除去糟心的事不谈,其他的事情还是挺顺心的,家里的几个男娃也有了玩的好的小伙伴,就是夫妻两个都在纺织厂上班的那家,孩子们和他们家年龄差不多的最小的两个男孩子玩的挺好,经常一块上学放学。

至于他家的女孩,最大的今年都16了,说是马上都要许人家了,最小的才三岁,和小满差不多,孩子多,年龄的差距就越大,不过就英子看,他家基本上都是大女儿带着弟弟妹妹们,家务活也全都是女儿们包了,夫妻两个回到家就等着吃饭就行了,让英子不由的感叹那个家究竟谁才是父母?

至于何春风,如今正式顶班了,在同事中间也混的挺开,说到这个,还要归功于英子那瓶老干妈。

当初何春风上夜班,英子不是给他准备了夜宵嘛,上班的时候他请带他的那个老师傅一起吃,老师傅扭不过他,肚子也实在是饿了,于是也就吃了起来。

老师傅学着何春风一样加了点老干妈在饼子上,谁知道一吃上就停不下来了,老干妈独特的美味让身处60年代的两个人吃的头都不抬,一人三张饼和那小罐老干妈都消灭完了,要知道英子准备的那一小罐,都够一家人吃个一两天的了,谁能想到一下子就被他们吃完了。

第二天何春风下班后,又让英子买了一些老干妈放在家里,专门由何春风蘸着馒头吃,一连吃了好几天,最后吃的中午上火了,嘴角起了个泡,气的英子把所有的老干妈都收了起来,才算是消停。

英子也没想到,何春风竟然会吃上瘾了,老干妈这个东西,偶尔吃吃,还行,可不能天天都吃,要不然非得上火不可,何春风就是后果。

没想到过了几天,何春风回到家里就让英子把老干妈拿出来,英子正要发火说:“你的嘴巴是不想要了是吧?嘴边的泡还没好,你还想吃!”

还没等英子骂出声来,何春风就把原因说了出来。

原来那天老师傅吃了饼子和老干妈之后,就念念不忘这个味道,回到家让他媳妇也做了辣椒酱,可都不是这个味。

越吃不着心里越想念的紧,吃啥都感觉没滋没味的,就是想念老干妈的味道。可是作为一个前辈在后辈面前显得贪吃的话有点掉面子,就一直忍着,到了今天,实在是忍不住了,就私下里找了何春风说是想买两罐那天吃的那种辣椒酱。

何春风还是挺感激这个老师傅的,老师傅带自己的那几天是真没藏私,手把手的教导自己,所以自己才这么快出师。现在成了同事,平时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老师傅也耐心的给自己解答,何春风也想要报答他。

所以何春风今天听到老师傅想要辣椒酱,就立刻答应了下来,回到家就和英子说了。

听了何春风的话,英子有点哭笑不得,没想到老干妈的魅力这么大,不愧是后世畅销海内外的老干妈啊,听说好多海外人士都迷上了老干妈这个味道,到了60年代仍然不缺喜欢它的人。

英子还能说啥?当然立刻就答应了,从空间里拿了两瓶老干妈出来,重新换了包装,第二天就让何春风给老师傅带了过去。

“钱就不要了,就当是谢师礼了。”英子对何春风这么说。

何春风一下子就抱住了英子,在英子脑门上狠狠亲了一大口,然后说:“我媳妇儿就是好!”

英子被亲的懵了一下,反应过来后,红着脸傲娇的说,“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何春风被逗得哈哈大笑,英子也忍不住笑了。

自从把老干妈带给了何春风的师傅,好了,这下子老干妈一下子在大青钢厂火了。因为吃饭的时候老师傅就把老干妈带在身边,拌在饭菜里,或者直接拿馒头沾着吃,旁边有同事看着老师傅吃的香,特别好奇,就求着老师傅尝一口。

虽然舍不得,可是老师傅也不是个小气的人,旁边的又是同事,就让每人尝了一口,这下子人人都迷上了老干妈,每个人都想蹭老师傅的吃。可是老师傅也特别喜欢,眼看着辣椒酱一点点变少,老师傅心都痛了,于是坚决不给了。

那群人每天只好光看不能吃这看着老师傅吃的香,一个个急得哟抓耳挠腮的。不知道怎么的,辣椒酱是何春风送给老师傅这话就传了出来,大家都知道辣椒酱适何春风家的,于是一个个的甭管认识不认识就都向何春风打听,他家有没有辣椒酱?有的话想买两瓶。

好的是这些家伙还知道付钱买,而不是直接要,要不然何春风根本就不会搭理他们。

何春风不知道的事,这些家伙倒是想要,可是每个人都瞧过那辣椒酱,里面的油多的是,还有肉丁,一看就是费了不少的功夫和材料才做成的,任这些家伙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白吃白拿啊。

何春风被缠的没有办法,只好回家告诉了英子,英子又再度无语了起来,不过无语归无语,到底拿不拿让英子犯难了起来。

毕竟老干妈这东西,在这个时代都属于贵重品,那么多的油还有肉丁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出来的,自己家吃的和送给老师傅的,都可以说是自己家费了好大的力气做的,可要是给何春风每个同事一瓶,那就不是家里面做的,而是工厂产的了,那也是太打眼了。

最后英子决定让何春风说家里没有了,几年就攒了那一点,如今还剩下一小罐,让何春风带去厂里让大家尝尝,想买的话家里是实在没有了。

最后何春风就把那一小罐老干妈带了过去,大家知道他家没有之后,也都遗憾的不再提了。不过,借此机会何春风和很多人都变得熟悉了起来,平时没有说过话的人也都能聊了起来,这是英子和何春风没想到的。

英子把这件事笑称为,“老干妈外交”,把何春风弄得哭笑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