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1/2)

按理来说这封信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在这个房间的桌子上,就凭这周围三步一个哨,五步一个岗防卫能力,恐怕有任何的敌特分子都插翅难飞。更不可能是首长返回来亲自放的,昨天自己亲眼看着首长坐着车离开,自己又在门口值了一个夜的夜班,首长回来了自己不可能不知道!那这封信到底是怎么来的?难道是凭空出现的吗?

穿着军装的年轻人仔细的看了看信封,信封不同于这个时候那种普通的信封,纸质更加的优良,透着阳光看不到里面的任何内容,又用手摸了一下,纸张的厚度大概有一二十张的样子,除了纸没有携带任何东西。

信封的表面也没有贴任何的邮票,只有像是被印刷出来的工整的七个字:“亲爱的主席,您好!”

这下子,傻子也知道这封信是写给主席的了,虽然不知道信的来源,可是有规定,这个房间任何东西自己都没有查看的权利,不知道包不包括这个神秘的信,穿着军装的年轻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拆开信,只是拿着信,轻轻地关上了门,到了外面用电话通知了主席的警卫员。

拿着信的穿着军装的年轻人,站在打电话的房间一动不动,在房间里还有另外两个人,左边的是一个同样是是穿着军装的男人,年纪大概30多岁,身材板直,让人一看就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此时正一眼不错的盯着拿着信的年轻人。

右边的是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它的手里拿着一支钢笔,他看似低头把玩着钢笔,可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整个房间每个人每个动作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房间里静悄悄的,谁都没有动过一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拿着信的年轻人依旧站着军姿,连大声的喘气都不敢,额头上也冒出了汗,汗水顺着额头慢慢的穿过睫毛流进眼睛里,可是年轻人还是没有动弹一下,连多眨一次眼睛都没有。

可是心中却不那么平静,就在刚才自己打过电话之后,又一个电话随即打了过来,“江海同志,请呆在原地不要动,这是命令!”自己刚答了:“是!服从命令!”随即就进来了这两个人。

自己认识他们,一个是首长身边专门保护首长安全的保镖余沧海同志,另一个是曾经新中国成立之前,担任上海地下情报工作的总指挥的周少秋同志。

提起这两个人,或许普通人不认识,可是作为国家系统内部的人来说,可是如雷贯耳,自己也没少听说他们的事迹,心里还是崇拜景仰他们。

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竟然能够被他们两个郑重的对待,此时此刻,江海终于意识到自己真的是摊上事了!而且事情还不小,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自己面前的这封信里,这个时候自己真的有股冲动想把信拆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是哪路牛鬼蛇神搞出来的。

可是江海知道不行,不说自己面前的这两位不允许,就凭自己印在脑子里的保密条令也不允许自己擅自拆开这封信。江海有理由相信,如果自己现在单自动这封信,那么下一秒自己就可能被一枪射死,这是直觉也是规矩,没有人可以破坏。

江海在屋子里感觉每一秒都度日如年,心脏都紧张的快要爆掉,不知道,过了多久,门从外面打开了。在门打开的一瞬间,江海清楚地看见,周少秋同志和余沧海同志一瞬间身体都成攻击的状态,当看见开门的是主席的警卫员时,两个人也没有丝毫的放松,依旧看着警卫员。

警卫员小林打开了门,看了看房间里的三个人,没有多说什么,“江海同志,主席要见你,跟我来。”

江海立了个军礼,答到:“是!”接着就跟着警卫员小林的身后走了出去,身后的周少秋和余沧海则跟在江海的身后一起走着,成为一个包围的形式,江海正好在正中间。

没过多久一行人就到了一个新的房间门口,江海知道,这是主席另外一个办公室,平常主席是不经常来的,通常都是在发现信的的那个书房办公,至于今天为什么来到这个办公室,不用想也知道,发生了这种事情,原来的书房肯定要进行一番彻底的检查,估计那个地方周围已经戒严了。

警卫员在门前站定,然后敲了敲门,直到门里传来熟悉的一声,“进来!”才轻轻地推开了门,给江海使了个眼色,让江海进去。

江海整理了一下不曾凌乱的军装,深吸了一口气,迈着标准的军人步伐进了门,转身的时候,门正在关上,江海看到门外的三个人并没有走,而是继续守在门外。

江海进去之后才发现屋里面并不是只有主席一个人,还有两位警卫员在,他们分别站在主席后方的两边,目不斜视这看着前方,可偏偏的让人感觉到压力,似乎他们都在盯着你看。

主席是似乎看出了江海的紧张,笑着说:“不用紧张,紧张干什么?我又不会吃人,来,来,坐那儿,我就是了解了解情况。”

江海紧张的坐在了附近的一把椅子上,上身坐得笔直一动不动的听主席说话。听到主席询问详细情况,立马就从自己发现信封到现在的所有事情都说了一遍,主席听过之后,用手点着点桌子想了一会儿,才抬起头说:“哦,那这么说来,这封信是凭空出现桌子上的,这可是有意思了!”

说着拿起那封信,研究了一下信封,最后看着信封上的七个字,沉默了一下,才对江海说:“这件事情,我了解了,刚才啊,委屈你了,我知道你是个好同志,工作兢兢业业,党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同志的,回去好好休息!吃个饭再睡一觉就好了。”

听完这些话,江海莫名的有点想哭,这些话自己不是没有听过,可都没有此时来的感动,这时候自己才知道自己工作以来的努力,别人都是知道的,即使自己的工作跟很多人比起来微不足道,可是自己是无比的热爱它,因为自己的心中始终存在一个信念,那就是对党忠诚!

一直忠于它,为它默默奉献自己的生命和一腔热枕,无怨无悔!虽然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此时无悔就好。

“是!”江海含着泪敬了个礼,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拉开门,再默默的关门,面对着门的方向又坚定的敬了一个军礼,才随着周少秋和两位警卫人员离开。

江海知道马上迎接自己的并不是回去吃个饭,再睡个觉,而是一系列的审查和问话,但是此时,自己并不惧怕什么,而是相信自己的党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同志。

离去的江海并不知道,此时中南海的另一个领导人那里,正发生着和这里同样的一件事,更不知道这封信给所有人带来多大的震撼,将在以后的中国掀起多么大的巨浪!这场巨浪席卷了整个国家,而每个人都将在漩涡中浮沉,一旦挣脱,就将是整个中国再次崛起的开始。

后世的专家们曾无数次研究过这段历史,每一位都将1967年八月18日这一天称为复兴日,而把这天为时间的节点,将中国划分为两个时期。

在这一天里,整个中南海都拉起了特级警备,不断有车子从不同的地方向中南海赶去,会议也是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深夜,当所有的人都疲惫不堪时才暂时休息,然后又继续讨论。当然,开会的人员是避开了信中特意点到的人的名字,这也在许多没有参加会议或者没有资格参加会议的人心中提了一个醒,不管他们琢磨出了什么,事实的内容让他们想破脑袋恐怕都想不出来的。

不管上边是多么的震惊和波涛汹涌,远在镇子上的英子一家却难得的人都在家休息,天气太热,全家都不想出去乱溜达,于是就都呆在家里。

英子给准备了消暑的绿豆汤,再放点白糖,提了桶井水,把绿豆汤放在井水中冰着,热的时候或者口渴的时候,喝一碗冰冰凉凉这甜绿豆汤,不亚于夏天吃冰棍,爽到心坎里去了。

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喝,一会儿不是你渴了就是我渴了,还好英子煮的汤比较多,要不然的话,照孩子们这么喝下去,一会儿就该见底了。

除了绿豆汤,英子还做了糖画,这是前世的时候英子看到电视上漂亮的糖画,特别感兴趣,于是特意从网上找了视频来学,会做糖画是英子为数不多的特长之一,学会了之后英子还是挺为自己骄傲的。

英子做的糖画特别简单,用料也特别简单,把锅热了,加入红糖和蜂蜜,把糖熬的和蜂蜜一样,呈浆状,然后找一个光滑的板子,用勺子把熬好的糖浆慢慢的倾倒出一丝一丝来,然后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最后用木签一粘就成了。

太复杂的图案英子不会做,就先做了一个简单的,英子三下两下就画好了一个蝴蝶样子的糖画,用干净的木头签子黏住,就拿了起来。

孩子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糖画,听说是可以吃的糖,就兴致勃勃地看着英子做,如今看到漂亮的蝴蝶形状的糖,一个个惊叹的张大了嘴巴。

铁蛋最皮,反应过来后就嚷着,“娘,给我,我要这个漂亮蝴蝶!”

大娃和狗蛋还有木蛋二娃虽然没有说话,可也眼巴巴的看着英子手中的糖画,也想要。

于是英子拿着糖画,看着铁蛋说:“娘有没有说过,作为哥哥的有了好吃的,要先干什么?”

铁蛋眨了眨眼,看着英子,小声的说:“要先给弟弟妹妹,作为哥哥,要保护弟弟妹妹。”

英子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这个糖先给谁呢?”

铁蛋这次的声音更小了,双手对着手指小声的说:“先给小满!”

英子点了点头,看向大娃他们,狗蛋先说了:“娘,先给小满吧!她最小,等会儿再给我们。”旁边的大娃和木蛋也都点头。

英子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娘知道你们乖,不过小满在睡觉,不能吃糖,就先给你们当中最小的二娃吧!”说完英子就把蝴蝶糖给了二娃。

小家伙拿到糖开心极了,笑得牙不见眼的,小心翼翼的拿着,铁蛋他们都羡慕的看着二娃,催着英子赶紧做。

最后英子给他们每个人都做了一个,有蝴蝶形状的,有树叶形状的,还有花朵形状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形状,太过复杂的英子还没来得及学会就已经到这里来了。

不过每位拿到的小朋友都很满足了,在他们认为的一辈子中,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糖,一个个小心翼翼的拿在手里,舍不得吃。还是最后英子说,天气太热了,再不吃的话就化掉了,孩子们才不舍的吃了起来。

英子让大娃和狗蛋端了两碗绿豆汤给李大嫂家送去,上次李大嫂给自家送了一碗酱豆,味道很好,英子给做了炸酱面吃,孩子们和何春风都特别喜欢吃,作为礼尚往来,自家有东西也该送过去,邻居就是这么处出来的。

英子又让大娃和二娃给他们二伯家端了一点送过去,毕竟是两个孩子亲人,平时大娃不说,可心里总是惦记着的,所以英子就让大娃去送一点绿豆汤过去,也让他们二伯看看他们,知道他们俩过的很好,也放点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