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1/2)

好在时间也有个限度,手术室的门终于在木蛋进去两个半小时之后打开了,此时,木蛋被护士用推床推了出来。

手术室的门一开,英子和何春风就站起身奔了过去,看见推床上还在昏迷的木蛋,英子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顾不得擦眼泪,英子看了一眼木蛋后,就抓着旁边跟着出来的刘教授的袖子问:“刘教授,手术怎么样?木蛋没事吧!”

刘教授看着英子和一旁的何春风紧张的样子,抬手摘下了口罩,笑着看着英子他们说:“恭喜!孩子手术很成功,因为用了麻醉,所以孩子现在还没有醒,等康复过后,孩子应该就可以发声了。”

听到刘教授说木蛋手术很成功,英子简直是喜极而泣,和何春风一起不住的对刘教授说谢谢!

刘教授大大小小的手术做了无数台,很清楚家长的感受,面对英子和何春风的感谢,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脸上笑着说:“没什么,这是我们医生应该做的,现在赶快把孩子送回病房吧。手术结束后的前几个小时,你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情况,如果发现不对劲一定要及时通知医生和护士。”

英子和何春风当然是连连的点头,就跟着护士一起把木蛋推回了病房。

进了病房,何春风小心的把木蛋从推床上抱起来放到了病床上,护士又交代了一遍术后的注意事项,就离开了,房间里顿时只留下英子他们在了。

英子看木蛋的嘴唇有点干,就出去问护士要了点棉签,在杯子里占了点水给木蛋湿湿嘴唇。何春风则用盆打点热水,把毛巾润湿,给木蛋擦了擦脸和手。此时夫妻两个一心一意都是怎么照顾木蛋,根本就注意不到其他,连何岩什么时候走了都不知道,后来还是石头提醒该吃午饭,英子夫妻俩才歇一会儿。

两三个小时之后,麻药的效果就消退了,木蛋也醒了过来,一醒来木蛋就皱眉了,疼的眼泪在眼眶里乱转,可怜兮兮的望着英子,意思是他疼。

英子也知道,一旦麻醉的效果过去,有伤口的存在,木蛋肯定会痛的。可是这也没办法,谁都不能替他承受,只能木蛋自己熬过去,英子只好想办法转移木蛋的注意力,给他讲故事或者是讲笑话读报纸,让他不至于这么无聊。

三天过后,木蛋的脖子上因为用了支架,把脖子牢牢的固定住,防止牵拉伤口,所以可以下床活动一下。不过总归是可以下床了,要不然再继续躺在下去,木蛋都该憋坏了。

刘教授每天都会来木蛋病房几遍,看一下木蛋的伤口愈合的怎么样,结果是很喜人,刘教授说,木蛋原本身体就养的很好,年纪又小,所以伤口愈合的很好,比普通人愈合的还快一点。

英子和何春风听了之后都很高兴,因为是脖子动手术,所以木蛋一直都不能吃饭,完全靠血管内营养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能量,可是这种方法毕竟比不上食物带来的营养,所以木蛋还是肉眼可见的瘦了下去,看着英子很心疼,自己好不容易才把木蛋养的健健康康,脸颊上也有婴儿肥的肉,没想到一场手术下去又回了原点。

英子下定决心,等到木蛋能够吃饭了,一定要好好的给孩子补补,把因为手术损伤的元气补回来。

又在医院做一段时间,等到刘教授宣布木蛋可以出院的时候,已经8月24号了。算算看,包括在火车上的时间,英子他们已经出来将近20天了,大湾村没有电话,英子他们也没办法和老家联系。写信的话,从京都到大湾村差不多要一个月的时间,没准等到英子他们回到大湾村,信都不一定到呢!所以英子索性也没有写,一直没有消息,家里面的人肯定都着急了。

还有几个孩子,出来这么久,英子和何春风都很想他们,这还是孩子们第一次和父母分开,也不知道他们在大湾村过得怎么样?

这么想着,英子他们就赶紧着手准备回去的事宜了。

出院之前,英子和何春风带着木蛋买了点东西,郑重的向刘教授道了声谢。买的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但是也都是英子在百货商店精挑细选的。本来英子想从星际淘宝里买一些好酒好茶送给刘教授的,可是不光是石头在身边走哪都跟着,何岩也时不时的冒个头,实在是不方便,于是只好在外面买了。

等出了院,英子他们又住回了招待所,花了两天的时间把京都的著名景点逛了个遍,又买了一些京都的特产以及一些在镇子上买不了的东西,一家人就提着大包小包,手里拿着何岩他们订好的火车票,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八月即使到了月末,天气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更别提还是坐在空气不流通人还多的火车上,等英子他们终于下了火车,身上早就馊了。

没奈何,英子他们都不想这么蓬头垢面的回到镇上,到时候让周围邻居看见,那就尴尬了。于是就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招待所,开了两个房间,洗了个澡换身衣服,在捣饬捣饬坐着汽车回了镇子上。

家里这么久没住人,家具床上都落了一层灰,不擦洗的话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于是,刚回来的英子他们又开始忙着打扫卫生。

石头也跟着英子他们回来了,以后就是在家里,对外就说是娘家的亲戚难道镇上找工作,暂时住在英子这里。

有了石头的帮忙,打扫就很快了,索性不用把所有的房间都打扫一遍,只要把厨房和几个卧室打扫好就行,所以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房间里里外外的擦洗干净了。

干完活了几个人,都瘫在了椅子上,动都不想动一下,更别提做饭了。

回来的时候是下午,这么一折腾,太阳也落山了,又休息了一会儿,何春风就拿着钱和票提着装着饭盒的篮子去国营饭店买一些饭菜回来吃。

也算是赶巧了,今天饭店供应的菜还不错,天气这么热,吃别的也没有胃口,何春风就点了一些味道重的菜,又买了一些馒头,就齐了。

菜色有酸辣土豆丝,拍黄瓜,番茄炒鸡蛋以及水煮鱼,都是酸辣的菜色,特别下饭。最后,英子他们就着馒头,把所有的菜都一扫而空,连水煮鱼的汤都让石头蘸着馒头吃掉了。

木蛋也想吃,不过英子,顾及到他的伤,没敢让他吃刺激的食物,只让他吃一点番茄鸡蛋以及拍黄瓜,弄的木蛋委屈巴巴的看着英子,看了英子都不忍心了。不过看到他脖子上还缠着纱布,立马就坚定了下来,坚决不让他吃,否则一旦刺激到他的喉部,难受的还是他。

第八十八章

吃完了饭,何春风又烧了一大锅水,用来洗澡。全家人包括石头每个人都泡了个澡,感觉这几天几夜在火车上的疲累,都一扫而空。

特别是洗完澡后,躺在家中的炕上,身心都放松下来,整个人都变得昏昏欲睡了,于是这天,英子家里的人睡得都特别早,除了木蛋,其他人的呼噜都打得震天响。

第二天,英子他们并没有立刻去上工,而是回了大湾村。

如今几个孩子差不多都在老家呆了一个多月了,自己和何春风带着木蛋去首都也一去20几天,这期间也没法通信或打电话,几个孩子和,爹娘大哥大嫂他们肯定着急了。

再说了,如今都已经八月二十几号了,再过几天孩子们也该开学了,当初本来就是担心孩子有危险,才把孩子们送去大湾村的,如今不仅危险解除了,而且连木蛋的病都快治好了,肯定要尽快把孩子们接回来。

回去的时候,还是借的邻居家的牛车。当初英子她们走的时候,只是对外说去外面的大城市,给孩子治病,并没有说去首都。就这样对于一辈子都没有出过镇子的人来说,英子他们出去一趟,可真是了不得了。英子他们去借牛车的时候,得知英子他们回来,都热情的,围住了他们,七嘴八舌的问外面的大城市是啥样?是不是人人都能吃大米馒头,穿的都特别时髦?

开始的时候,英子他们还能应付两句,可谁知道,不知道是谁传出去英子他们回来了,周围的邻居大婶们,一个个都跑了过来,也加入了询问英子,他们的行列。

最后何春风被逼的没有法子,只好把手中准备借车给的一两红糖,随便塞到了有牛车家的一个小娃娃怀里,之后就牵着牛车就跑。英子见状,也赶紧推开周围的婶子大娘们跟了上去,边跑边说:“我们先回老家接孩子去,等以后有空再和你们聊啊!”

等终于跑了出去,回头看了看没有追过来的人,英子和何春风才拍着胸长出了一口气,接着相视一笑。

先把牛车赶到了家里,把准备给爹娘和大哥大嫂的礼物放到了车上,最后英子石头和木蛋坐上了车,由何春风在前面赶车,一家人就往大湾村赶去。

等赶着牛车还没到村口,英子他们就听见从村口传来狗蛋他们的声音。起先的时候,英子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孩子们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从京都回来的,也不知道自己今天回来接他们,怎么会在村口等着。可是听着那越来越近的声音,英子往村口望着,看到几个高矮不一的身影逐渐的往牛车这边奔来,英子才终于意识到真的是自己的孩子们。

当然不仅英子意识到,何春风也认出来了,当即驾着牛车加快了速度往村口驶去。当终于在离村口几百米处会合了,等何春风停下车,英子和木蛋就连忙下了牛车,和狗蛋他们抱在了一起。

英子边抱着孩子们,边打量着,一个多月不见几个孩子都明显的黑了,也壮了,就连本来就比较白的二娃也晒得跟黑炭似的,估计这一个多月来没少和狗蛋他们疯。

狗蛋他们见到英子,立刻就高兴的哇哇大叫,说:“爹娘,你们终于回来了,你们再不回来,我们都以为你们不要我们了。”说这话的是铁蛋,这小子鬼精鬼精的,嘴里说着这话,可是脸上一点担心的表情都没有,开心的抱着木蛋在原地蹦哒。

狗蛋和大娃也都很高兴爹娘的回来,不过也没忘记爹娘这次出去是为了什么?看到木蛋脖子上的纱布,大娃担心的问英子:“娘,木蛋病瞧得怎么样了?现在能说话了吗?”说这话的时候大娃还是特地小声的在英子的耳边说的,可能是怕万一没有治好,木蛋听到了会伤心。

英子在这一瞬间感觉到孩子是真的长大了,懂得替别人考虑,这就是最好的品格之一,英子很欣慰的看着大娃,故意提高嗓音让其他的几个孩子都听见,说:“木蛋之所以不会说话,是因为在脖子里长了一个东西,现在已经把那东西切掉了,等到伤口愈合好,过一段时间木蛋就能够开口说话了!”

听到英子的话,几个孩子都高兴极了,每个人都抱了木蛋,围着木蛋跑跑跳跳。边跳还边争着说,铁蛋:“木蛋,等你会说话了,我叫你唱歌!”

狗蛋:“木蛋,等你会说话了,我叫你读课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