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2)

第九十六章

英子所说的办法,是需要两家的大哥,二哥们在镇上,站稳了脚跟,什么都熟悉了,才能够实行的。可不能什么都不熟悉,两眼一抹黑的瞎干,所以这件事只能暂缓下来,英子和何春风打算等过了年再想办法。

时间溜溜的过去,转瞬间孩子们都已经放了寒假。因为天气实在太冷,所以孩子们都不爱出去,自从放假后就一直窝在屋里,写一写家庭作业或者看一些英子给他们买的一些书。

英子和何春风以及石头可没有寒假过,每天还是要工作的。要按照英子的想法,如果是自己放寒假,可能也恨不得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上厕所,都窝在炕床上暖和,根本就不想出去感受这个时代北方冬天的寒冷。

可是何春风,实在看不惯几个孩子,整天吃着睡睡着吃懒散的样子。按他的说法,他像孩子们这么大的时候,家里面根本就呆不住,即使外面下着大雪,村里都被厚厚的雪覆盖住,村里的河也结了厚厚的冰,即使成人在上面使劲跺脚,也不担心冰会碎掉。

天气冷到那个程度,他自己还是跟着村里的伙伴们到处跑,比如说到大雪封山的林子里,捡一些被冻僵了的野鸡野兔啥的,或者拿着弹弓打一些没来得及迁徙到南方的小鸟,蚊子再小也是一口肉,对于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肉的娃子们来说,打到一个小山雀,也足够炫耀很久了。

何春风说,就是因为有了小时候的那些锻炼,所以他的身体才这么结实,个子才长这么高,一年到头也没生过几次病。所以现在看到孩子们,在天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就整天窝在家里,心里就看不惯了,这哪里是男孩子应该做的事?

英子没在寒冷的北方待过,来到这个时代也只是呆了短短的三年,可是在记忆中,村子里的孩子也都是按照何春风说的那样过的,身子也特别壮实,真的很少生病。

英子有点犹豫,按照她自己的过法,是真的不想在这个冷天出去,可是在这个时代养孩子是真的不能和后世相比,环境不一样方法肯定也不一样。所以英子也就任由何春风把吃过饭或者写完作业的孩子们从家里撵出去,让他们在外面和小伙伴们玩,不要整天窝在家里。

起初孩子们还有点不情愿,外面天实在很冷,出去没多大一会儿,脸上就被吹得很红,除非一直不停的动,否则根本就抵御不了外面的寒冷。再说了,镇子上是真的没有在村里面好玩,村里面有山有河还有一块块土地,孩子们随便到一处地方,就有数不清的游戏在等着他们。

可是到了镇上,走来走去就这么大的地,远的地方孩子们不熟悉,还不敢走太远,所以孩子们是真的不爱出去。

可是几次之后,英子就发现原本不爱出去的孩子们变得积极了起来,每天吃完饭,就撂下筷子结伴跑了出去,看那样子就知道,外面一定有有趣的东西吸引他们,要不然孩子们不可能这么积极。

不过还好,每天英子都会检查他们的寒假作业,看他们每天的作业都完成的好好的,抽查他们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孩子们也回答的很好。虽然天天出去,可是每天回家后身上虽说不是多么干净,可也没有像泥地里打滚那样弄得脏兮兮的,英子也就没管他们。

照着何春风的说法,只要他们把学业完成的好好的,在外面不打架,不学坏,就随便他们折腾,再折腾也不会捅破了天去,男孩子就不该天天窝在家里,呆在家里的肯定出息不了。

而英子看孩子们天天玩的都比较开心,也没有生病感冒什么的,身体比一天一天的壮实,也就放下了心来。

等到腊月26号,英子和何春风工作的店里和厂里给他们都放了年假。其实,何春风他们厂里放假时间很早,腊月二十号左右就给放假了。因为这天实在很冷,到了腊月,一场雪,一场雪的下,就没时间停过,所以如果不提前放假的话,估计厂子里几百号人距离家里远的连回家过年回不去了。所幸,大青钢厂的厂长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月20号就给工人们放了假,让那些离家远的赶紧买火车票回老家过年。

虽说放了假,可是大青钢厂那么大的一个厂子,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活全部干完,所以一些离家近的工人就继续留在钢厂里把余下的事情做完再回家。

当然,过年前几天加班工资不可能给少了,不仅工钱双倍,并且福利还很好,厂里发的年货什么的也都是最好的,让一些离家近的工人们可高兴坏了,拿着发的工资和年货高高兴兴的回了家,这下子全家可以就能过一个肥年了。

英子虽然不在乎这点东西,也想让何春风好好在家休息休息,没奈何娘家和婆家的两个大哥都是工作刻苦的,放假了愣是一个都不回去,非要干到钢厂关门的最后一天,没奈何,几个哥哥都这么努力了,何春风也不好意思休息,只能舍命陪君子的继续干着了。

不过还好,相对于英子工作的百货商店来说,过年的最后几天钢厂的工作量还是不高的,留下的工人每天都很轻松的就干完了手中的活。

英子就不一样了,整个腊月,百货商店都是一副忙碌的现象,每天到百货商店买年货的人数不胜数,英子从上班开始起都能一直忙到下班结束,每天一大早都有很多人早早的排在百货商店的门口,就等着店一开门就进去采购年货,生怕去晚了货就卖光了。

生意的火爆就导致英子一到下班回到家就累的不行,嗓子也干得冒火,什么都不想干,就想静静的躺在床上一会儿。

不过还好家里有石头,做饭就不用英子费心了,连带着现在孩子们现在也大了,帮忙烧个火,洗个菜都行。白天没事的时候,狗蛋和大娃也能带着弟弟妹妹们把家里收拾收拾,帮英子分担了不少家务活。

一直忙到腊月26,百货商店终于关上了门,乡亲们买年货也告一段落,员工们都各回各家准备过年了。

英子和顾大姐也趁着百货商店因为过年的原因进了很多年货,仗着是内部员工的原因,大买特买了一些稀缺的年货,打算过年的时候留着自家吃和走亲戚都行。

去年的时候英子他们一家就是回的大湾村过的年,今年也不例外,大哥何春强老早就给英子他们传过话了,说他们家里老太太和大嫂,二嫂她们都已经打扫过了,炕也烧过了,等他们回去就能住人。

面对着老太太和大嫂二嫂的一番好意,英子当然很领情。所以一到店里放了假,英子一家就收拾好要带回去的东西,回了大湾村。

本来英子是打算让石头也回家过年的,说来石头也来了差不多半年了,还没有放过一次假,当然也没有回过家。英子听石头说过,他家里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在,于情于理也都该回去看看。

可是英子忽略了石头那家伙对任务的认真程度,在英子身边没人保护的情况下说什么都不走,没奈何,英子只好把石头带回了大湾村,大不了到时候就村里人说石头是自己娘家远方亲戚,现在在钢厂跟何春风一起上班,因为离家远今年回不去,就跟英子他们一起过年了。

何大哥和何二哥都知道石头,都没说什么,等英子他们回去向别人介绍石头的时候,也都帮忙解释了,让英子松了一口气。

过过后世的年的英子回到这个年代,体味到这个年代独特的年味,就感觉自己前世过了二十几个年怕是白过了,两相对此之下,后世的过年根本就是四不像,一点年味都没有。

英子他们是腊月二十七才回的大湾村,回到家,因为家里都被打扫过了,所以英子他们只要稍微收拾收拾自己带过来的东西就好。

家里人多力量大,都没用一个小时就收拾好了。这时候得知英子他们回来的乡亲们都登上门来,不一会儿,堂屋里就满满登登的都是人,还有一些年龄不一的娃子们到处乱蹿。

英子把从镇子上带的瓜子糖果拿了出来,瓜子让乡亲们每人抓一把磕着,糖果就让狗蛋大娃他们拿着分给娃子们。英子大致数了数来到家里的孩子的人数,差不多每个孩子能分两颗糖,就交代狗蛋大娃注意点,不要让孩子们因为糖果的事打架。

不是英子小气,不拿多一点东西出来给乡亲们,而是英子深知高调的坏处。要知道在整个大湾村,还没有一家舍得拿出瓜子和糖果招待带这么多乡亲们的,英子这么一出手,就已经够他们咋舌的了,如果英子还嫌不够多的继续拿出来,那就是明晃晃的告诉别人自己家发大财了。

到时候看着吧!自己家整个年都别想消停了,七大姑八大姨不管缺不缺钱的都会来借钱,你不借别人就会在背后说你小气抠门,看不起他们。要是借钱的话,还钱日期那可就是遥遥无期了。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还真不好意思逼着人家还钱,所以说,还是低调一点好。

乡亲们上门来,聊的无非是英子他们在镇子上的生活,这也是乡亲们所好奇的。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大湾村的乡亲们来说,生活在镇子上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如今眼前就有一家已经实现了这个愿望,自然十分的羡慕和好奇。

其他最主要的还是自家大哥二哥如今都在镇子钢厂上工的事情,如今算来,何春风兄弟三个可都是在钢厂工作,都成了工人了。

这老何家可是要发了,几个儿子都出息了,没准过不了多久自己这个小村子就容不下他们了,人家可都要搬到镇子上去住了。乡亲们这样想着,说话都有一点巴结和酸涩的意味,让英子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为好!

最后还是英子以要去爹娘那里看看,才送走了他们。擦了擦额头上大冬天出来的汗,英子长松了一口气。

第九十七章

乡亲们的热情,一直持续到年29,临近过年才算是消停了,英子他们才是松了一口气。任谁家里每天吃过早饭,就有一大帮子人或抱着孙子或手里拿把瓜子来到你家里,边嗑瓜子边聊天,一直到吃饭时间才回去,偏偏你还不能把人家赶出去,大过年的人家来你家里总不能还给人家脸色看,只能笑脸相迎了。

到最后英子他们家里人基本都不参与说话了,实在是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句,无非是好奇镇子上的生活连带着好奇石头的身份。这些英子他们在这两天里已经说过不知道多少次了,到最后就懒得再说,反正凭借村里人消息的灵通,不愁不知道消息。

直到最后英子家里直接沦为村里人平时聊天娱乐的地方,平时过了吃饭的点就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英子家里的火炕一天到晚都烧着非常暖和,所以一些小媳妇老婆子直接窝在英子家炕上,把手里的孩子往炕上一丢让他自己爬着玩就相互说起话来了。

英子看着情景也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其实这种很多村子里的人窝在其中一家的现象,在很多村子里,都是有的,不过都是一些在普通人看来日子过得很红火并且很热闹的人家,或者是家里有收音机的人家,大家组团去听收音机,像英子家这种一年到头不回来几次,一回来就变成村子里的红火人家倒是很少见。

到了腊月29号,明天就是大年30了,来串门的就变得很少了。除了一些什么事都不能干的娃娃们,来家里找狗蛋大娃他们玩,就没什么人来家里了。估计其他人都正在忙着家里得过年事宜,也没什么闲心再来英子家里聊天了。

虽说过年之前大哥和大嫂就跟英子他们说,今年过年的时候到时候两家一起过,让英子他们不用再重新准备东西了。可是英子看了看一大家人这么多张嘴,到底是不好意思一直麻烦大哥大嫂家,就说年夜饭到时候大家一起吃,平时还是在家吃就行了。

起初大哥和大嫂还劝了几句,可是后来看见英子他们坚持,也不好再劝下去,只好同意了。不过回去之后还是从家里拿出了一些家里淹了些咸菜和腊肉,还有一些冬菜出来给英子他们家送了过来,省得英子他们还要去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