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背道而驰(1/2)

其实在坎杖子发展完核桃种植以后,我和谢春龄以及余冬言并没有断了联系,基本上逢年过节都会互相打个电话祝福什么的,交情摆在那里,所以我对静水县发展现代农业和海宁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这件事情还是非常有把握的。

两大难题一下子有了着落,向明海显然也非常高兴,又再外面走走聊聊赚了一圈,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就回到了会议室里,而这个时候讲座也基本进行完了,随行的那几个打算扶持的示范户正围着红河县的致富带头人们问东问西,看到他们都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和向明海相视一笑,颇有几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味。

临近在红河县考察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一直没有露面的两位党政一把手终于是抽出了时间,不过也只是简单的吃了一顿算是送行的晚宴算是表达一下歉意而已,至于会不会派人到静水县给予相关支持辅导什么的根本就是只字未提。

虽然有些遗憾,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毕竟山高路远,红河县和静水县之前也没有什么交流,人家能帮助安排这次行程就已经算是不错了,所以我和向明海也没什么可沮丧的。

在红河县考察结束以后,我们又在林城逗留一天顺便给家人买点纪念品什么的,然后就马不停蹄的返回了辽源。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等到家以后我自然少不了和姜雨薇胡天胡地了一番,折腾了半个多小时,等我气喘吁吁的从这位姜家大小姐身上离开的时候,她已经瘫成了一团软泥,仰躺在姜雨薇旁边,她便顺势枕在了我的肩膀上,一边脸色潮红的闭上了眼似乎是在享受这云雨停歇之后的美妙余韵,她轻声问道:“常思,这次的林城之行还算顺利吗?感觉怎么样?”

“当然顺利,至于感觉嘛,也算是开了一回眼界。”

捏了捏姜雨薇愈发水润的小脸,又理了理把她略显凌乱的头发,我先是把这次到林城考察的所见所闻简单的说了一遍,这才感慨道:“真的,我做梦都没想到那些常见的瓜果蔬菜经过大棚种植以后,就会摇身一变成了稀罕玩意,更没想过还能把农产品做成深加工搞出口创汇,别的不敢说,静水县只要能把这个项目铺开,哪怕规模只有人家红河县的三分之一,我就有把握老百姓的年人均收入起码翻一翻,另外还可以叠加养猪和花卉等观光项目,总之今后的一两年之内,你老公我可是要大干一场喽!”

“乐观一点是好事,但也不要盲目自信。”

姜雨薇提醒道:“红河县的成功是特殊条件下抓住机遇之后的产物,可以借鉴学习,却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就很容易变成东施效颦,所以说静水县在这方面必须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子才行。”

我“叭”的一声在姜雨薇吹弹可破的脸上亲了一口,赞赏道:“老婆说的对,这么大的工程确实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和头脑发热,事先必须要做足市场调研,这点我已经跟向明海说了,这事他说会亲自负责。”

其实在湘云县任职的时候,虽然我非常敬佩蔡公民的家乡情怀,但因为对那个地方没有什么归属感的缘故,我也没有太多更深的体会,可是在回到静水县并且走上领导岗位以后,我确实是不由自主的想为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做点什么,只不过我一直都在潜意识里把这种冲动当成是职责所在罢了,而现在我既然已经认清了这一点,这次的林城之行又证明了向明海是一个好官,我现在可谓是踌躇满志,只等所有的前期准备做足,到明年开春就可以着手开始这项工作了。

想法都是好的,可是事情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