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1/2)

全公司的人们都想不明白老板云歌为何能够如此淡定,崔盈盈这个宣传部主管更没想到云歌竟然在不打算对外公布消息的情况下就这样直接把云骐拉出去溜了!

崔盈盈对云歌说道,“如果想要低调,只能把云骐好好藏起来,不能被任何人看到!”

云歌皱眉,“这不可能啊!”云骐是无人驾驶小车,要在各种路况下进行长时间的实验。

崔盈盈开玩笑道,“那就只能我们公司占一大块地,建设一大片科技园区,在园区里建设出各种各样的路况,然后在园区里偷偷做实验了。”

崔盈盈的语气中满是憧憬,“只要我们真的能够研发出第一台能够大规模投入使用的无人驾驶小车,公司拥有一大片科技园区也不是梦啊!”

云歌顿时愣住了。

她随着崔盈盈的话畅想了一下,发现这竟然是真的。

云鸽无人机就能为公司带来如此高的利润,一旦云骐无人驾驶小车研发成功,应用的广泛程度根本是云鸽无人机无法比拟的!

全国范围内的外卖、快递、以及其他方面的运输……如果全部使用云骐的话,到时候的利润云歌简直无法想象!

一大片科技园区绝对能够轻松拥有!

云歌想到这里,对待云骐的态度也变得不同了。

云骐第一台实验机体型如此小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云歌一开始只是将云骐视为研究保镖机器人移动模块的过渡实验品。

云歌研究的是路况采集能力、路线优化能力、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远离危险地点、甩开危险人物的能力。

至于送外卖送快递的运货能力,并不是主要研究方向,只是为了避人耳目才附加上的功能。

云歌态度转变之后,开始专心研究如何让云骐更好地发挥运输功能。

第二台实验机的容量足足是第一台的三倍有余。

更大的体积和重量,自然意味着更大的惯性。

研究团队的最新目标,就是让新的实验机依旧能够达到上一台实验机的制动能力、转弯能力,同样灵便敏捷。

经过多次的实验、反复的调整之后,终于达成目标。

在此期间,云歌的第一篇论文也写好了大纲。

谢教授之前就反复提醒云歌,写好大纲之后先拿给他看,或者拿给其他信得过的有丰富发论文经验的老师看。

云歌对谢教授还是很信得过的,写好大纲之后,第一时间就给谢教授发了邮件。

谢教授收到云歌的大纲后,惊讶道,“这么快?”

如果他的学生都有云歌这样的效率就好了!

人比人气死人,谢教授自从认识云歌之后,每次见自己的学生时都要在心中默念“这才是正常的”,才能让自己不生气。

谢教授看完云歌的大纲,脸上的表情:=口=

多亏他要求提前看一看!

否则像云歌这样写论文,还不得把自己累死!

谢教授大手一挥,在云歌大纲的前五分之一处画了一条线,对云歌说道,“到这里,足够你写一篇论文了。”

谢教授对云歌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在他画线前的部分,大纲就能完善成一篇完整的论文。

如果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把一个整体的内容切割成几块发表,谢教授为云歌画出来的大纲范围,何止能写一篇论文,分成三四篇写都没有问题!

“你想往哪里投?”

谢教授自己的研究生博士生发论文,都是谢教授给予期刊选择上的建议。

不过谢教授猜,云歌心中应该已经有了想法。

果然,云歌回答道,“我想发sci。”

谢教授理所当然地点头。对于普通学生来讲,第一篇论文的目标就是sci,谢教授会觉得步子迈得有点大。但是对于云歌来讲,谢教授觉得这是肯定的。

谢教授进一步猜测云歌的选择,“你想发autonomousrobots,还是journalofmechanismsandrobotics,还是roboticsandautonomoussystems?”

云歌摇头,“我想发tro或ijrr。”

谢教授顿时目瞪口呆!

tro和ijrr,全称是ieeetransactionsonrobotics和internationaljournalofroboticsresearch.

——是机器人领域的两大顶级期刊!

谢教授自己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在这两大顶刊上成功发过一篇论文!

这两个期刊审稿很严格很难中,录用率极低。

业内人士对其有“神刊”之称。

在这两个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大概是什么概念呢?

如果博士期间手里能有一篇一作的ijrr,那基本五年内可以横着走了!

有一篇tro也差不多!

只要在这两大顶刊上发过一篇文章,找工作就不用愁了——z科院自动化研究所、t大、s大……几乎可以随便挑。

能在tro或ijrr上发表文章,那说明做的东西非常厉害,或者非常有创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