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2/2)

九月的桂花飘香,风一吹,细小的桂花随风散落。陈驰星随着声音抬头看向她,眼里满是温柔的笑意。

刘璃瓦抓紧了阳台栏杆,她的心砰砰跳得飞快,她举起手机说:“电话联系。”

陈驰星手背在身后,笑着点点头。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社区没有因为考察队的离开而任务轻松,临近国庆节,刘璃瓦感伤的时间都没有就马不停蹄地跟着王主任四处跑起来了。

社区里有专门资助贫困地区儿童上学的活动,而且还是党员一对一帮扶,周一王主任就带着刘璃瓦进山搞回访,山里信号也不好,一进山刘璃瓦就半失联了,只来得及和家人朋友说一句这几天在外面,有事请先留言。

刘璃瓦以前去过贫困地区做支教活动,所以对山里条件的艰苦也有心理准备,但这次她不是老师,而是以学生的身份来学习的,她跟在王主任身后,看王主任怎么和乡里乡亲打成一片,又是怎么深受儿童的喜欢,鼓励儿童好好向学的。

王主任说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她说的话都是很朴实的,她和村民聊房子,聊生产和养殖,和小朋友们说故事,聊童年,没有一点架子,刘璃瓦跟着她已经学到了很多很多课本里教不到的知识,包括为人处事的方法,说话的艺术,更重要的是待人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有时候走好几里的路到另一边去刘璃瓦就会无限感激祖国修桥铺路的建设。王主任说以前这边都是山坡上泥泞的小路,平常走都容易摔跤,要是下点小雨,那路更没法走了,最后走过去能摔得满身都是泥,现在修建了水泥路,大道宽敞,村与村之间的联络往来也方便了。

这些贫困地区不仅有党员帮扶还有扶贫干部驻村,现在很少有家里没水没电家徒四壁的了,村村都有电,电通到户,家里再怎么穷的也拾掇出来点样子。

都说扶贫先扶志,村里的干部还有王主任都鼓励村民去搞种植或者养殖,没钱的可以先找扶贫免息贷款,不想待在村里的年轻人就可以外出务工,对待在村子里的孩子则是鼓励他们上学,就这样在一个个贫穷偏僻的小山沟里,脱贫的人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人回村建起新楼房,自发的铺路修路了。

大四,是人生比较迷茫的一个阶段,即将踏入社会,又还没完全踏入社会,摆在面前可供选择的路错综复杂,难以抉择。刘璃瓦现在就是这样,有时候她觉得就留在基层,工作累点忙点,但有成就感。

家里人虽然不会左右她的选择,但多少是希望她能去考编或者考公务员,去更好的单位的。

考编和考公务员又是两种选择,选择之后能不能考得上又是另外一说。

刘璃瓦在路上把自己的迷茫说给了王主任听,王主任问她:“这一个月你在我们社区感觉怎么样。”

“还好,没有感觉特别困难的工作。”刘璃瓦说。

王主任又问:“那你觉得你现在的工作有不可替代性吗?”

刘璃瓦想了想,自己现在做的都是类似文秘的工作,除了偶尔替其他部门跑跑腿就是做会议记录和汇总文件。

她迟疑了会,摇了摇头说:“我没有觉得自己不可替代。”

王主任点头道:“这就对了,你们现在不比我们那个时候,现在都是高知识分子了,我是鼓励你们去找一份不可替代的工作的,你们的学识和眼界,能力和性格每一样都不应该被普通的工作浪费掉,公务员的优势就是不可替代。”

“可是我怕考不上。”刘璃瓦有些挫败地说。

“不去考怎么知道考不考的上呢?哪怕没考上,也还有其他选择,学校到了明年也还有春招,日子年复一年总要过去的,有个奔头总比茫然地等待着毕业要好,有机会啊就要尽可能地去争取每一个机会。”

刘璃瓦小声地说:“而且我不知道公务员的工作适不适合我……”

“小瓦,”王主任道:“如果你是喜欢新鲜冒险的性格,那我肯定不会和你说你去考公务员就很好,但是你的性格是很稳重的,你做事耐心细心,更重要的是你有一种善良和责任感在,这是很可贵的品质,我不知道你的家庭环境是什么样的,但看你的为人我想你的成长环境一定是很单纯的,太过复杂的人际交往会摧毁你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别看基层小,但我们基层接触的人和事比一般的复杂得多,我很喜欢你,但我不希望你以后来接我的班,明白吗?”

刘璃瓦听明白了,的确,在人际交往上刘璃瓦总是喜欢把人想得很简单,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别人的圈套。但从小到大,刘璃瓦很少被骗,并不是坏人变少了,而且她很幸运地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她很感激。

“人生的路就像这蜿蜒崎岖的山路,”王主任说:“有人已经铺好了路,往前走就容易了,而那些杂草丛生的土路,走得人少,因为摔得跤要多,但也总会有人去走,你适合走哪条路,就往哪条路走,咱们这条路走到终点都是扶贫,都是人民。”

听王主任说完,刘璃瓦心里的困惑一下被扫开了,她道:“王主任,我听你的,考不考的上不重要,尽力了,我不后悔就行,大路走不通,我就回来走山路。”

王主任微笑着反问她:“你连走山路都不怕,走大路又有什么难的呢?”

刘璃瓦抿着嘴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刘璃瓦坚定了要考公务员的心,国庆的时候拒绝了陈劣对她的邀请,也没有和陈驰星一起去首都,从十月份开始,她开始查找资料,了解公务员考试的详细,还买了教辅资料和网课,开始了边上班边学习的生活。

她和陈驰星的关系没有因为距离而再次疏远,相反,因为陈驰星也想考回长市的规划局,他们有着相似的目标,开始了一起云复习的日子。

白天各自上班,有时候会互相吐槽一下今天遇到的奇葩人或者事,到了晚上就开始一起学习,学习的时候聊天也并不多,很多时候发一条消息过去问对方“学到哪了”,过了一个多小时,对方才回复现在进度在哪个地方了。

但正是因为聊天不多,他们才感受到对方复习的专心致志,两个人较劲一样你追我赶,一直到十二点,互道一声晚安,结束忙碌的一天,开始休息。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实习完三个月,刘璃瓦拿着王主任对她高度评价的实习鉴定表和同事们送的一些小礼物返回学校。

她和赵珂是一起去车站的,在候车站等车的时候赵珂突然说很佩服她。

刘璃瓦愣了愣,问他:“佩服我什么?”

“佩服你在这么忙的几个月里还每天都能搞学习。”赵珂说。

刘璃瓦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你怎么知道的?”

“我听到你晚上背书的声音了,”赵珂眨眨眼,他道:“这两个月每天晚上你都是十二点熄灯的,我真的很佩服你这种恒心和毅力。”

刘璃瓦吐吐舌头说:“我比别人笨些,只好靠勤能补拙了。”

听她这样说,赵珂都忍不住笑了,“你这种名校的都说自己笨,那我这种的岂不是得差成什么样?”

刘璃瓦连忙摆手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特别特别优秀过,而且很努力很努力好像都一直和走在我前面的人有差距,所以我有时候就会想,可能是因为我真的笨一点吧。”

“不是你笨,只是可能他们太聪明了或者有很多更好的条件的人,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走在你前面的人抬头看,前面肯定还有更多的人,他们难道就笨了吗?”

刘璃瓦想了想道:“你说的也有道理。”

刘璃瓦和赵珂一起坐火车到长市,到长市后就要分道扬镳了。

一路上赵珂照顾她颇多,让她坐靠窗的位置,帮她放行李箱,一直到火车站门口,赵珂学校就在长市而刘璃瓦要坐高铁转去在外省的学校。

赵珂问她要不要送她到高铁站。赵珂自己还提着行李呢,刘璃瓦赶紧说不用了。

赵珂回头看火车站,又看刘璃瓦,沉默了一会,他笑着说:“我们的人生好像就是这样,短暂相逢又各奔东西,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见面,我先祝你毕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