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2/2)

霍蒹葭捧着肚子艰难换了个姿势,冷萌冷萌道:“他敢对你不好,我砍他脑袋!”

这话成功吓得秋葵扎到了手。

她连忙道:“他对我挺好的,每次过来看我,都会给我买糖人或糖葫芦。”

霍蒹葭说:“我爹以前也给我买。”

她觑了一眼秋葵用来纳鞋底的粗布,问:“西州这么冷,你纳鞋底时镶快羊皮进去保暖些。”

她以前跟着她爹走南闯北的时候,来北方地界,她爹都会找人订做一双羊皮靴。想起往事,霍蒹葭眼底有些淡淡的伤感。

秋葵手捏着针在鬓角拂了拂,才继续下针:“铺子里都只卖整张的羊皮料子,我用不了那么多。”

用来做衣物的羊皮可不是直接从羊身上剥下来就成,还得经过许多道工序处理,被这么一处理,价钱也翻了好几倍。

霍蒹葭闻言便道:“那羊皮卷轴反正没用,你把它裁下来纳鞋底吧。”

她看向姜言意:“东家你觉得呢?”

秋葵也眼巴巴看着姜言意。

姜言意现在也全然没对那羊皮卷轴抱任何希望了,道:“拿去用吧。”

秋葵一听,连忙欢天喜地去拿那羊皮卷轴,她比着罗铁匠的尺码用炭笔画了个鞋样子,拿起剪子就开始剪。

姜言意失笑摇摇头,正感慨之余,用剪刀剪鞋样子的秋葵突然惊奇道:“这是什么?”

姜言意回头看她:“怎么了?”

秋葵拿着羊皮卷轴过来给姜言意看:“花花,里面有东西!”

姜言意看到羊皮卷轴最中间的地方因为剪开后露出来的隔层,愣住了。

难怪池青他们捏着边缘找隔层找不到,原来是在最中间。

她取出隔层里两块巴掌大泛黄的的图纸,借着火光细看,发现图纸上确实是地图,只不过字迹只有芝麻大小。

现在外界都知道藏宝图是假的,不再盯着西州这边,结果藏宝图居然是真的!

姜言意心口怦怦直跳,如今封朔若是暗中派人去寻这宝藏,不仅不用担心绿林抢夺,还能不动声色把西州的军防都做起来。

第116章

藏宝图交到封朔手中后, 封朔当即命人鉴定了藏宝图的真假,随后秘密派遣一支军队前往藏宝地点寻宝。

皇帝封时衍那边已经答应了以三千石粮食换取姜言惜,此番以前朝皇后身边的大宫女为首潜入西州的前朝旧部已经尽数落网。

把姜言惜这个烫手山芋扔出去后, 盘踞在关外的余下前朝旧部为了救回姜言惜, 也会一窝蜂地涌向朝廷,不会再盯着西州。

姜言意从商会募集到的那笔军款, 用在了买马上。

西州的马在冬季便宜,因为草料不足, 原本膘肥体壮的马匹一瘦, 看着就不像良驹, 卖不出好价钱。但常年在军中和战马打交道的人, 一眼就能看出马的脚力如何。

旺季时一匹战马要价最低也得二十两银子,西州大营一次性买进五千余匹战马是笔大生意, 再加上池青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把一匹马的价钱压到了十五两银子。

一支由五千人组成的小型重骑兵部队已经在暗地里开始训练,与此同时, 姜言意先前着手的瓷器生意,也有了好消息。

她订做的一百件瓷器, 托商队运去关外卖, 谁知在关内卖不动的瓷器, 在关外却颇受追捧, 价钱翻了近十倍不止。

邴绍把赚的银子交给姜言意时, 面上难掩兴奋之色:“还是东家眼光毒辣, 东家看准的生意, 就没有不赚钱的!”

姜言意心中虽高兴,不过现在经手的银钱多了,慢慢也不会因为这样的小生意喜形于色了, 她问:“替我们卖瓷器的那支商队现在怕是在大批收购瓷器吧?”

邴绍脸上的笑容收了收,道:“东家猜得没错,那支商队一回西州就去瓷窑收购瓷器了,我打算请示完东家,也去瓷窑走一趟,东家觉得这次订做多少瓷器是好?”

替她们跑商的商队看到瓷器在关外的暴利,怎么可能不会心思。

一个市场的生意要想做得起来,先机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目前跟她们抢着做关外瓷器生意的只有这个商队,但往后掺和进来瓜分这个蛋糕的人会更多。

姜言意思量片刻后道:“瓷窑现成的瓷器八成已经被那支商队买完了,咱们再订做,等瓷窑交货也得等到年后去,此事先不急。”

邴绍心说这翻了十倍价钱赚银子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哪能不急,他以为是先前商会募捐,姜言意把手头的现银全投进去了,道:“东家,若是银子不够,咱找三爷借点也成!”

姜言意手上的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一目三行核对着账簿上的账目:“瓷窑那边年后官府兴许会接手。”

姜言意没打算独自垄断瓷窑的生意,一是她手中的启动资金不够,二是商会的富商们筹募军需大出血了一波,总得给他们点甜头,关外的瓷窑生意就是一颗好的甜枣。

她若一个人独吞这块蛋糕,必然会引人妒恨,到时候别说那支商队会跟她抢着做关外的瓷器生意,便是商会里的其他人也不可能善罢甘休。

她一人同整个商会为敌绝不是个明智的选择,生意越做越大,姜言意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适当地让出一部分利益,得到一大批盟友,比自己死守着那点利益腹背受敌好得多。

官府接管瓷窑后,瓷窑出产的瓷器底部的徽印肯定也得改,市场上同样质量的瓷器,价格却不一样,很大程度取决于落款的瓷窑徽印。商队这个时候买瓷器,若能在年前出关卖掉还好,若是等到年后,价格就会低数倍。

到时候为了规范市场,运出关外的瓷器,也得要有官府签发的文书才能出关,最先得到通关文书的,肯定是商会里的人。

让官府监管瓷窑,最大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她手中,但商会里那些老狐狸分到了蛋糕,自然也不愿意旁人再来分一杯羹,再有旁人想插进来做这生意,商会上下一起排挤也能把人给踢出去局去。

姜言意这么一说,邴绍就明白了,心底那点因商队一回来就抢他们瓷器生意的不满也消了大半。

他想起另一桩事来:“东家,咱们要不也自己弄一只商队?”

盐铁是官府垄断了的,但那些靠做茶叶或米粮生意发家的,都有自己的商队,走南闯北四处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