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积极应对(2/2)

周飞扬小声说:“话是这样说,但是这事哪有那么容易,不说别的,光是日本在电车动力这个项目的研究就早了我们好几十年,想要达到他们那样的水准谈何容易?”

宋以风扫了他一眼,正准备熊他,岑永初在旁说:“日本现在的技术是比我们的好,但是不代表无法超越他们,如果还没有开始就认怂认输,那么我们就永远也不可能超越他们。”

“如果我们的水准远逊于他们的话,就算部里想要用上我们自主研发的动车,那也太过牵强,而这一次我们自主研发的动车,在各项重要的参数上,都比之前有了大的进步,甚至有突破性的进展。”

“而做到这些,我们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我们能做到这样,为什么没信心在未来超过他们?”

周飞扬愣了一下后说:“是啊!我们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做到这一步,再给我们十年的时间肯定能超过他们!”

宋以风瞟了他一眼,他见所有人都朝他看了过来,顿时就有些心虚,弱弱地问:“我说错什么了吗?”

宋以风淡声说:“你没说错,你说的都是对的!”

周飞扬却觉得他这话里带着几分反讽的味道,却又拿捏不准他是不是在骂人,干脆缩着脖子没再说话。

施梦瑜看到他的样子笑了笑,反超造动车经验丰富的国家和企业,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们在进步,国外的企业也在进步,所以他们只有付出比国外企来加倍的努力才可有机会,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十年,他们要拼了命的追赶。

而岑永初看得比她更远一点,散会后,他跟宋以风说:“虽然我们这一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技术上相较之前有很大的突破,怕就怕部里等不及,不能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研发。”

宋以风和他想到一块去了,这一次他们在北京安装调试的时候,部里的领导对于他们的工作表现的非常关心,而关心的背后,却隐含着浓烈的着急。

且现在部里对自主研发电力动车项目有不同的声音,这件事情很可能还会有其他的变故。

他淡声说:“你担心的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做自己力所有能及的事情。”

岑永初点头:“你说得没错,我们做为研发人员,除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而所谓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还有着巨大的改进空间,如你所言,如果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能与国外动力相媲美的动车,部里不可能不选我们。”

宋以风看着他笑了笑:“岑工说得没错,不知道你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岑永初也笑:“和宋工一样,暂时还没有具体的计划,但是钻研技术上的事情是绝对没有错的,往后的研发工作,还得请宋工多多帮忙。”

“这也是我想说的。”宋以风朝他伸出了手:“岑工,合作愉快。”

俩人在北京的时候,因为施梦瑜明里暗里试探地对方好几回,也刺过好几回,对彼此不说满是敌意,但是绝对算不得友好。

只是他们都是文化人,很多事情自己心里清楚,并没有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