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2/2)

锦欢没想很多,她这会儿心里只想着堂姐,答应的就特别爽快,还催着时迁快些进去。

时迁心里有些酸酸的。感觉他媳妇的心里藏着不少人,不过,本来他自己也确实有事,就不说了。

他伸手握住锦欢的手试了试,看她不冷,这才放心离开。

*

婷婷围观了全过程。觉得明明两个人也没做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说的也是很日常很简单的话语,但就是让人瞧着温馨。

这才是新婚夫妻正确的相处模式吧!

她有些失神,直到小堂妹晃动她胳膊这才回神。

“你啊,本来想问你成亲后日子过得怎样,一切可都还好?不过,看你至今这么跳脱撒娇的样子,我也不用问了。”

锦欢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问她今天来干嘛?怎么就她一个人,堂姐夫没一起过来吗?

婷婷笑说孙冀比较忙,说孙冀年后要考试,如今正在争分夺秒的复习,没空出来闲逛。

不同于时迁身体原因,院试从没考过,孙冀是考过两回的,可惜接连败北,今年自然要更拼命。

至于婷婷今天过来,出现在书肆,是因为要帮孙冀带两本书回去。但她今儿来镇上的主要目的还是来谈生意的。

这个婷婷也没瞒着锦欢,毕竟,她来找的人都是三叔给介绍的。

哪怕她不说,只要锦欢回娘家一趟,三叔三婶肯定也不会瞒着的。

至于生意,她唯一能用的也还是仗着现代的一些见闻,卖一些古代没有的菜品方子。

她从前想的天真,以为真的像是小说里那样,你去人家酒楼显摆一把,就能引得酒楼师傅管事刮目相看,能把方子卖出好几百两的银子。

可事实远非如此。

不认识人,你连酒楼后厨都进不去。哪怕去了,你照样给做了,人家要是想坑你也易如反掌。

她跟锦欢很有感触地说:“如今我方知道,万事皆不容易。”

听堂姐说了许多,话里好似很辛苦的样子,锦欢有些心疼,便劝她:

“婷婷姐,你要是感觉很累很难就别做了吧。我太笨,不懂什么生意,帮不上你什么忙,但是我想着孙家家境挺好,该也不用你太拼命。”

婷婷眉眼黯然一闪而过。

哪里有堂妹说的那么轻松呢?若是可以,谁又愿意整日这么烦心操劳?

这不是有难处嘛!

她过门后才知道原来孙冀她娘要孙冀娶表妹不仅仅是因为娘家侄女更亲近,还因为娘家兄长是行商的,有钱。

谁都知道读书最费银子。当初孙冀他爹娶了他娘不一样也是一样的原因。孙冀他爹早年也考过不少回,实在没了希望,这才放弃。

公公没考中举人,但他参加科举考试那些年钱也没少花。到孙冀这儿,婆婆说没多少钱了,话里话外嫌弃孙冀娶了她没获得半点儿助力。

婷婷倒是没全信婆婆这话。但是婆婆既然这么说了,那么只要自己想让孙冀能消消停停地参加考试,自己必然受制于婆婆。

不论婆婆说什么,自己都得听着、都得老实去做,不能有一点儿反抗。

她如何能愿意?

所以,她出来打拼还是为了手里有钱,有了钱就有底气,那么之后婆婆再强迫她做什么自己也能反抗。

这些话婷婷她没跟锦欢说,她素来要强,哪里肯在堂妹面前说自己不好的遭遇?

婷婷只简单说了一句:“这不是你二姐夫要考试嘛,我想着多挣点儿钱叫他安心备考,有钱打点考试时候也能过得舒坦点。”

这已经是第二次听到孙冀要考试,锦欢就问她:“二姐夫要参加什么考试?我怎么都没听说?”

婷婷沉默一瞬。

她以为时迁也是读书人,锦欢该知道的。现在想来,以时迁的身体参加不了考试,他许是心里也很难受,便没跟锦欢说起这茬。

她便给锦欢科普,说孙冀参加的是院试。本地院试是三年两次,明年刚好轮到一回,若是院试中了,那孙冀便是秀才,她就是秀才娘子了。

说话时,她声音雀跃,眼里透着企盼。

说到现在,也就这个她说得特别高兴。

锦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一时也沉默下来不再做声。

婷婷想着锦欢怕是也想到时迁了,毕竟时迁也是读书人,却不能参加考试,她恐怕心里也有失望。

婷婷自以为了解到锦欢的难处,想着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也不再羡慕堂妹了。

跟着很体贴地同堂妹告别。

转身时,她想起这趟同堂妹的巧遇,也勾起她心里很多想法。

以前,她只想着能进孙家门便好。嫁人后,她方知自己从前想得太过简单。至今为止,她最大的感触便是成亲真的不是两个人的事情。

她感慨许多,但是若说后悔也算不上,毕竟迄今为止,孙冀对她还不错。

哪怕不如自己从前幻想中的模样,但是,想到时代不同,那点儿遗憾她也能忽略过去。

更重要的是,她心里潜意识觉得孙冀肯定能考中,能给自己带来荣耀。也许,自己明年就会是秀才娘子了,甚至,往后举人娘子,被封诰命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