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116走为上策(2/2)

第二日孙权召唤周瑜觐见,商讨伐荆州事议。

兵贵在神速,江东想要占据荆襄九郡,早就不是秘密,当年孙坚死在刘表手上,孙权就立志要将刘表五马分尸。眼下曹操伐北,无暇顾及南方,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当我们听到周瑜带领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兵至鄱阳湖时,我和诸葛亮正落脚在安丰县。

听到消息时,我大吃一惊,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快,不过才短短两日,就挥师鄱阳湖。鄱阳湖往上便是三江口,如果周瑜占领江夏,荆襄就是门户大开了。

刘表的人马大部分还聚集在南阳,防备曹操突袭,江夏只有少量的守城士兵。刘表日防夜防,都没想到江东会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荆襄,当下便调动大部分兵力转向江夏。

其中让我惊叹的是,刘表派出的主将,竟然是刘备。

“刘备什么时候投奔刘表的?”我傻愣愣的问道。

诸葛亮摊开地图,眯着眼边思索边道:“三个月前,刘皇叔投奔刘表,屯兵新野,三个月的招兵买马,刘皇叔的兵力已达到一万精兵,二万新兵,合计三万人马,只是……”

我冷抽:“三万人马,刘表想干什么?让刘备当冲锋军替死鬼吗?”

三万人对二十万人,这个数量上太悬殊了,更何况,周瑜带领的全是江东最精壮的军队,刘备匆忙之中收录的三万人,其中那勉强称为精兵的一万人马,不过才训练了二个月,这样的乌合之众,面对正规军,摆明就是送死。

诸葛亮沉吟,手指在地图上轻叩:“刘表之意可能是想让刘备的人马拖延时间,从新野发兵调动,会比他的南阳军更快的到达江夏。”

我不耻道:“反正就是死士呗,叫他们去送死的。”

诸葛亮有些担忧的轻笑道:“刘皇叔的两位义弟,可不是吃素的,你没听过温酒斩华雄吗?”

我呃了一声,这个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关羽呗。也是,刘备的这两个义弟,以一敌百,威吼一声能吓破敌人的胆,可就算关张二人再历害,也敌不过二十万精兵吧。”

诸葛亮过了很久缓言道:“偿若我猜的不错,刘表之意,只需要刘关张三人领兵在江夏,守住三日便可。”

三万人,守江夏,还要守三日,这个任务太艰巨了吧!我汗颜。

这时,我和诸葛亮小歇的茶寥突然走进三个很扎眼的人,其中两个头发结辨,一看便知不是中原人士,皮肤黝黑,五官宛如刀刻,浑身流露出一种走马江湖的苍桑感。而另一个,皮肤呈小麦色,反射健康的光泽,打扮倒是中原气息,五官也比较柔和,长相儒中,狂傲之气里带有儒生之气。

论气质,此人跟周瑜那个伪儒将,颇为相似,只不过他的英气更胜过周瑜。

只见他三人坐定后,其中那看似年纪偏大之人,很粗犷豪迈的从腰间摘下一个酒葫芦,摇了几下后,看似爽朗的脸上,露出不忍:“唉,还是留着吧,老板,这里上一坛你们最好的酒。”

茶寮的老板大喜过望,喜滋滋的诺了一声,去准备酒菜。平日里来这吃酒吃茶的人,很多,可吃的起一坛子好酒的客官却不多,今日老板算是开大张了,怎能不乐。

偶见那另一名身材稍稍瘦小的人道:“哥哥,少喝点吧,一会还要赶路呢。”

那汉子把酒葫芦重新系了上去,豪迈的挥手道:“你不让我和赵兄弟吃酒,那不是要你哥哥我的命嘛!这酒是要吃的,路也是要赶的,哈哈哈,来,来,来,赵兄弟,尝尝我们家乡的特产,酒前吃下此物,可以千杯不醉啊,哈哈哈……”

他的笑声很粗犷,很豪气干云,听的我都心胸激荡,竟然心生一种快意江湖的那种感觉出来,只见他从布包里摸出来的那个吃下能千杯不醉的东西时,我眼前大亮。

没想到竟然是冬虫夏草。

这个药,在三国时期还没有被人发觉,没想到竟然成了这个汉子的解酒良药,我不禁闷笑,真是糟蹋了好东西。

这时那小麦皮色的男子笑道:“麦兄,这是什么?怎么看起来像是僵死的百足虫?”

我恶了一下,确实像百足虫,真是英雄所见之略同也,上辈子我在药铺看到这玩意时,也是这么说的。

这时诸葛亮视线停在地图上,用极小的声音道:“这两个人是西凉人。”

我吃惊不小,西凉人,这个我知道一点点,名人里的马超不就是西凉人嘛,曹操后来收编了一支西凉军队,当年的吕布董卓,靠的就是西凉军队。

据我所知,各方势力都很看好西凉军队,对他们的骁勇好战十分赞赏,当然,最了不起的,就是他们的骑术。用我的理解就是,西凉人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加上那里恶劣的自然环境,所以才养育了他们。

西凉国,在地图上来说,他们就是蒙古人。

怪不得,他们的打扮是发型结长辫的。

因此我特别仔细的偷偷打量他们,仔细看下来,又让我吃惊不小,没想到那个“弟弟”跟我一样,也是个伪男。

那姓麦的大汉没有城府的爽笑:“哈哈哈,你尝尝便就知道是不是百足虫了,来,来,吃一个。”

见他豪迈的很,竟然一抓就是一把,看的我肉痛。这一把得多少钱啊,晕呼晕呼……

唤之为赵兄的,脸上露出恶心的神色,握着对方强行塞来的百足虫,呆滞起来。

那伪男“弟弟”捂着嘴扑哧轻笑:“哥哥,你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敢吃这种有巨毒的东西么。”她边说边昂头拿眼去看他,眼里有些藐视。

姓赵的不好意思的抿了下唇角,转眼间便镇定下来,跟着很诚恳的笑了笑,从手中捏起一个道:“麦兄为人豪爽,义薄云天,又救了在下一命,怎会害我。”说罢就往嘴里丢了一根“百足虫”。

看他们像是嚼干草一样的糟蹋好东西,我就肉痛,再也忍不住的转过身子,涎着脸道:“这位官客,不知在下可否跟你买些这个东西。”我指着他们面前的“百足虫”道。

他们三个没想到会有旁人搭讪,全都愣了一下。

那姓赵的反应最快,俊雅的脸上微微一笑道:“你要它做什么?”

我还未答话,就听那姓麦的大笑道:“难道是同道中人?哈哈哈……”

同道中人?这回换我愣住了,难道这个西凉人,也是个大夫?

这时那伪“弟弟”无奈的摇头道:“酒有什么好吃的。”

我这才猛然醒悟,原来他的同道中人,是说喝酒啊,我赶紧涎着脸谗笑道:“是啊,是啊,同道中人,嘿嘿,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千杯不醉的功效啊。”

那姓麦的两眼圆睁,漆黑的眼珠子眨了两眨道:“当然有啦,不信你尝尝,来,给你一个。”说罢,从桌上拿了一根递给我。

我脸上显出几根黑线,唉,这做兄弟就是不一样,给那劳什子赵兄,就是一把,给我这个同道中人,才一根。

这时坐在我旁边的诸葛亮,不知道何时把地图收了起来,爽直的冲着那茶老板喊道:“老板,多切两盘驴肉,再一坛最好的酒来。”边说边指指姓麦的他们这一桌。

他们三个面面相觑了几眼后,竟然对视大笑起来,一点也怀疑我们是不是别有居心,五大三粗的,让我有些汗颜。

有诸葛亮这朵交际花出面,眨眼间就打的火热。

一相互通报姓名,听完,我大汗不止,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这三个人。

原来年纪稍大的叫麦金,伪男“弟弟”叫麦银,通名姓名时,他们两个毫不避讳的告诉我们,他们就是西凉人。因为战乱,所以跟妹妹行走中原,专门递人送信,送东西赚点活口钱过日子。

初听到他们两个的名字时,我眼角黑了无数条线,麦金,麦银……合起来,再念念,我能不大汗吗?真是人才,怎生取的这名字。

接下来的互报姓名,震撼到让我若干年后回想起来,都激荡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