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2)

凹山村,一个座立在几座相连的高山山腰,一处地势稍微向里收进去的山旮旯。「有水有人家」,从後面最高的山上流下一条溪水,虽不算大却也因山高林密流水chanchan,常年溪水不断。

自明末清初一位阮姓先人逃荒至此,开荒筑田繁衍生息,历经几百年,业已壮大得有近二百多人,房屋七八十座,成了方圆几十里最大的山村。

凹山村有横纵两条大路,边上又添些小的小路,家家户户都挨着路边。这样的结构在山村里是不多见的,在山村一般的房子都是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

可是凹山村却不然,据说他们的祖先在逃荒来此之前原本是个木工师傅,做得一手好木活,过惯了墨斗拉绳的生活,看不得乱七八糟没有章法的东西,所以在最初几代人盖房子时就作了安排,然後一代代後人也都不敢违反祖训,以至於大家都养成了盖房子就盖路边的认知。

不得不说阮姓祖先是有眼力的,如今要是在高处俯视凹山村,横竖两条大路一直向两边延伸,以中间交叉点为中心辐射开来,似散实不散,说聚却不挤,气势很是了得。

却说在村子里的一户人家,户主名叫松根,今年四十有八,妻子过世已有二十余年,膝下育有一子一女,女儿早已出嫁,儿子也已成家。

按说松根是个幸福的人了,虽说妻子走後,丢下两个小孩,他一把屎一把尿,又是当爹又当妈地拉扯两个孩子长大,现如今都为他们找到了婆家娶了媳妇了。可是自从三年前帮儿子娶来媳妇後,便心事重重没有一天舒心过。原因就出在他儿子和儿媳妇身上。

松根儿子树叶今年二十五,比妹妹丹花大三岁,打小懂事勤快,母亲走後不但没有在松根跟前哭闹着要妈妈,反而一板一眼跟丹花说道理,劝说她不要羡慕别人家有妈妈。

不但如此,树叶还帮松根打理家里的里里外外,别人家养猪他们家也养,别人家养鸡鸭养兔子,他们也没落下;过年时村里人家家户户做糖糕、蒸馒头,他们家也照样忙得不亦乐乎。

虽说总归没有别人家那样齐整,可也没有因为没了女主人就乱了套。家里是这样,地里也差不多,犁地,耕田,施肥,插秧,打谷子样样会。

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树叶十九岁那年出了一场事故,以至於落下终身遗憾。

那年夏天树叶独自一人在地里耕地,可不知为何,一向温顺的耕牛突然撞鬼了一样发起疯来,挣脱牛轭在田里疯跑,从这块田跑到那块田,又从那块田跳到这块田,树叶拿着竹枝条在後面怎麽抽打就是不行。

眼看耕牛要跑到隔壁别人家的田里去糟蹋庄稼了,树叶一急跑到耕牛前面想把它拦住。哪知发了疯的耕牛不但任由树叶抽打,还迎着他的竹枝条顶了过来,把树叶顶了个四脚朝天,更悲催的是耕牛一脚踩在树叶的命根上,只听树叶一声惨叫,痛得昏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路过的村民发现後,以为树叶是中暑昏过去,才赶紧把他背回了家。

再说树叶回到家时,松根挑稻谷去磨坊碾米还没回来,只丹花一人在家煮猪食。

丹花见哥哥被人背着回来,面色苍白,浑身冷汗直流,也以为是天热中暑所致,可见哥哥没有像别人那样昏迷不醒,倒也多少放下心来,只得自作主张端了盆冷水开用毛巾一遍又一遍地替树叶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