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1/2)

因着本朝由宗王出镇封地军防的明律,燕家虽是异姓王也要依循惯例。燕聪原任辽东都指挥使,封王后举家落户广宁,亲卫军并入卫所,剩余的辽东、辽西二列兵马仍归都司统辖。永徽九年废大宁都司,自此山海关以北,以永平为界,尽为燕氏辖境。

大周一两代帝王,论起不靠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永安帝是大喜大悲的性子,喜来就要普天同庆,不然也搞不出位异姓王还放任由之;永徽帝呢,正好相反,信奉佛法一切随缘,留给孤儿寡母和两代朝臣们一个碰不得的钉子。

燕回要走谁也留不住,好在他当天到信便入宫求见,向徐太后禀明去意,又再叁保证,等梁王身体无虞定会重返金陵。徐太后眼下正为夺权做打算,只待英公主归朝后要就肃凉二州的辖治权与郭固拼得你死我活,一时放不开手去管北边的事。

只是梁王病重不是小打小闹,她眯着眼睛打量杵在面前的青年,问“哀家没记错的话,梁王尚未请封世子?”

燕回面色不改,“正是。”

“为何?”

“父王爱兵如子,不会随意把将士们的身家交给不合适的人。”

徐太后笑了,“哀家看你就合适,”她叫薄德开去库房把年前上贡的人参拿出来,又细细问了女眷子嗣,赏赐了一马车的东西让他带回去。

燕回推诿道,“某此番恐要日夜兼程,娘娘的心意……”

“尽管走你的,哀家派人押送过去。也没什么好东西,总不能把人拘在南边这么久,回家探亲还要空着手,那成什么了。”

燕回见她坚持便不再婉拒,刚要告退,余光瞟见她欲言又止,于是问,“娘娘还有何事,不妨直言。”

徐太后未语先笑,“也不是什么大事,女人嚼舌头的话根。哀家听说你近日总往苏州跑,是喜欢上哪家小姐?去年敬家老夫人要给你做媒,我说金陵的贵女梁王不一定看得上,有顺眼的我做主抬个妾室。谁知兜兜转转快一年了,物是人非,你和敬家没了来往,这事也就耽搁了。”

燕回抿抿唇,神色坚定道,“确有心仪的女子。”

徐太后挑眉微讶,“哦?哪家姑娘有这个福分,你尽管说来,可要哀家做主?”

他摇摇头,“未到时候,若燕某有所求,定不吝口舌,望那时还请娘娘帮扶一把。”他的坦诚出乎徐太后意料,等人走了许久,薄德开提醒她到点要去乾清宫过问小皇帝功课,一路上她还在想,

“你说什么样的女子能入了梁叁的眼?”

薄德开道,“哟,那咱可真想象不出来,就说叁公子,名声是差了点,可这玩意儿众口铄金,谁又知道真假呢?要论样貌,更是没得说。奴才还奇了呢,一个叁公子,一个禹世子,这俩人一个赛一个的漂亮,偏偏都没成家的意思,这不是摆在桌上的两盘佳肴,让咱金陵没出阁的姑娘看着眼馋么。”

徐太后叹气,“铮儿哀家是插不了手,上回问他,王府里没个当家的主母,要不要赏他两个得力的宫人打点伺候。你猜他说什么?”

“什么?”

“他说,长嫂如母,交给他大嫂就行。杨家那姑娘我还不知道?比他小两岁,连灵芝和蘑菇都分不清,先世子去后守着寡,本来是要一起扶灵回云南的,不知又弄哪出,留在禹王府里名不正言不顺。”

被认定五谷不分的杨裳眼下在和小叔子冷战,无外乎听说燕回要去北地没人充当信使,就要亲自去苏州找谢溶溶玩,她被肖盈秦氏排挤出圈子,整日闷在房里一写就是大几页的信。

好说歹说,磨破嘴皮子都快给人跪下了,刘峥还是一副八风不动老僧入定的做派,轻飘飘一个“不”字就给她扼杀在家中。

杨裳这几个月算是看透了他,开始对上那张结冰的脸总是战战兢兢,后来几番交手,摸清他只是生来各方面就高人一等,并非端着架子有意怠慢。对待这种人,杨裳拿出了儿时在长辈面前撒泼打滚的劲,一屁股坐在门槛上,支着下巴冲刘峥吼,

“你不让我出门,我今日也不让你出!”

刘峥从书中抬头看她一眼,两只眼珠是极致的浓黑色,不若谢溶溶是漾着蜜水的甜葡萄,而是一方冰冷的砚。他五官长得比女人还要秀美,鼻梁高挺,鼻尖有一个小小的翘角,斜眼看人时总是格外轻俏,眼底一颗圆圆的痣,点缀在奶白的面皮上,衬得人还有几丝冷艳。

杨裳在这张脸面前一直是自惭形秽的,她不敢与刘峥对视太久,哼了一声侧过头去,趴在手肘上数帘子上的玉珠。不知过了多久,她上下眼皮都打架了,突然屁股上一股不大不小的劲风袭来,她没坐稳,骨碌骨碌在砖面上打了几个滚。

等回过神来,就见刘峥长身玉立地站在门外,面无表情正盯着她四仰八叉的姿势打量。她才反应过来这人从窗户跳出来不算,还从后面踹了她一脚。

杨裳怒从心起,深觉自己到了极大的侮辱,将要撸起袖子和他说道说道长幼尊卑男女有别,刘峥一指头按在脑门上,她便一步也动不了。

“再过五日,等休沐了,带你去苏州。”

杨裳的火轻而易举地被他浇灭,狗腿地扒在门框上目送他,“中午吃点啥?状元楼?还是叫厨子做条鱼?不要客气,铮儿想吃啥嫂子都满足你。”

刘峥高瘦的背影一滞,不知为何回头看向她的眼神有隐隐的怒意。

燕回从宫里出来,并未直接从金陵出发北上回广宁府,而是连衣物都没,匆匆到码头赁了一艘船往苏州去。

到地儿时天已经黑了,他让苗子清进屋去拾包袱,脚尖一转跳到隔壁。谢溶溶吃完晚饭照例在院子里溜达两圈,正站在墙根下仰头看黑黝黝的树上黑黝黝的鸟窝,脖子仰得酸了来回转转,一扭头瞧见墙上坐着个人,皓洁的月色给周身镀了一层柔光,正一瞬不瞬地看着她,不知看了多久。

她吓了一跳,定睛发现来人十分眼熟,才放下一颗心,语气里有自己都未察觉的娇嗔,“你怎么又不走正门?翻墙让人看见了……”

“我十张嘴巴都说不清……”

两人异口同声,谢溶溶说完愣了下,随即捂嘴笑起来,“这都让你学会了。”

燕回从墙头一跃而下,站在她面前不错目地把她的一举一动记在心里,“我要回广宁府一趟,家里传信来说父王病重。”

谢溶溶眨眨眼睛,“什么时候走?严不严重?”

“马上,不知。”

她瞪大眼睛不解,“这么急?你是从金陵过来的吧,为何不直接从那儿走?跑来苏州还要转水路。”

他目光灼灼,热烈却不放纵,“我来和你道别。”

谢溶溶一瞬间心里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涩意,她牵强笑了笑,“又不是不回来了……还会回来的吧?不用特意跑一趟,写封信也行。”

她低下头去,燕回只能看到发顶上的芙蓉花华胜,他把袖子里焐热的丹凤白玉笄端正地插在她发髻上,谢溶溶伸手要摸,他没让。

“首饰?太贵重了我不要。”他送些不值钱的小东西,她回他几顿饭,正是互不相欠。

“不贵重,”燕回比她要高出快一个头,他微微弯下背,金眸在黑夜里不若白天耀眼,给他整个人蒙上些许柔和,“恭贺你及笄。”

谢溶溶扑哧笑出声,“我早就及笄了啊。”她都二十挂整了,成过亲,生过孩子,只不过提前走完了很多人的一生。

“那不算。从今日起,女子许嫁,笄而醴之。”

她渐渐敛了笑意,两人因这句话沉默半晌,谢溶溶咬咬下唇,道,“燕回,你想说什么呢?”

她看向他的目光没有十五岁少女的茫然,一场伤痕累累的旧情不是短短几个月吃好喝好玩好就能被抹平的。快乐的日子是没有根的飞絮,只要风一吹,就能露出荒芜土地上的空洞。

他想起在聚宝山上那间农舍的最后一晚,也是一轮高高悬在天上,敞亮又清冷的月,即使隔着一层纸糊的窗户,也能在床上洒出斑驳的银光。

他今日亲手撕开那层窗户纸,把他要的、求的,哪怕是配不上求不得,也要说给她听,“溶溶,我想求娶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