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故人(1/2)

景昔接到圣旨时,已是午时一刻,大邺天子果然给了她一官半吏,任徐州司狱一职,掌管监刑司,她以为,他会给她封个闲散文官,却未曾想会让她执掌刑狱。

启程之时,她被天子召见于朝文殿内,景昔叩谢皇恩,却是被他虚扶起身。

“朕还需你一句承诺。”

景昔抬头:“何诺?”

“朕要你许诺,此生不嫁!”

景昔怔了半刻,再抬头时,眸色坚毅:“我宗政承德,即今日许诺,此生不嫁,如有违此之诺,不得善终!”

说罢,凛然望向身前龙影。

承温缓缓点头,沉息一声,微微抬手,袁晟明了,朝侍卫指了指剑架。

片刻,侍卫上前,垂眸呈来一柄冷器。

承温接过,长指抚上寒棱摸索:“这把枭暮锏跟随朕多年,今日,朕便将它赐于你,有它在手,你可上惩佞臣,下打反贼,今后徐州有你,大邺有你,朕放心。”

景昔抬眉,恭敬接过他递来的长锏,却是手臂一沉,险些握不住这冰冷寒铁,它比想象中要重上许多,但适才看他却挥得得心应手。

承温负手望向她:“你是他的徒弟,武功自不会弱,这铁锏长四尺,重叁斗,便是金盔银甲也不是它敌手,遇鬼杀鬼,人挡杀人。”

景昔握紧手中寒锏,心中随之冷了几分,此锏通身无刃,只修四棱,却是威力巨大,血腥无比,一锏劈下,便要敌人血溅当场,监刑司,适合它,这也是他赐于她的缘由。

“臣,谢陛下恩典!”

景昔欲要叩恩退身时,却听他又道:“朕听闻,你在青云山,曾唤景昔?”

闻言,景昔顿住,回身仰头望着与她几分相像男人,须臾,默然垂眸:“臣,明白!”

她怎能不明白,身为皇室后裔,亦深喑这皇权之道,她不仅不能再以公主身份立世,连名号、婚姻,都不能有。

他提青云山,是要让她牢记,这生路、权利,皆是他给她的,他亦可以随时回,能踏着伏尸,踏着族人的鲜血坐上龙椅的男人,又有几分亲情可言。

殿内俏影离去,单屏内缓缓步出一人,拢了袖垂眉低声:“监刑司乃国法之根,九殿下便是再过聪慧,但要执掌隶法,恐是会力不能及。”

承温负手行至窗前,望着渐远身影,眯眸沉声:“范爱卿可有听过此言,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散而反擒,方可兵不血刃。”

“是孙子十六计,欲擒故纵之法。”

“朝中鲜少有人能及爱卿这般能文善武。”承温回过身来,负手沉吟:“徐州地处梁国交界,盗贼横行,动荡不安,监刑司在此地形同虚设,她若能胜任此职,也算为朕分一丝忧,若是胜任不了,宗正皇陵便要多一处坟丘了,朕派往徐州了六位大臣,至今还无一人能活着回朝。”

范琛垂首:“大祭祀那处,陛下不担心她……”

“无妨,便是她悔了心,也翻不出何大浪来,何况叶云詹也不会轻易信她。”承温翻开奏折,忽而,却又合上,“对了,朕听闻,当日青云山中,除了叶云詹与小九,还有一位少年,范爱卿可有打探清楚,这少年,是何人?”

范琛眉峰一沉,呼吸滞了半刻道:“青云山弟子众多,臣观其衣貌,应是个打杂的弟子。”

承温点头,微微挥袖将其摒退,便又执过奏折审阅。

又是一路颠簸,马车摇摇晃晃出了皇宫,徐州乃边境之地,快马加鞭也需一候之光,景昔却并未着急赶路,喝停了车夫,挥退侍从,独自入了钰柳馆,几番打探,孤身来到郊外一处院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