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2)

唐小郎绞着帕子,却是别扭着不肯去吃,只低低说道:“规矩既然是规矩,那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阿母在否,奴都是要好好守着的。”

徐挽澜笑了一下,便也不再强求。她揉了两下眼,强定心神,逼着自己驱散醉意,接着立起身来,推开门板,先佯作慌张,四下寻觅,装作是丢了银稞,十分惶急,接着抬眼看向那晁四郎,眸中一亮,这就疾步上前,弯下腰来,抓了那银稞在手,演得像模像样,口中喜道:

“哎呀,我那奴仆不知事,与我闹着玩儿,一甩手就将我这宝贝疙瘩,咣啷一下,就扔到了墙外头,不曾想竟是被你捡着了,我……”

唐玉藻在门后听着,心里头憋着股气,扶着门板,瘪着嘴儿,暗自埋怨道:你这小娘子,这么多功夫,在这儿怜香惜玉,疼燕悯莺,却也不肯将这怜惜疼悯分奴一成,还教奴去补锅匠的脊梁,替你背这等黑锅,也不知该算作多情还是无情,真是教人衔恨生怨。

他歪着身子,努着小嘴儿,没好气地斜睨着徐三娘,便见徐挽澜装模作样,假意眯眼细看,扮作是认出了他,接着又是一喜,道:“这倒是巧了,却原来是你。”

那晁四郎抬眼一看,也认出她来,不由缓缓一笑,站起身来,轻声道:“这银稞做得小巧玲珑,娘子可要小心好。”他稍稍一顿,声音清朗而又好听,缓缓说道:“夜深露重,急雨将至,娘子切莫多待,早早回屋歇憩罢。”

眼见得这卖花郎急着赶自己走,徐三娘自是心知为何,还不是怕那院子里的人听了声响,又起事端,给她惹来麻烦。可他却是有所不知,这徐挽澜此时出门,就是为了惹麻烦而来的。

她缓缓一笑,将那莲花银稞放于掌心,看了看,复又将那物握紧,随即抬起头来,朗声道:“你说得有理。夜深露重,急雨将至,我不可多待,而你,也不可多待。”言罢之后,她跨步上前,挽起袖子,拍起门来。

晁四郎一怔,墨眉一蹙,连忙去扯她袖子,可惜却是为时已晚。他抬眼见得阿母开了前门,连忙将手入袖中,低头垂眼,侧耳细听起来。而那徐三娘却是不慌不忙,直视着那满脸横肉的晁阿母,朗声笑道:“娘子莫怪我叨扰。我夜半登门,乃是专程道谢,为的是感恩怀德,衔环以报。”

那晁阿母眼上眼下,打量着她,见她那衣着打扮虽算不得富贵,但瞧这气度,倒也不是那穷酸饿鬼,便尖着嗓子,挑眉一笑,道:“却不知你道的是哪回谢,感的是谁人恩?”

徐三娘负手而立,笑了一笑,平声道:“我那奴仆,性喜胡闹,将我那贵人赐下的莲花银稞,随手丢至墙外,幸而有晁四郎,拾金不昧,循道不违,芒寒色正,砥节砺行,我特地登门叨扰,为的就是感这晁四郎的恩,道这还银稞的谢。这银稞虽小,却乃贵人恩赏,若它遇着的不是晁四郎,而是别的那无赖小人,我遗金事小,这得罪了贵人,岂不事大?”

稍稍一顿,她又微微含笑,伸手将那妇人的腕子握住,轻轻将她手掌拂开,这便将那莲花银稞放入了妇人手中,同时缓缓笑道:“夜深露重,急雨将至,娘子可不能让我那恩人,有伞不能持,有家不能归。我知我这恩人,定然是有错处,只是母子连心,不若就让他将功抵过罢。丢钱是过,难道拾金就不算功么?依我之见,娘子还是要赏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