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2/2)

是时候了。李哲原根据自己对心战理论的认识,结合所能观察到的主客观因素,作出这样的判断。他不顾伤口刚拆完线还需静养的医嘱,怀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愿望去找杨惠娟,路上他甚至考虑起“十美”政治解决以后该继续做什么。但一见面却遭到当头一棒。

“社会变革运动的形势是瞬息万变的,一种社会实践不可能在当时就被评价出对错,暴力革命的发动也应遵循这个规律。我们走上用暴力手段对付贪官污吏的道路,完全是由当时形势所决定的。即使历史证明这条道路走错了,我也决不后悔,很多路不去走一走根本无法确定是否正确。你不要再费心让我们自首变节,我们宁可因触及现行法律被判死刑,牺牲在刑场上,也不会为苟活放弃追求过的理想。”虽然对暴力革命的适用场合产生了疑问,但意志上的最后一道防线杨惠娟决不会放弃。

出于自信,李哲原来时抱有了太大的希望。在他内心里,答应过彭非的必要的时间,就是从那时到现在的九个月。在自我限定的时间里,没有能够实现征服杨惠娟意志的目标,失望、迷茫、不解、愧疚、再探寻,像打翻的五味瓶一样涌上他心头。他的伤口毕竟没有完全愈合,经不起如此剧烈的心情波动而开始迸裂。为了不让杨惠娟发现,他几乎像逃跑一样离去了。

对不起,上面一帖有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现重发一更正帖。

四十一

“快让我进去看爸爸。”门外传过来一个清脆的童音,打破了屋内的寂静。为了不影响李梦瑶学习,姑妈直到周五放学后才将李哲原负伤的消息才告诉她。当时她就吵着嚷着要去看爸爸,因为天色已晚、过了医院探视时间没有成行。但今天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