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398节(1/2)

生产队的大灶上也有大蒸笼,但只有一件两件的了,所以只能给他们自己蒸包子吃。

洋洋洒洒在市场里一转悠,白天生产队刚给他的六百块钱花掉了!

不过这是小问题,他现在天天卖粮食加上门市部的商品有进账所以压根不缺钱。

他在市场大肆采购,孙征南出去拦了一辆驴车,雇了驴车把这些东西给送回码头。

两人买完东西后又兵分两路。

孙征南回码头王忆去曙光照相馆拿照片。

他赶到照相馆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照相馆正准备下班,两个工作人员在用老式压花机裁剪照片做最后工作。

他们裁剪的正是王忆的照片。

妇女把洗出来的照片裁剪好递上去问道:“同志,你看你满意吗?”

王忆点点头。

黑白老照片,分辨率普普通通但胜在有时代的味道!

照相馆的工人开始打扫卫生了,有工人扫地进第一个摄像间后不满的说:“馆长,这老照相机给处理掉吧,现在没多少人用这种照相机来拍照了,拍出来的太死板,一点不好看。”

“这么大个家伙留在这里多占地方?每次打扫卫生还得推着它转悠,真是费劲!”

给王忆裁剪照片的妇女笑道:“它终归是有些用处的,有些老同志就喜欢用这样的相机来拍照,咱照相馆是国营老馆,不能光看着挣钱,还要想着怎么为人民服务。”

“再说,你要把这个照相机处理掉,怎么处理?好好的照相机难道砸了吗?往外卖可没法卖,现在都流行海鸥相机,谁还会买咱这么一个大笨牛?”

王忆颇为诧异的抬头看妇女。

没想到这位一直在给顾客提供倒水、接待工作的妇女竟然是馆长,估计这是劳动模范了,服务态度和思想觉悟都没得挑。

他也试探的问:“女同志您是这照相馆的馆长呀?”

妇女微笑着点头。

于是王忆又问道:“你们这照相机要卖吗?就是我听你们的意思,你们有意要处理掉这台照相机?”

女馆长犹豫了一下,这时候旁边的工人赶紧抬头说:“馆长,卖吧,要是有人愿意买这种照相机咱卖掉然后换一台莱卡相机,那相机拍照清晰,配合彩色胶卷用特别好。”

打扫卫生的工人也冒出头来:“对,馆长,卖掉吧,这相机一个月用不上两回,现在已经没人用这样的家伙了,你光说要为人民服务,可更多的人民需要的是先进照相机,是海鸥和凤凰!”

听到这话女馆长叹了口气,说:“同志你要买吗?如果你愿意买的话,我们可以商量一下。”

王忆还真对这种老相机有意,问道:“多少钱?怎么商量?”

女馆长说道:“这相机年份虽然比较老,但功能齐全、配件保护很好,您或许不知道,它是外国产品,是德棍莱卡出品的相机,非常耐用、非常好用,所以它价钱不低。”

王忆问道:“多少钱?”

女馆长说道:“五百元。”

王忆二话不说起身抱拳:“请把我的照片和胶卷给我,再见。”

五百块买这么个玩意儿。

你看我长了一张羊脸吗?我就是个羊也不是肥羊呀,我多瘦呀!

女馆长赶紧拦住他说道:“价钱可以商量——我也是没办法,这是公家的东西,是公家给标的价格。”

王忆问道:“可是五百元也太贵了吧,五百元都够买个最新款式的好相机了,我也有相机,海鸥df-1型相机,所以你用价格糊弄不了我!”

女馆长无奈的说:“但、唉,如果便宜点,490元你愿意买吗?”

王忆死心了。

这价位我要是买的话那我就是一头肥羊!

本来他对这老相机感兴趣也不是觉得有利可图,而是他准备在22年整个精品小饭馆。

然后他就琢磨,现在开饭馆讲究个噱头,如果他弄点老物件在店里或许能吸引顾客。

像这种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是很有年代特色的,他想的是买回去弄点胶卷在里面,然后顾客来了可以免费给他们拍一张老照片。

所以他愿意买下这民国款照相机,却不愿意花高价买,因为这东西可能对招徕顾客不起作用,那样他不是白花钱了?

22年的500元倒是小意思,物价膨胀弄的在22年吃个快餐都不止500元,可这是82年,500元是新工人一年的开支!

他收拾了照片准备跑路,然后有个中年工作人员追了出来:“哎哎哎,同志等等。”

王忆停下身看他。

已经黄昏时分,暮色沉沉,他看不太清这工作人员的样貌,只有这肥头大耳的轮廓很清晰。

王忆对他摆摆手说:“你不用再出价了,我不会买的,你们馆长砍价是10元10元的往下砍,这说明这相机价格没有多大下降空间……”

“我不是来跟你还价的。”工作人员笑了起来,他问道,“我是听你的意思,你手里有一台海鸥df-1型相机?”

王忆点点头。

这工作人员急忙问:“那你有渠道买到照相机吗?”

王忆摇摇头:“没有,现在照相机太紧俏了,我也是在首都上学时候才托朋友买到的。”

工作人员顿时沮丧的叹了口气。

王忆问道:“你想买一台照相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