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507节(1/2)

可他是支书是领头羊,只能自己去头疼了。

王忆睡了个午觉,然后准备出发去市里。

夏日午后的天涯岛很安静,唯有海浪与海风永不停歇的发出点声音,可午后的海风比较小,推涌的海浪也是慢节奏的。

王忆从安眠中醒来,阳光不那么炽烈、海光开始泛起温柔,这样刚好躲过了海岛一日中最热时刻。

站在树荫下伸个懒腰洗个脸,湿热的海风扑面而来,莹绿的青山碧野映入眼帘。

天涯二号再次驰骋在海洋上。

这次王忆带上了大迷糊,因为他也把祈和钟给带上了。

要运送祈和钟这样的大件,那必须得让大迷糊出马。

来到码头后王忆让孙征南看着鸡鸭,他领着大迷糊将祈和钟用大独轮车推进仓库,又一起合力搬到了他提前开进仓库的农用三轮。

寻常人看见这么先进高级的三轮车肯定得惊呼。

而大迷糊甚至没有多看一眼,他在看仓库角落里那一箱箱的火腿。

王忆拿出一根火腿递给他,他高高兴兴的啃了起来。

两人回到码头,路上王忆联系了一辆车,这样回去直接把船上笼子都给搬上去。

然后他给孙征南和大迷糊去招待所办了个房间,说:“孙老师,给你点任务。”

“你先领着大迷糊去一趟港岛路,给满山花婶子去送点东西,然后回来把仓库的粮食给搬一下,忙活完了应该就是傍晚了,那你俩自己去吃饭就行。”

孙征南问他:“不等你一起吃晚饭?”

王忆说道:“不用了,我肯定跟朋友一起应酬,这样我晚上不一定回来住——算了,我尽量回来吧,你俩反正吃了饭在城里逛一逛。”

孙征南笑道:“行,那我能不能先去给婶子送东西,回程去新华书店看看?我想买几本教辅书,毕竟咱过两天就要去县一中学习了,我得补一补文化。”

王忆说:“这个确实应该转转,不过你看好大迷糊,别把他给迷糊没了。”

他跟司机说了一声去邮电局,车子迅速开了过去。

照例在邮电局办理纸壳箱邮寄业务,然后车子回到码头进仓库将鸡笼鸭子笼都给搬了进去。

他给司机结了账,然后关上门去了22年的天涯岛。

这会天色不早了,岛上没有人,还没有正式开工搞建设。

于是他趁机把鸡鸭全给放了出来。

然后一件让他吃惊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暮色沉沉,这些鸡鸭自由之后便成群结队的往村里的房屋里跑去——

它们循着记忆跑去了自己所属的院子!

古有老马识途,今有老鸡认道。

王忆跟着鸡鸭去几个院子看了看,好些人家的院子里依然保留着鸡窝鸭巢,只是已经破残不堪……

由此可见这个时空的王家生产队发展确实很缓慢,很多人家二三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着一致的生活面貌。

岛上多年未有人烟,院子里都长满杂草,有草自然有虫子有草籽,对鸡鸭来说这22年天涯岛上的食物比82年还要充沛!

看到这些鸡鸭知道回家王忆更放心了,这样可以避免它们漫山遍野的跑和漫山遍野的栖息,也避免了它们胡乱下蛋。

站在夕阳光辉下,王忆给邱大年打了个电话:“你们现在还在县里呢?行,在县里找施工队看看吧,我估计不好找,还是得去市里找才合适。”

“那个我托朋友买了一些海养鸡海养鸭放在了咱岛上,告知你俩一声,它们在废弃的老屋里找了窝住下,下次你俩来岛上记得去挨家挨户的搜寻一下,这些鸡蛋鸭蛋都是很珍贵的……”

给两人安排了工作王忆要挂断电话,然后邱大年向他说:“等等,老板,我有个事跟你说说,有人要买你的老照相机,那个东风照相机。”

王忆来了兴趣:“谁要买?价格跟他聊过吗?”

邱大年说道:“卖给咱们的邻居,还记得咱们楼上那个网红娘总吗?我有他的微信好友,他在我朋友圈看到东风相机后想买。”

“价格简单的聊过,肯定是三十万以上,具体多少根据相机的质量来聊。”

王忆说道:“那你跟他谈就行了,这事你做主。”

邱大年赶紧说:“别啊,老板,这数额太大了,我还是别自己做主了,你看看你哪天有空咱们一起去跟他聊聊吧,你不在我自己谈价钱总归心里没底气。”

这样王忆只好答应找时间跟他一起去楼上谈价。

打了电话他通过时空屋转移到了翁洲市里,然后去了晚市,买了一些做凉皮要用的工具。

主要的工具叫凉皮锣锣,这东西很便宜,比锅子便宜多了,尺寸范围颇广,从7寸到16寸俱全。

七寸的一个是八块钱,但16寸的就挺贵了,一个竟然要40。

偏偏大灶那边缺空间,王忆还真得买16寸的,于是他一口气买了十个。

卖凉皮锣锣的老板人挺好,他一边撸着肉串一边说:“小老弟,你既然要卖这么多锣锣那为啥不直接买一台凉皮机蒸箱?”

王忆问道:“什么凉皮机蒸箱?”

老板放下一串掌中宝掏出手机给他看照片:“这机器我放在仓库里,市场摊位太小铺展不开。”

“你看这个机器,它很好,能用的能源多彩多样,煤气、天然气还有插电的,对,都能用。”

“你看有一键开关,大小或你随便调解,特别省事易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