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646节(1/2)

想想也是,这年头外岛渔家已经开始拍留念照片了,王忆听人说过,现在流行这样拍:

一个队里谁家日子好,收拾的干净、家具多,那某个时间段生产队一些想拍照片的人家就会统一起来凑钱请一位摄像师傅到来,去这个日子好的人家里,其他人家挨个上阵,利用他家的背景来拍照。

之前曹新国找他买相机,就是为了干这种私活。

这种私活收入不低,胶卷钱和洗照片的钱是拍照人家负责,他只需要去按几下快门,那一天至少能收入二三十元。

有时候一些大生产队、大村庄里拍照人口多,一天能赚上五十元——赶得上一个月的工资了!

天涯岛还没有这么拍过照片,因为贵,给摄像师傅的工钱还是小钱,主要是胶卷和照片贵,社员们舍不得。

但社员们都想拍。

没别的,第一是留个纪念,第二是亲朋好友们家里拍了自己没拍,心里感觉比人矮一头。

王忆把给全队挨家挨户拍全家福的消息说出来,老人们听见也给记心里了,纷纷上来问世间。

这样王忆说:“哪天天不好,不能上工,然后咱就拍照片。”

王向红说:“天不好怎么拍照片?这样,择日不如撞日,明天拍吧?正好明天把工分核算一下发给社员们,我给社员们放一天假。”

王忆一听笑了。

王向红赶紧说:“我不是想拍啊,我拍这东西干甚呢?就是择日不如撞日,是吧?正好,发工分,歇歇,正好……还要杀猪嘛!”

他迅速的找了好几个理由。

王忆找了块红布挂起来当背景,先让麻六和杨文蓉手拉手肩并肩靠在一起给拍了几张:

“去了曙光照相馆跟曹新国说这些是结婚登记证上用的照片,让他给你们选一张洗出来。”

“来,杨大叔还有支书你们也上去,支书你站在六身边,杨大叔你站文蓉身边——放松点啊,支书你放松点。”

王向红咕哝说:“你拍你的就是了,我拍个照片有什么不放松的?”

“你放松了那你把嘴里叼的烟袋杆摘下来呀!”王忆无奈。

麻六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杨文蓉也乐了。

王忆见此便抓拍一张。

这照片他是换了相机拍的,用上了数码相机,明天给社员们拍全家福也是数码相机。

这得洗成彩色照。

f-3拍相机得用彩色胶卷,王忆手里的都是黑白胶卷,而这年代拍全家福已经是彩色照了,所以他带回22年洗出来不算事。

站在红布前,四个人拍了几张,然后王忆让小两口上天涯三号去拍了几张,又给在花前树下、搂着狗扛着鹰的拍了几张。

这应该是当前年代最早的婚纱照了。

虽然没有婚纱……

想到这点,王忆陷入沉思。

可以给社队企业再开一条赚钱的路子?

租赁西装和婚纱拍照片?

这事可行性还挺高的。

王忆展望了一下,服装队马上就能做西服了,到时候假装是工厂给附赠了几套婚纱,这样就能解释衣服来路。

拍照片的工具还得是这年代的胶片相机。

毕竟这活他不能自己干,得找队里社员去干。

而现在数码相机也就是无胶片相机恐怕还没有诞生呢,让社员们先拿到了不用胶片的相机,消息难免传出去,容易生出事端。

这样在22年洗照片也好说,就说这都是以前保存完好的老胶卷,想怎么洗就怎么洗……

王忆觉得这事可行,但不必着急,还是那句话:现在社队企业发展路子有好几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他得先把饭店办起来、把服装队和木工队的生意盘子稳定下,然后再去发展其他项目。

这么想着,他把这事给记下来了,然后赶了一批猪上船,说收了猪赶紧送走,因为队里的猪圈规模太小养不下。

他拉走的都是瘦咔咔的猪,最肥的十多头猪特意留下,这就是要杀了给生产队吃肉的。

赶猪上船舱,这样他安排其他人进驾驶舱,然后准备出发去县里。

王向红今天也要去县里,大众餐厅已经完全收拾出来了。

他以生产队的名义托徐进步买了好些的锅碗瓢盆这些东西,这样工具到位、厨师服务员全到位,餐厅月底或者下月初便能正式开业。

王忆先开船去了多宝岛。

船上这次带了小舢板,王向红和麻六把小船放下去,他们开始往上送商品。

人多力量大效率高,上岸之后一人挑起一条扁担、两个箩筐,然后便送去了李老古的门市部。

李老古这里正有老人、孩子聚一起玩耍,他给抓了几把瓜子花生、泡了一壶茶水,于是老人们便美滋滋的嗑着瓜子扒着花生喝着茶晒着太阳聊着天。

王忆他们上岸,便有人去通知李老古。

李老古急匆匆出村子迎他们,说:“王老师你又来了?上次送的商品还有不少哩。王支书你也来了?来来来,快快家里去坐下歇息歇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