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74节(1/2)

丁得才说道:“李双水昨晚上回来,然后就把消息传出去了,今天早就传遍周边了。”

“这样,王老师,你们生产队这次真是义务放电影?”

王忆说道:“对,这不是12月了吗?雷同志的诞辰是12月18号,然后我们队里向雷同志致敬,搞了个为人民服务月,出人出机器出片子给各村庄生产队放电影。”

“不过你们自己出柴油!”

丁得才高兴的说道:“行呀,没问题,给我们丁家村排上队,明天来给我们村里放,柴油给你准备好了!”

“不是给我准备好了,是给你们社员准备好了。”王忆翻白眼。

丁得水笑道:“对,不过好吃好喝的给你们放映队是真准备好了。”

王忆说道:“行,那明天晚上给你们生产队放电影,你下午去我们队里选片子吧。”

丁得水向他道谢,然后又压低嗓门问:“你在港岛有没有同学?”

王忆扭头就走!

他今天很忙的!

中午头吃了一顿美食,李双水还从县里买了一只烧鸡。

烧鸡是这年头外岛的头号美食。

谁家买一只烧鸡,那能让家里孩子激动好些日子!

李双水这只烧鸡拿出来,已经不缺吃的打井队队员们还是高兴不已。

王东方更是欣喜的说:“烧鸡配酒,绝活!”

王忆一看大家伙对烧鸡这么感兴趣,那他寻思着自己可以从22年往这边带个烧鸡烤炉。

反正生产队里鸡鸭多的很,烧鸡烤炉有滚轮可以推动,那他推一台烤炉回来烤烧鸡,到时候给社员们当过年福利,估计社员们会很高兴。

吃过饭后,打井队还要继续在李家庄忙活,王忆便坐船回了天涯岛。

学生们已经吃过午饭,孙征南给他们整队,按照王向红的安排要领着他们去县城。

生产队今天买的是第一批集体所属煤炭,不多,总共不到八吨,平均下来就是一户一百斤。

小学没有配额。

本来农业户口就没有煤炭配额的,只是渔民一辈子辛苦在海上,冬天天天冷也要出海,身子骨多多少少有些风湿上的毛病。

国家体贴他们到了冷雪天难熬,便以家庭为单位,每一户配一百斤煤炭。

王向红给了王忆一张票,白底黑字盖红章,上面一排是‘翁洲市农业户口购煤票’,中间是‘1982年,四季度’,左边是‘当季有效’,右边是‘过期报废’。

红章在反面,是物资保障局的章子,上面有一个个的表格。

最上面是煤场给填写法定配额,下面是填写领取了多少重量,可以分批领取,只要是在今年四季度来领取即可。

第452章 买煤引发的血案

船到码头,王忆先汇合了等在这里的三组长王祥雄,然后雇佣拉煤的大车准备出发。

他找了相熟的赵老鞭,通过赵老鞭又找了两辆驴车、两辆牛车。

这样他们分来回两趟就能把七吨多的煤炭都给运送回码头。

去的时候热闹了,学生们挤进车子里,坐在车上一个劲的喊‘嘚儿-驾’。

车子很脏,不过学生们今天没穿干净整齐的校服穿的都是破衣烂衫,这不怕脏,所以他们玩的很开心。

今天过来的都是男学生,五个大车装的满满当当。

充当挖煤劳动力的大人们可不能坐车了,他们得跟着车走。

按理说孩子们也不能坐车,因为他们要给人家的是两趟车的钱,孩子们坐这一路也等于一趟——

一车孩子重量不比一车煤炭轻多少,拉这么多孩子去一趟煤场应该收一趟活的钱。

不过王忆面子大,加上他见了五个车把式后就一人给发了两盒香烟,车把式们不好意思斤斤计较。

跟王老师处好关系可比拉一趟活的钱更有价值。

煤场叫西山煤场,顾名思义就是在县城西边,不过不在山里,叫‘西山’是因为这地方常年有煤炭堆积如山。

毕竟县里发电站全靠烧煤,所以煤场常年备着煤炭。

到了冬天煤山更高更多,天天有船从内陆运输煤炭到码头上来,再转乘拖拉机给送到煤场去。

走在路上他们便碰到了这些车,断断续续有车斗装满煤的拖拉机‘轰隆隆’的经过。

快到西山煤场的时候经过一条小路,路面坑坑洼洼,拖拉机在这里要减速。

然后路旁有一群手持铁锨、扫把的男女老少,每当遇到拉煤的拖拉机行驶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就争先恐后地用铁锨往煤车上猛戳几下。

这样本来拖拉机就颠簸,加上他们用了工具,那自然会有一些煤从车上滑落下来。

每逢此时,男女老少们便会占领拖拉机离开后的路面进行抢煤。

随队的王祥雄便跟王忆说:“王老师,让娃娃们在这里下车吧,就在这里捡煤。”

王忆愕然道:“这是捡煤吗?这是抢煤吧?队长就是让咱们学生在这地方捡煤吗?他不是薅国家羊毛、挖国家墙角的人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