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989节(1/2)

然而这已经是王忆让邱大年给他在闲鱼上买得‘有瑕疵’的二手车了……

22年的‘有瑕疵’跟82年真是完全不同的含义。

王忆跟石德路的关系与他跟盛大贵不一样,他跟盛大贵是交易,所以可以送一台新车也必须得给人家新车。

石德路是送他一台小手章,价值不大,这样他还人家的礼物如果太珍贵,人家是不会要的。

王向红跟他介绍过石德路,说这人很要强很讲究,不是个贪婪的人,不轻易接受别人的馈赠。

王忆不想跟石德路去客气的太多,没那个必要。

他直接把轮椅推给了石德路说:“这东西我没有用,石同志你别推辞,你推辞下去就显得我这人是来热脸贴冷屁股了。”

“你收下就行,要不然我得把你送我的手章还回来。”

石德路握着轮椅扶手,削瘦的手背上青筋鼓了起来:“这怎么好意思?这怎么能行?爹,你看这个王老师,王老师这怎么能行呢?”

石葫芦没什么话。

他是贫苦人家,只知道自己姓石并没有正式的姓名,叫石葫芦是因为他从小性子沉闷不喜欢说话,被人叫做葫芦,最终新中国建立统计人口和户口,他就报了个石葫芦的名字。

此时面对儿子的求助,他也不知道说什么,挤挤眼、张张嘴,最后说道:

“王老师你坐下,我给你倒一杯水喝,家里没有茶叶,你别嫌弃白开水。”

王忆笑道:“行,石大伯,那麻烦你了。”

石葫芦嘀咕着说:“不麻烦不麻烦。”

赶紧去找杯子倒水。

石德路叮嘱他说:“爹,把水杯刷洗一下再倒水。”

王忆将车子推到了一边去。

石德路不好意思的说:“王老师,你能不能推回来?我、我想好好看看、摸摸,我都不知道现在还有这样的好东西了。”

王忆又把车子推给他,笑道:“你这样就对了,我是来送礼的,你越是喜欢我送的礼物,我就越高兴。”

石德路说道:“喜欢、喜欢,太喜欢了,我是打心眼里喜欢呀!”

“可是这轮椅太珍贵了,这是老干部用的……”

“得了,你又开始了。”王忆摇摇头,“就是个二手的旧东西,你喜欢就收下,我看你年纪不大,不到三十岁吧?”

“恰好二十九!”石德路笑道。

王忆说道:“行,咱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打交道要爽快、要年轻气盛,不气盛能叫年轻人呀?”

石德路笑了起来,连声说:“好,好。”

他研究起了轮椅,王忆看房子里的布置。

不说是家徒四壁,但也差不多,房子里除了修补的桌椅和一些工具、书本报纸,另外没什么东西了。

石德路父子两人生活过的清苦,毕竟一个是上年纪的驼背老汉,一个是残疾青年。

王向红找石德路来雕刻手章主要就是想帮衬他一把,实际上县里会刻章的人有好几个。

石葫芦倒了一杯水毕恭毕敬的递给他。

王忆接过水杯抿了一口,双手握着水杯取暖顺便问道:“石同志,你现在生意怎么样?”

石德路推开轮椅用手撑地说道:“还行,乡亲们照顾我们爷俩,有我能干的活先来找我。”

“所以我们爷俩日子不错,从来饿不着肚子,偶尔还能喝一口小酒,很不错。”

“就是差个媳妇。”石葫芦闷声闷气的说。

石德路哈哈笑道:“爹啊,你快别说这有的没的了,你一辈子没有媳妇,不也把日子过下来了?还养大了我呢!”

王忆说道:“石同志你的心态很好,阳光乐观、积极向上,这点值得许多人学习。”

石德路摆摆手说:“王老师你可别夸我,我容易翘尾巴。”

“实际上我不是乐观,我确实生活的很幸福,我的命好啊——你应该知道我的身世吧?”

王忆点点头。

石德路说道:“你知道的话,那就应该能看出我命多大、运气多好!”

“当年我听人家说我在海上漂了得一天,结果我在个木盆子里愣是没翻掉,愣是靠岸了,还让好些乡亲给撞见了!”

“然后又碰到了我爹这样好心眼的人,要不是他捡我回家那我早没了。”

“小时候我又碰上饥荒,以为我们这样的家庭要饿死了,结果王队长联合公社领导去海里捞海带分给社员们填肚子,我家也分到了海带,吃着海带喝着汤,硬是捱过那三年!”

说着他大笑起来:“你说说、你说说,咱说句心里话,我这是不是运气好?我是不是命好?”

王忆跟着笑:“对,挺好,都挺好!”

石德路幽默的说道:“我的命运就跟咱们国家的发展形势一样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真的,你看我后来还碰到了名师,老师心好、善良,看我可怜就握着我的手教我用雕刀,教我刻字、雕刻。”

“我能走到今天,真是碰上好些好人——还有你王老师,你也是大好人,给我送来一台轮椅!”

“咱们公社腿脚残疾的不少,可是有谁用上了轮椅?没有!一个都没有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