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1/2)

即便国孝期已过,但天子要在太极殿结庐守孝,再加上新帝还要祭天、举行登基大典,很多事情急待解决……就在这个时候,煜亲王竟然回来了,简直让人惊讶!

刘煜快步走上前来,看了一眼“热情”要往他身上蹦的小虎崽,暗暗发誓绝对不会再上当,于是果断当作没看到它们,先把小大夫抱一抱再说。

晓年被他抱了个满怀,还没来得及害羞呢,就听到刘煜道:“我今夜就走。”

刚刚因为惊喜而舒展开的眉头又聚到一起,晓年赶忙追问:“为何走得这么急?”

刘煜松开了他,把挂在他自己衣摆上荡秋千的小虎崽,一手一只地抓了起来,顺势抱到了怀里。

小虎崽没能阻止“大家伙”一回来就跟哥哥亲亲热热——他们此刻被刘煜抓在手里,自然小范围地挣扎起来了。

不过它们见“大家伙”难得回来一趟,并没有挣扎太厉害,最后也就勉强让他抱住了。

这时候,煜亲王开口对晓年道:“新帝的登基大典还需要一段时日,我先回来看看你们。”

继位与登基,并非同一件事:前者在先帝宾天、太子接受遗旨安排时就自动奏效,但后者还需要一系列的仪式来确定。

只有在少主登基之后,才算是昭告天下新帝的地位,而刘荃也就真正地坐上了王座。

得到了刘煜的答案,晓年既为他的归家而感到高兴,又因为知道他接下来马上要走而变得沉默起来,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喜悦该忧愁。

煜亲王见晓年一直低着头不语,想起这些日子他独自在家带着小虎崽,心里就软成一片。

他不禁又靠近了些,然后温声道:“之后这几个月,我会不断往返于绥锦和天京之间。”

起初晓年还没有理解刘煜的意思,过了一会儿他面露惊讶地道:“你不用一直留在京中吗?”

——身为摄政王的刘煜,难道还可以一天到晚往自己的封地跑吗?

第158章 私心

“你不用一直留在京中?”刘煜归家, 晓年又惊又喜,但听了他说的话,不禁疑惑起来。

刘煜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先把小虎崽往案几上一放, 压住它们的小脑袋揉了揉, 然后才道:“刘荃不是我的儿子, 不用我操心。”

——要操心也得操心眼前这两个小崽子,还要让它们继续监督晓年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至于宫里那位,一向有其亲爹给安排妥当, 刘荃身边有十二位顾命大臣, 也不差他这么一个叔叔……

小虎崽被煜亲王揉得脑袋上的绒毛都乱了, 呆毛翘到飞起。

晓年看着它们滑稽的小模样,心中默默好笑, 但没有表现出来,免得小家伙炸毛、生刘煜的气。

他不动声色地也摸摸它们的头, 顺便帮煜亲王“毁尸灭迹”。

小虎崽还不知道哥哥刚刚偏心已经偏到北境去了,很享受地哼哼唧唧起来, 偶尔得意地瞥一眼“大家伙”, 惬意地摇一摇自己的小尾巴。

晓年一边给小家伙顺毛一边道:“那新帝会同意吗?旁人会不会说些不好的话?”

有时候人挺奇怪的, 自己被外人说些闲言闲语, 没什么感觉,甚至觉得有点可笑,但若是听到自己重视的人被说旁人说了难听的话,立刻就能跳脚。

刘煜知道晓年在意的不是别人的眼光, 而是在意他的感受,心中熨帖,他摇了摇头:“他们不敢说什么。”

现在刘炘给新帝留下的顾命大臣中,有几个确实是聪明人,知道现在做出任何惹煜亲王的举动都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对刘煜的态度一直是高高捧着、小心对待。

哪怕煜亲王以后明目张胆地跑回封地,他们也只有帮着隐瞒和解释的份。

“等新帝登基大典一过,我就回立阳,我们把之前计划要做的事情给完成了……”

因为皇帝突然驾崩,他们原本想让一家人去金鳞山避暑的计划没能实现,晓年的叔父简行远都没来得及去成少海上的岛屿就返程了,还有晓年答应几个徒弟要带他们去山里采药,也遥遥无期。

这样算来,在简晓令参加武举之前,他们还有不少事情可以一起去做。

徐家覆灭,刘炘和徐太后也死了,这世上知道双星存在的人,不多了,若非暂时不想打破现在这种好不容易安定的局面,煜亲王认子的大事也是要计划起来的。

当然,如果等三、四年以后刘荃后继有人,荣年和慕年再以新的身份出现在人前,就不会总被人惦记着……前提是那个时候刘荃身体好到可以拥有子嗣了。

在刘煜看来,论心机谋略,刘荃远不如其父,想坏主意的能力,自然也达不到先帝的水准,他身边有识时务的能臣辅佐,想来暂时闹腾不到哪里去。

既然煜亲王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让某些人安心,那还不如只顺了自己的心,自私一点,随心所欲,把宝贵的时间都用来陪伴身边的人,而不是一个所谓的少主。

——他宁愿在这里看他的小大夫给小崽子顺呆毛,也不愿意在宫里听太师给刘荃讲国策。

想到这里,他也不再提京中的事情,不动声色地凑到晓年身边,几乎紧紧挨着自己的小大夫,还美其名曰跟他一起撸小虎崽。

晓年已经有些日子没见到他,有些舍不得推开,但要在乖乖和崽崽面前这般亲近,难免有些不好意思,所以他正准备用手肘示意刘煜老实点站开。

但就在这个时候,拂冬在屋外小声禀道:“高随在外面,有事情跟简大夫您说。”

晓年闻言,觉得这时候高随还要跟自己说的事,应该不是小事,决定马上出去,但被煜亲王环抱着,动弹不得,于是抱起一只小虎崽就送到刘煜的怀里,成功脱身,头也不回就往外走。

煜亲王和自己怀里的小崽子对视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那它放到案几之上,轻轻按了按它的小脑袋,然后就大步走向门口,追着他的小大夫去了。

晓年听了高随的话,顿时一惊:“那支船队在少海遇到了风暴,已经找不到了?!”

他们说的那支船队,正是昌隆沿海的渔船加上一些商船,简行远和另一位擅长海物的大夫一起搭他们的船,准备去少海的岛屿寻找一些药材,中途就分开了来。

对于简行远来说,再多的药材也比不上煜亲王和晓年,但对于普通的渔民和商人来说,皇帝大行都影响不了他们养家糊口的脚步。

所以立阳海军送简大夫回岸上,并且因为局势紧张而聚守在昌隆城的时候,那支探索的队伍却继续在海上航行。

只是晓年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支队伍竟然遇到了海难。

“什么人没有找到吗?”虽然延年堂另一位跟叔父简行远出海的李大夫当初也跟着提前回来了,他们自己并没有损失,但载着这么多人的船队遇到海难,还是让人非常难过。

“暂时还没有,”高随遗憾地摇了摇头:“昌隆已经有我们的人带着自愿救援的船队出海了,目前没有传回任何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