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1/2)

后来真正跟师父佟巍学武,又到绥锦的军营中生活,这种初心未变,但却有了新的升华。

祖父、父亲和兄长是大夫,他们治病救人,悬壶济世;而他镇守边关,斩杀妖魔,保一方安定,保百姓平安……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守卫这片土地,无愧于天地。

不管是当上将军,还是做个校尉,亦或者是成为一个小小的百夫长,做的都是一样的事情,只是将衔越高,肩负的责任就越大而已。

简晓令在军营的这些日子,早已明白这是个既有人情、又没有人情的地方。

将士们并肩作战,作为生死之交,自然感情甚笃,但这里又是讲究纪律的地方,军令如山,军法无情,哪怕是煜亲王,也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别说简晓令的兄长只是煜亲王的大夫,就算他有姐妹当了煜亲王的王妃,自己到了立阳军,还是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一开始立阳军的将士们对简晓令是有质疑声音的,甚至有士官怕他会借着煜亲王的名头在军中撒野、有辱煜亲王府的名声,所以对简晓令极为严厉。

但渐渐的,简晓令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才能天赋和勤奋努力,用实际的进步和成长给自己、给简府、也给煜亲王府争了光。

现在谁人谈到晓令,不再用“简大夫的弟弟”来代表他,而用的是“那个有天赋还勤快的家伙”。

这也是简晓令不受挑拨、不惧闲言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反正他要去的是煜亲王的立阳军,又不是皇帝陛下的十六卫,自己人明白他简晓令是个什么样的人,就足够了。

……

简晓令把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告诉了兄长:“回到立阳守边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三鼎甲多半要留在十六卫,这样挺好。”

晓年一直在仔细观察着弟弟的表情,从小大大,对方若有什么不快,定会跟自己这个哥哥抱怨,还要拉上他一起抱怨才开心。

听了简晓令的话,晓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晓令在京中的时候,一直是在王府的外院练武,到了绥锦,起初也是,只不过后来大多时候要留在军营,甚至跟佟校尉出战边境,所以晓年也不能常常看到他。

但只要晓年偷偷去看他,就能看到简晓令的付出和努力,所以就愈加为弟弟感到不平,也担心他少年意气,无法排遣。

兄弟俩如此谈心,将话说开了去,相似一笑,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简晓令想到了什么,让他刚刚释然的心又立刻绷紧了起来。

——煜亲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什么话都跟兄长说呢?

当初煜亲王为简晓令找来师父教导武艺,允许他在天京王府外院习武,后来还将他带到了立阳军中历练……这些“举手之劳”若说是看在大夫的份上,也情有可原。

他们一家人到了绥锦之后,虽然简晓令自己留在军营你,不能常常归家,却听说殿下偶尔会到简府做客,

明明在殿试上发生的事情,没必要特意告诉他的家人,免得他们知道了,反过来埋怨煜亲王连累了晓令,但殿下还是把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他的兄长晓年。

这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奇怪……简晓令心中疑惑愈甚,忍不住问出口来。

晓年握着他的手紧了紧,这时候才松开来,稍稍沉默了一刻,晓年看向弟弟,道:“我与煜亲王心意相通,关乎你的事情,他自然是要与我说的。”

晓令闻言,起初有些没弄明白什么叫“心意相通”:“看来殿下的魇症确实很严重啊,你救了殿下的命,所以王爷和王府的人才对我、对咱们简家这么友善亲和。”

知道这件事很难解释,对方也很难一下子理会,晓年又道:“治好殿下的魇症、殿下感激是一回事,但心意相通、两情相悦,又是另外一回事。”

简晓令这才意识到,兄长说了一件多么惊世骇俗的事情。

瞪大了眼睛,简晓令不敢相信自己刚刚知道的这个“秘密”,他哪里还能想到什么殿试、名次、军衔和前程,他现在只想掐一下自己的大腿,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而且是个荒诞奇怪的梦。

他的脑海里,一些曾经察觉异样、但后来并没有仔细深究的场景一一闪现,那原本让人生疑的情况碰到了这个理由,有了真正的解释,竟然变得合理起来,简直比事实本身还要让人难以相信。

晓年看他露出如此震惊的表情,见对方顿时没了之前那份沉熟稳重,反倒恢复了些少年时稚气的模样,让晓年又是好笑,又很怀念。

他摩挲晓令的手,发现堂弟虎口的位置已经生了厚厚的茧,显然是拿兵器练出来的。

晓年怜惜地摸了摸那厚茧,解释道:“这件事,祖父,叔父和叔母都已经知道了,本想第一时间告诉你的,但那时候你已经到立阳军历练,担心打扰到你,所以祖父和我都觉得,先缓缓,等你通过了乡试、会试再说。”

似乎觉得自己这一隐瞒,隐瞒得有点久了,到底不应该,于是晓年对晓令说:“现在才告诉你,是我的错,但我并非故意让你瞒在鼓里,只是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你可以原谅我吗?”

态度诚恳先承认下自己的错误,再盯着简晓令看……这一招晓年从小到大用得极其熟练,很快就让简晓令败下阵来。

果然,简晓令根本不是兄长的对手,被晓年那双漂亮的眼睛一看,立刻就什么不满都没有了。

但这件事委实太让人震惊,他一时半会还笑不出来,尤其是听说祖父和他父母都已经知道此事,他都不知道长辈们是如何接受的,自然更加迷茫。

当初祖父和叔父、叔母花了多少时间来消化,现在晓令自然也得经历这个过程。

晓年没有继续刺激自己这个堂弟,让晓令慢慢去想。

晓年相信,这是他最亲近的弟弟,晓令一定能够想明白,一定能够理解并接受他们。

……

简家人早就商量好,若令哥儿在会试中取了武进士,就到乘音寺还愿,并为一家人祈福。

所以晓令回了军营之后,简行远和晓年就安排好延年堂的事情,一家人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前往乘音寺。

对于晓年来说,那并不是第一次去的地方,这次再去乘音,可算得上是故地重游。

第163章 洪悬

乘音寺乃是镇国古刹, 数百年前,由西方雷音寺的高僧入梁境解除祸乱后,于九州境内行走时修建。

除了冀州,梁、荆、青、雍也分别建造了华音、敏音、琼音和怀音古刹, 传承数百年, 皆为各州镇国之寺。

因为乘音寺离天京不远, 晓年十岁时身体渐好,就想去给这辈子的父母点长明灯祈福。

那时候正值还未册立为太子的刘荃病情反复,祖父简遵友在宫中当值, 无法顾及孙儿, 晓年的叔父又正好要去岳家拜寿, 于是顺路将他带到乘音,晓年就在那里小住了一段时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