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节(1/2)

秦璟抬起左臂,接住飞落的苍鹰。见鹰爪上染着血迹,更抓着一丝布条,当即道:“追上高车人,不留战俘,所得皆归个人。”

听到这道命令,曾随秦璟横扫漠南的胡骑尤其兴奋,猛然拉起缰绳,发出一声声兴奋的嚎叫。

三千高车人疾驰向西,拿出吃奶的力气。奈何秦兵紧追不放,不将这三千人灭于刀下誓不罢休。

从正午跑到日落,高车人终于被追上。

慌乱之中,见到秦兵打出的火把,已经是心惊胆丧。仓促间调转马头迎战,如何能是上万虎狼的对手。

仅是一次冲锋,三千人就被冲散,逐渐被分割包围,如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由对手宰割。

混乱中,不少高车骑兵落马。

兵相骀藉,没有死在秦兵的手里,而是丧命在同袍的马蹄之下。

秦璟松开缰绳,仅以双腿夹紧马腹,长枪横扫斜荡,如臂指使。整个人似同兵器融为一体,马蹄过处,无敌兵能挡一合。

纵然两部首领合力,也没能挡住逼人的寒光。

见势不妙,一名首领想要转身逃跑。刚刚调转马头,胸口就是一凉,下一刻,整个人被长枪挑起,视线倒转,口中咳出两口鲜血,当场气绝。

首领战死,群龙无首,高车骑兵顿时乱成一锅粥。

秦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杀牛宰羊一般。

濒临绝境,意识到秦兵不打算留战俘,还活着的高车人忽然爆发,拼死冲杀,给秦兵造成不小的麻烦。

“放箭。”

秦璟收回长枪,任由血丝缠绕过枪杆,从枪尖滴落。

将士领命,互相配合,凭借兵力优势,将高车人挤压到一处。听到鼓声,立即策马后退。

在高车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破风声骤然响起,箭雨从天而降。

众人最后所见,是闪烁寒光的弩箭;最后感到的,是从伤口处袭来的锐痛;最后听到的,则是跌落马背时,骨头断裂的清晰声响。

三轮箭雨,一切归于寂静。

“清理战场,不留活口。”

天明十分,未免生出疫病,死去的高车骑兵被堆起,放火焚烧。

秦兵清理过战场,发现高车人带有不少金银饰品,有人肩头纹有野兽图腾,显然还留着匈奴部落的习惯。

稍事休息之后,号角声起,大军再次上马,向西疾驰而去。

这一次,秦璟的目标是乌孙大军。

从得到的情报看,乌孙联合高车,意图大举围攻朔方。

想要彻底解决这场边患,最终的战场就是朔方!

秦璟率兵扫北时,桓容回到建康,同样不得轻松。国事是一方面,长大的袁峰少年,以及叫嚷着要出海的桓伟桓玄,更加让他头疼。

再则,同南康公主商议之后,桓容打算早做准备,在从侄中选取皇位继承人,提前进行培养。

他已看好几个目标,时刻准备“下手”。

不承想,私信送出,不是石沉大海,就是碰上钉子。

桓嗣表示:皇太子之位关系重大,怎能如此轻忽?

表面上是提醒天子慎重,行事需当谨慎。实际是在暗示,他的儿子担当不起重任,还是算了吧。

桓石虔领兵在外,话说得稍显直接:他的儿子他知道,将来只能领兵,治国实在不成。陛下还是歇了这个心思吧。

桓石秀更加直接:儿子他有,不给。

桓石民回信表示:陛下是不是记错了,他成婚几年,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并无儿子。

桓谦、桓修、桓石康……

一封封回信读过,桓容半晌无语。

是他写信的方式不对,还是对方回信的方式不对,明明不是件坏事,怎么一个个避之唯恐不及?

遥想当年的桓大司马,桓容愈发感到困惑。

如此鲜明的对比,莫非是家族基因突变?

第三百一十章 干一行爱一行

就皇位继承人一事,桓容很是头疼了一段时日。连续接到多位从兄弟的回信, 无一例外都是婉拒。

私信往来频繁, 自然引来桓豁和桓冲的注意。

桓嗣和桓石秀等在外为官, 桓石虔常年领兵在外,顿时间无法联系, 桓石康和桓修成为最好的询问对象。

知晓前因后果,桓豁和桓冲先是惊讶,后为不解。

“陛下春秋正盛, 何必从族内选嗣?”

面对大君和叔父的疑问, 桓石康和桓修同样满头雾水, 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桓豁儿子多,接到的书信也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