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2/2)

幼仪一扭身就往门口跑,岂料帘子一挑进来几个人,她生生撞进打头人的怀里。

“大姐姐不许护着她,今个儿我要教训幼妹,省得她没大没小拿我打趣!”韵仪跺着脚,撒娇似的朝玉仪喊着。

她的小脸蛋红扑扑,不知道是方才跑的,还是因为生气涨的,好似红苹果瞧着分外可爱。

玉仪笑着牵住两个妹妹的手,“好了,你要拿出姐姐的款教训妹妹,我这个长姐没有意见。只是四妹妹身子虚,经不起你折腾,先欠着吧。今个儿我来可是有一件事跟你们商量。”

听见她后面这句话,韵仪登时高兴起来,“我知道,一定是姨母和表兄、表姐她们要来了。”

“鬼精灵,什么都瞒不过你的耳朵。”

“我是瞧见了。”韵仪分辨着,“我看见她们收拾西北角的院子,说是给姨母她们一家住。这下好了,咱们又多了两位姐妹,家里更热闹了。”

“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是个猴子转世?两位表姐可是文静端庄,贤良淑德,很早就跟着姨母学习持家。”玉仪跟着封氏串过一次亲戚,在姨母家里住了将近一个月,对两位表姐的品性很了解。

听她这样一说,韵仪越发想要尽快看见表姐了。

玉仪和绣仪这次来是为了姐妹们聚在一起商量一下,准备什么见面礼给表姐、表兄。金银珠宝太多俗气,笔墨纸砚又太过一般,还是要雅致脱俗又别有新意才好。

☆、第二十三回 祖母

幼仪每日在屋子里看书、写字,竟不觉得闷得慌。如果日子总是这样平淡也不错,可惜,好景不长。

“姑娘,大喜事!”夏荷笑得合不拢嘴,一路小跑进来,“姑娘快别看书了,赶紧换身衣裳去太太那边。老太太、姨太太并着两位表姑娘,一位表少爷竟然一起来了,刚刚进府正在宁安居呢。太太打发丫头来传姑娘,还派人去学里接瀚哥儿了。”她一边说一边麻利的打开柜子拿衣裳。

不一会儿,床上就放了好几套鲜亮的衣裙,都是这次回来封氏特意找裁缝给幼仪做的。府里换季做衣裳的时候她没有赶上,算是补上了。

“姑娘喜欢哪一件?这件水红色亮堂,姑娘肤色白越发衬得水嫩;葱绿也显眼,而且这件样式新颖;鹅黄这件也漂亮,配今个儿姑娘的头饰正好。要不姑娘穿这件湖蓝……”她一边询问一边扭头,看见幼仪一动不动面色淡定的盯着书瞧,竟像没听见那般。她想起之前幼仪教训自己的话,忙住嘴不敢再言语,鸟悄的把衣裙收拾好站在一旁候着。

等幼仪写完最后一笔要放下手中的毛笔,她赶忙过去侍候。接毛笔,递干净的毛巾,端茶水,井井有条半点不乱,时间衔接的恰到好处。幼仪不得不承认,她惯于侍候人,是个手脚麻利有眼力见有心眼的丫头。只是她心高总想着攀高枝,难免心浮气躁。

“姑娘,奴婢又没板住嘴,望姑娘恕罪!奴婢一定时刻提醒自己,少说多做,不要试图用自己浅薄的见识误导姑娘的判断。”她说得小心翼翼又带着忐忑不安,让人不忍心多责怪于她。

幼仪放下手中的茶杯,轻声说了句“走吧”,然后就往门口去了。

夏荷忙跟上,用手整理了几下头发和衣裳。到了园子的小湖边,她还细细瞧了瞧自己的倒影,觉得自己通身上下没有什么不妥,这才有些安心。

“四姑娘可算来了,大姑娘她们早就到了,就等着你了。”小丫头殷勤的打帘子,一阵说笑声飘出来,幼仪隐约听见一个成熟略微厚重的声音,是祖母!

在她的印象中,前世的祖母是五年后才来都城。这一世,有些细微之事竟然有了改变,难不成是因为她的重生影响了命数?幼仪不得而知,却认为这并不是个坏的征兆。最起码她知道,有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的,那么她改写自己命运的机率就大了很多。

封氏正在跟坐在上首的郁老太太说话,一抬眼瞧见幼仪进来,忙笑着朝她招手,“四丫头,快点过来拜见你祖母!”

幼仪听见这话忙过去,小丫头已经把蒲团拿过来,她端端正正跪在地上朝着郁老太太磕了三个头。

“孙女幼仪给祖母请安,恭祝祖母越活越年轻永远似二八佳人。”郁老太太虽然当上了祖母,可还不到五十,再加上保养得当瞧着越发年轻。她最不喜欢听什么长命百岁之类的吉祥话,觉得生生把人说成了垂暮的年纪。上一世,幼仪为了讨好祖母,用尽了心思和办法,自然深知她的脾气、喜好。

果然,郁老太太听见这话心里舒坦,对幼仪多了几分亲切,“过来祖母身边让我好好瞧瞧,你那三个姐姐我方才看过,勉强看得过去!”

幼仪忙站起身,快步走过去,郁老太太拉住她的手,先摸摸她的皮子,又让她抬起头来。

郁氏长着一张圆脸显得很有福相,皮肤白皙只眼角有些细纹,气色红润看起来挺有精神。她穿着紫色对襟外搭,里面是绛紫色的长裙,头上梳着富贵髻,戴着一个镶紫玉的扁方,手腕上戴着一只贵妃镯。郁老太太身上的金银首饰不多,衣裳也不花俏,可细看却都是精品。光是紫色外搭的金丝盘扣就挺费功夫,而且是从宫里面流出来的技艺,一般人可做不出来这花样。

她从上到下细细打量着幼仪,片刻才拍拍她的手笑着说:“鼻子是鼻子,眼是眼,再过几年长开了或许能清秀些。”说完瞧了一下身后的嬷嬷。

那嬷嬷赶忙拿出个小盒子递过来,幼仪忙接过去再次谢过。她眼尖,瞧见玉仪她们的丫头也都捧着这么个盒子,估计是每人都有,而且是一样的物件。

“瞧老太太谦虚的,要让我说啊,府中的四位姑娘都是水灵灵的佳人。都城的姑娘都什么样我不知道,可单是我见过的姑娘家,可没有谁能越过她们去。”挨着郁老太太坐着的妇人开口说话了。

她的五官跟封氏有几分相像,可气质却截然不同。封氏大气富态眉眼间不自觉就流露出一股子凌厉,她的气势明显有些弱,整个人温婉和蔼,观之可亲。

“这位想必就是姨母。”幼仪忙见礼,“姨母一路之上辛苦了。”

“说来也惭愧,我这身子骨还不如老太太硬实。在船上颠簸了半个月,感觉整个人都散架子了,倒是老太太还精神抖擞。”利姨妈这话不是奉承,她们一家在河边雇船,竟然碰见也要上都城的郁老太太,所以就携伴前来。这一路之上,她先是吐个七荤八素,然后是头晕脚发飘,郁老太太却什么事都没有。

郁老太太听了关心地说道:“这一路之上我瞧着你吃得极少,又不怎么进补。女人生完孩子都体虚,要是不注意保养就会气血不足,很容易生病。我正想看大夫开几副药好好调理一下,正好你也瞧瞧。都城不见得处处都比南边好,可这大夫的医术却着实高明的多。我听说慈善堂的王大夫就挺好,除去宫里面的御医也就数他了。”

“不用麻烦,我这身体不是一日两日,习惯了。”利姨妈笑着回道,“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咱们不说不吉利的话。钰哥儿,宛若、宛柔,快见过你们的四妹妹。”

说话间,站起来三个人,一个翩翩公子,两个身材出挑的少女。

☆、第二十四回 出息了

利钰今年十五,已然是个少年。他身材析长,虽然瘦却并没有弱的感觉,一字眉,大眼睛,嘴唇微厚,透着几分忠厚耿直。看他的面相不是奸诈小人,幼仪对这位表兄生出几分好感来。此刻,他正憨厚的笑着,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

他旁边的两位少女却跟他不怎么相像,都是柳眉杏眼,樱桃小口,典型的美女长相。而且她们的个头足足比幼仪高出一个头来,身体也开始发育,能看出纤细的腰肢优美的曲线,跟幼仪干扁豆似的身材完全是两码事。

“这是你钰表哥,这是你宛若、宛柔两位表姐。”利姨妈笑着介绍。

宛若是姐姐今年十四,她笑得时候左边脸颊有一个酒窝。宛柔比她小了两岁今年十二,神情中还带着些许的孩子气。

幼仪忙见礼,兄妹三人又还礼,只听郁老太太笑着说道:“从进屋子到现在,这些个小辈又是磕头又是行礼,还真是半刻都没消停。赶紧都坐下,好好说会儿话多好。”

“还真坐不下,我这备了一点小玩意儿给她们小姐妹。”利姨妈身边随行的丫头端了个小巧的笸箩出来,竟不似常见的那种规格,小巧了许多。细看,用得材料也不是一般苇子,好像柳条一样的东西,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那笸箩里面的物件更是让幼仪几个大开眼界,小桌椅小床,小榻小几,整套的茶壶茶杯……都是缩小了编成,看着可爱有趣极了。

“直而不拙,真真是好物件。”韵仪拿起一个摆弄着,“这是沧州特产吗?”